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S死后不到百天,前夫汪小菲婚禮將如期舉行,突然有點心疼大S。
當他挽著那個更年輕的臺北姑娘露面時。
或許早已忘記,曾經有一個傻女人,拼死為他生下兩個孩子。
轉瞬間已是陰陽兩隔,人心巨變。
另一邊的徐家,更是撕扯不斷,為爭大S的遺產,鬧得不可開交。
S媽出盡洋相,不停抖落出大S生前的隱私,成了眾人眼中的笑料。
就連大S最親的妹妹,也很少在公眾場合提起姐姐,甚至開始準備復工事宜。
生前是全家靠山,死后仍然不得安寧,似乎一開始就是錯。
回首大S這一生,是真的不值得,她過得實在太苦太苦……
婚紗照、甜蜜照、官宣照,一張接一張壓過來
誰也沒想到,大S走得這么突然。
就在大家還沉浸在這份錯愕和心痛里時,汪小菲的婚禮消息,又火速刷屏了。
沒推遲,也沒改期,還是按原計劃,在北京那個四合院酒店,迎娶馬筱梅。
這個節奏,說不尷尬是不可能的。
所有人都在等,看他會不會因為前妻去世推遲婚禮、低調處理,結果等來的,是一連串熱熱鬧鬧的結婚消息。
就連一雙兒女都很可能出席,說是為了見證爸爸的幸福。
可一個剛送走母親不久的孩子,要怎么理解“見證父親的幸福”這句話?
大家都記得,大S這些年是怎么過的。
婚后北上、操持家庭、照顧孩子,還要面對漫天的負面新聞。生病了也不聲張,崩潰了還強撐著。
她太能扛,也就注定沒人心疼。
后來跟汪小菲鬧翻,離婚大戰打得天昏地暗,她一句話不說,只把孩子拽在身邊,死撐。
誰知道,前腳剛走,后腳這邊就張羅起婚禮來了。連百日都沒等完,網友一片嘩然。
離婚之后,汪小菲的狀態肉眼可見地混亂過。失控發言、頻繁懟網友、帶著情緒直播、公開攻擊S家人……
嘴上說著對孩子的愛,對前妻的遺憾,可行動上卻越來越自私,越來越放飛。
他很快投入新戀情。馬筱梅出現后,兩人高調同居、公開牽手、連家長見面都直播給網友看。
他反復強調“認真”“幸福”,甚至不避諱“想再要個孩子”。
哪怕沒有感情了,哪怕彼此早已陌路,好歹也一起走過那么多年,有兩個孩子。
有些情分,不該這么快翻篇。結果他轉頭就把“新生活”打包上線了,像是生怕別人不知道他“徹底放下了”。
網友炸鍋,罵聲一片。但他沒有回應,選擇繼續忙自己的事情。
最難受的,是那兩個孩子。
前腳媽媽剛離開,后腳家里就要迎來“新媽媽”。
連緩一口氣的時間都沒有,他們只能學著去適應一個“全新版本的家庭”,沒誰問過他們愿不愿意。
你說大S命苦,其實她連走后都沒有被好好緬懷。她的曾經,被迅速清除,她的照片,被悄悄撤掉,仿佛從沒存在過。
汪小菲急著開啟第二段人生,卻忘了,他這輩子最重要的一部分故事,是跟她一起寫的。
大S活得太苦了,從頭到尾都在“成全別人”
妹妹小S的“安靜”,在姐姐死后,也顯得相當突兀。
不是沒說話,而是說得太少,太晚,太無關緊要。
她沒有出現在任何一場公開追悼場合,也沒有寫下哪怕一封寫給姐姐的信。
從曾經在節目上調侃姐姐“嫁得好”,到后來屢屢在社交媒體上回避有關大S的所有話題,小S給人的印象越來越像是“局外人”。
可事實上,在大S生前,她曾多次幫助妹妹渡過事業瓶頸,也曾多次為小S出面平息負面新聞。
那些年,小S出事,大S挺身而出;如今,大S出事,小S卻變成了最難讀懂的那一個。
有人說,這是她的“自?!薄=洑v了那么多公眾指責、事業起落,小S已經學會了“不能多說”,只能低頭往前走。
可真情和自保,總有那么一瞬間會起沖突,而那一瞬的沉默,或許比任何一句話都要傷人。
而大S生前做的一切,稱得上是一個好姐姐,她非常在意小S的感受。
妹妹看起來張揚,其實內心特別依賴她。
小S出事那年,輿論洶涌,大S幾乎關了所有通告,留在身邊陪她,什么都不說,就是陪著。
她們姐妹之間的感情,早就超越了“親情”本身,是互為支撐的存在。
她曾經特別怕給妹妹添麻煩,哪怕自己再難,也不會把情緒帶到鏡頭里。
哪怕是最脆弱的那幾年,也只是對著鏡頭笑笑,說:“我現在很好?!?/p>
最后才發現,她不是活給自己,而是活成了別人眼里的支柱。
可惜的是。
她的掛念太多,真正在意她心理感受的人,太少。
她撐起一個家,最后卻成了所有人的“工具人”
很多人一直以為,大S命很好。年輕成名、婚姻風光、孩子可愛,還有姐妹親人做后盾,看起來沒一處是不順的。
可你回頭仔細看,她其實一直在“扛”。
從17歲出道起,她就不是為了自己活著。為了養家,她接戲、接廣告、拍寫真,什么都接。有人說她演技好,其實更多時候她只是不能停。
整個家庭都靠她一個人撐著,連妹妹上節目、母親開店,背后幾乎都是她出的錢、她給的資源。
結婚后也一樣。汪小菲曾多次公開感謝“太太賢惠”,因為他深知,這段婚姻能撐到十年,全靠大S的退讓。
她愿意從一個臺北第一美女,變成在家帶娃的全職媽媽,不問事業、不碰圈子??墒沁@一切,換來的是什么?
離婚時是她“不講理”,婚姻出問題時是她“脾氣太大”,身體出狀況時是她“自找的”。
而現在她離開了,全家人倒像突然輕松下來,各自去奔自己的事業、婚禮、熱度。
連一場像樣的悼念儀式,都沒人愿意為她靜下心來認真辦完。
最諷刺的是,她死后,這種“價值”依然在流動。
汪小菲靠這段歷史打出“受害人”標簽,新婚話題熱度直沖熱搜;徐媽媽更是語不驚人死不休,翻出舊賬一條條發,活像她才是受害者。
她呢?什么都說不了,只能靜靜看著自己被“打包處理”。
這個世界對溫柔、忍讓、犧牲的女人,總是要求得太多。
她活著的時候,是全家的提款機,是情緒垃圾桶,是家庭的情緒穩定器;死了,還要被大家踩著繼續前進,繼續賺錢,繼續塑造“完美人設”。
她沒等來一場真正的感同身受。
她是全家的靠山,也是他們各自利益的“墊腳石”。
真諷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