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吳迪 記者 王瑞)近年來,南京市六合區“一港兩城六片區”框架全面拉開,累計引入5個全國重點實驗室、6個省部級創新平臺、8個央企民企校地聯合實驗室,建設人才和產業化項目103個……然而,隨著經濟活力的增強,涉及民營企業的糾紛也逐年增多。
“企業發展態勢如何?”“生產經營方面遇到什么法律問題嗎?”六合法院黨組書記、院長黃偉峰帶隊深入48家轄區企業,直面市場主體,傾聽企業心聲,解答疑難困惑……“把脈問診”后,就是如何“開方固本”了。2025年開年,六合法院出臺《關于優化營商環境服務保障南京綠色生產力特色區建設的八項司法措施》(以下簡稱“《措施》”),聚焦創新產業發展中的新變化、新矛盾,充分發揮司法職能,精準服務,用法治化點燃了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措施》提出,將建立健全“3+1”產業類(新能源、智能制造裝備、節能環保新材料、航空航天產業)企業勞動爭議“立調裁審執一體化”機制,既依法保障企業權益,又促進人才合理流動,為全區產業體系轉型貢獻司法力量;推動生態環境協同司法,與集中管轄法院共同推動轄區企業環境法律風險防范,共同開展環境資源法治宣傳;強化綠色破產理念,探索借助專業綠色交易市場、管理人投資人庫、銀企合作等形式,引入產業投資人和有關生態治理、技術升級等專項投資資金,鼓勵產業鏈兼并重組,助力綠色低碳轉型;研判二輪土地延包中的法律適用問題,在普通民事案件審判、執行中自覺貫徹民法典“綠色原則”精神,促進農業新質生產力發展。
《措施》的另一大亮點,是將在企業集中園區設立宜商服務驛站,提供“涉訴企業急事通”“企業涉訴涉執信息澄清”“企業法律需求菜單定制”“企業用工法治體檢”等司法服務。
六合科技創新港內的南京久鼎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線繁忙而有序,工人們正緊張地操作著先進的環保設備。作為專精特中小企業中的代表,久鼎環境在推動綠色生產力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措施》的出臺,對我們這些綠色企業來說是實實在在的利好。”久鼎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行政副總馬群說,“有了法院的支持和保障,我們更有底氣去應對市場挑戰,也更愿意投入更多的資源到研發和創新中去。”
展望未來,六合區正加速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的深度融合,不斷提升產業的綠色含量、創新含量與經濟效益。六合法院則持續聚焦“3+1”先進制造業集群,為新能源、智能制造裝備、節能環保新材料及航空航天等產業提供全方位的司法保護,優化科技人才環境,營造尊重創新、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法治氛圍。
六合法院民二庭庭長鄒建明表示:“我們將充分發揮審判職能,為綠色企業和綠色項目提供更加優質的司法服務,助力區域綠色經濟的發展。”
在《措施》的指導下,六合法院還積極推動綠色審判和綠色執行。在案件審理和執行過程中,法院將充分考慮生態環境因素,對涉及新質生產力案件實行優先立案、優先審理、優先執行。同時,法院還將加強與生態環境、公安、檢察等部門的協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進綠色生產力特色區建設。
“我們將繼續秉承司法為民、公正司法的理念,為區域綠色生產力特色區建設提供更加堅實的司法保障。”黃偉峰表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