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寧波4月14日電(奚金燕 陳芊)4月14日,浙江交通集團杭甬復線寧波三期項目甬江特大橋最后一個主塔下橫梁完成澆筑,標志這座世界上最大跨徑的三塔不對稱斜拉橋全面進入中塔柱施工階段,目前最高建設高度已達120米。
浙江寧波甬江特大橋施工現場。李全平 攝
杭甬復線寧波三期項目是“世界第一大港”——寧波舟山港的重要集疏運通道,是國家高速公路杭甬高速復線的重要組成部分。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完善寧波市高速路網,提升沿灣通道能力,加強城市東部、北部地區的聯系,對浙江加快建設一流強港,促進長三角區域交通一體化建設具有重要作用。
作為杭甬復線寧波三期項目關鍵控制性工程,甬江特大橋全長1730米,主跨長達570米,主塔最高達223米,穿越鎮海港區,橫跨繁忙的甬江入海口,連接寧波鎮海和北侖兩區。主塔下橫梁是橋面的重要支撐結構,后期將與斜拉索一同承擔起整個橋面的重量。此次澆筑的59號主塔下橫梁為超大體積混凝土構件,長38米、高9米,鋼筋總量高達385噸,混凝土澆筑量達2276立方米。
甬江特大橋施工現場。杭甬復線寧波三期項目SG02標 供圖
“大體積混凝土的運輸、振搗、澆筑面臨著控溫難題,我們采用‘分倉分層、同步推進’方案,分兩次澆筑完成,每次澆筑至少要20個小時不間斷施工。”杭甬復線寧波三期項目指揮部工程處處長劉徐光介紹,建設團隊總結工藝工法,優化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借助智能溫控、注水冷卻循環系統,智能調節混凝土內外溫差,有效避免下橫梁混凝土因溫度應力而產生裂縫,鍛造內實外美的平安百年品質工程。
同時,三塔不對稱斜拉橋的力學體系比常規三塔斜拉橋更復雜。“下橫梁的線形精度直接影響全橋受力安全,對施工管控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劉徐光介紹,建設團隊經過反復測試論證,對鋼筋綁扎、模板拼裝等工序進行精準排布,成功將誤差控制在毫米級,施工效率提升約10%。
截至目前,杭甬復線寧波三期項目累計完成投資104.55億元,占總投資218.64億元的47.82%,總體形象進度約26%。700余名建設者晝夜奮戰,有序推進甬江特大橋大橋主塔建設,計劃年內實現3座主塔全部封頂,朝著2026年大橋合龍目標任務穩步邁進。(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