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的時候,導演王晶和李連杰準備合作一部新戲,這部戲就是《鼠膽龍威》,這部戲的名稱直接借鑒了經典電影《虎膽龍威》,劇情框架也有明顯借鑒,此外,王晶還加入大量香港本土喜劇元素,如張學友“廢柴明星”的設定,讓硬核的動作充滿反差笑料。
雖然這部《鼠膽龍威》是喜劇片,不過,作為主演的李連杰在戲中的動作依然保持高水準,如天臺追車、商場槍戰、徒手拆炸彈的戲份,都是李連杰親自設計動作細節。導演王晶對李連杰的評價是:“找李連杰拍喜劇,其實是浪費他的功夫,但觀眾就愛看他一本正經地搞笑。”
在這部戲中,張學友首次嘗試了動作喜劇,1986年,張學友參演首部電影《霹靂大喇叭》,開始涉足影視圈。1988年,張學友在黑幫片《旺角卡門》中飾演烏蠅哥,憑借該角色獲得第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獎。
在拍攝《鼠膽龍威》的時候,為了貼合“龍威”這個角色,導演專門為張學友設計了夸張的肢體語言和“戰五渣”的打戲,有些高難度的武術動作,張學友就需要用到替身演員來完成,李連杰在片場也多次親自指導張學友的動作走位。
這部戲的動作指導是大名鼎鼎的元奎,元奎設計的武術動作兼具觀賞性和真實感,如李連杰在電梯內和反派的近身格斗戲份,就結合了擒拿術和場景道具的使用,如使用滅火器、鋼管這些道具來和反派過招,也是這部戲中的高光戲份。
當時在拍攝這部戲的時候,李連杰希望角色更貼近真實特警的冷峻,不過,導演王晶堅持加入喜劇的橋段,兩人之間因此有了分歧,不過,李連杰之后也表示妥協,李連杰對此表示:“既然是王晶的電影,就按他的方式來。”
這部電影上映以后,在香港斬獲2100萬票房,在內地因為李連杰的影響力廣受歡迎,許多人認為這部戲的“動作戲被喜劇稀釋”,并且認為這部戲是李連杰職業生涯被低估的作品。
事實上,導演王晶拍攝的這部《鼠膽龍威》,也是在暗諷成龍當時不用替身演員的情況,因為王晶之前在和成龍合作《城市獵人》的時候,王晶想加入更多成人的鏡頭,而成龍卻認為這樣拍會影響到角色形象,也會影響到電影的風格,兩人在拍攝風格上有沖突,不過,最后還是拍完了《城市獵人》。王晶在這部《城市獵人》后,再沒有和成龍合作電影。
雖然這部《鼠膽龍威》的拍攝和成龍有關系,不過,成龍和李連杰之間的關系依然很好,成龍在一次采訪中提到李連杰的時候就說:“李連杰的武術是教科書級別的,他的動作設計精準到每一個關節,但我更擅長即興發揮,比如在《警察故事》里跳燈管,這種危險動作,他可能就不會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