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地區孕產婦和嬰幼兒死亡率較2010年分別下降50%和60%,極大地提高了當地婦幼衛生健康水平。”這是第十一批上海援疆醫療隊領隊、喀什二院院長陳尉華在近日舉行的世界衛生日主題宣傳活動上展示的數據。
死亡率下降過半的背后,是跨越萬里的堅守。自2010年起,上海派出多家醫院優勢科室的醫生,通過人才組團、服務組團等方式輸血造血,在多個維度深入持續幫扶喀什二院提升綜合診療能力和管理水平。活動現場,國家衛生健康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上海“組團式”援疆模式已在全國援疆醫療隊推廣,讓健康中國陽光照耀每個角落。
“皇冠手術”“填空行動”……精湛技術讓群眾重獲笑臉
一個個搶救孕產婦的“皇冠手術”,一項項護佑嬰幼兒的“填空行動”,上海醫療隊的精湛技術讓無數患者家庭擁有了重獲新生的笑臉。
“上海醫生,亞克西(優秀)。”來自莎車縣的穆女士曾因妊娠合并重度子癇前期,術后突發HELLP綜合征,血小板驟降、凝血功能崩潰,經歷了一場“9000毫升大出血搶救戰”。當時,通過5G遠程系統,在后方力量的支持下,上海援疆醫療隊啟動多學科聯合診療:產科精準止血、麻醉科強力支持、重癥團隊24小時監測、新生兒科守護早產兒,歷經8小時鏖戰,相當于全身換血3次后才將產婦從死亡線上拉回。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的援疆專家、喀什二院新生兒科主任李健輝則攻克了在沒法獲得INO治療情況下危重新生兒持續肺動脈高壓的救治難題;同時,他開展超低出生體重兒綜合救治新技術,并首次通過超聲引導下心包穿刺術救治一名僅有850克出現大量心包積液的超低出生體重兒,顯著提高科室危重新生兒救治能力,相關技術已在南疆推廣。
醫生聯盟輻射影響力,“小”兒科實現“大”裂變
陳尉華表示,上海援疆醫療隊正推動建立覆蓋南疆四地州的危重孕產婦、新生兒救治聯盟,通過5G系統實現“云端查房”“秒級會診”,讓最偏遠的地區也能獲得優質醫療資源。
前不久,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小娜在喀什二院病房慶祝了一周歲的生日,就在五天前,上海援疆專家、喀什二院心胸外科主任張俊文以及喀什二院麻醉手術中心主任王海濱等滬疆兩地醫護人員幫助她用滌綸補片順利縫合了室缺,并進行了三尖瓣修復。
小娜的順利手術,離不開援疆兒科醫生聯盟的支持。上海援疆專家、喀什二院兒科主任潘崗從援疆兒科醫生聯盟里一條求助信息發現小娜,“巴楚縣有一名不到一歲的患兒,初步診斷為先天性心臟病。由于當地醫療條件有限,后續治療存在困難,且患兒家庭經濟條件一般,無力承擔遠距離求診的費用。請問群內援友能否提供幫助?”看到巴楚縣人民醫院兒科主任朱俊發出的求助信息后,潘崗立即與其取得了聯系。詳細詢問了病史并查看了相關檢查結果,并與二院多位專家聯合評估了在二院手術的可行性。
在新疆,“小”兒科正悄然實現著“大”裂變。2023年10月,由上海援疆醫療隊領銜,聯合山東、深圳、廣東等援疆專家共同發起援疆兒科醫生聯盟,并于2024年8月在喀什二院正式成立。該聯盟不僅能通過開展公益培訓,傳授經驗案例,留下“帶不走的醫療隊”,還經常進行疑難危重癥會診,讓沒有援疆兒科醫生幫扶的醫院第一時間得到指導,患兒獲得及時診療或轉診至上級醫院,也有患兒轉至上海治療,實現了“組團式”縱向援疆與橫向聯合的有機結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