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彭州的春天,起始于丹景山的牡丹。遙想當年,陸游于《憶天彭牡丹之盛有感》中寫下“一朵妖紅夢里看”,如今讀來,恰似為這場書畫展預先題下的引子。步入展廳,牡丹開得熱鬧非凡,它們既扎根于大地土壤,又綻放在宣紙之上、水墨之間,與展廳所陳設的產品相得益彰,相映成趣。當你佇立畫前,恍惚間,似能聞到墨香中隱隱夾雜的清新氣息,這,便是彭州獨有的妙處。
此次展覽的數十件書畫作品里,既有野趣盎然的牡丹,其枝葉舒展之態,仿佛迫不及待要從畫中探出身來;亦有雄偉巍峨的龍門山,留白之處,仿若云霧繚繞,如夢如幻。尤為精妙的是那些經典雅致的文創產品,它們在山水花鳥之間穿插點綴,恰似彭州的靈動精靈,代觀者品味這方水土的鐘靈毓秀。
彭州,歷來是文人墨客鐘情之地。王勃贊譽它為“英靈秀出之鄉”,汪元量盛贊“城市繁華錦不如”,就連杜甫、楊升庵也曾在此留下詩篇。如今的彭州,宛如一幅立體的山水畫卷:龍門山的蔥蘢蒼翠是畫卷的底色,湔江的潺潺流水是畫卷的脈絡,而天彭牡丹,則無疑是這畫卷上最為嬌艷的點綴。畫家們將這些自然風物凝于筆端,并非簡單的臨摹描摹,而是把對故土的深深眷戀與深情厚意,悄然揉進了墨色之中。端詳那一幅幅畫卷,牡丹與山石神韻交融,用筆看似隨性灑脫,實則在濃淡干濕的巧妙變幻間,盡顯真意。凝視畫作,仿佛能聽見畫家于山間寫生時,微風輕拂牡丹花瓣發出的簌簌聲響。
牡丹,不僅是富貴的象征,在彭州的山野之間,它更蘊含著幾分野性的蓬勃生命力。畫家們運用色彩與線條,敏銳地捕捉到這份生機活力。有的以青藍赭石調出別具一格的冷色調,有的在構圖上獨辟蹊徑,令傳統的花鳥畫煥發出全新的氣象。展廳中的每一幅畫,都是畫家與彭州山水的深情對話,是他們用筆墨書寫下的浪漫詩篇。
陽光透過搖曳的樹葉,在地面灑下斑駁的光影,恰似一幅流動的水墨畫。此時,想起陸游那句“常記彭州送牡丹,祥云徑尺照金盤”,便會覺得,這傳承千年的風雅韻味,從未在彭州的山水間消散褪色。這場書畫展,既是對古人的崇高致意,也是對當下的生動描摹,讓每一位觀者,都能在墨香與花色之中,觸摸到“立體山水彭派之城”的跳動脈搏,真切感受到百里畫廊的獨特韻致。
展覽信息
指導單位
四川省政協書畫研究院
四川省詩書畫院
成都市政協文化文史委
政協彭州市委員會
協辦單位
四川省工筆畫學會
成都市政協書畫院
成都市美術家協會
彭州市政協詩書畫院
開幕時間
2025年4月16日(周三)上午10:00
展覽時間
2025年4月16日——2025年4月30日
展覽地點
成都市政協文史書畫館
(成都市桂溪生態公園西區)
部 分 佳 作 欣 賞
作者:徐曉洪(四川省政協書畫研究院)
作者:冷柏青(四川省詩書畫院)
作者:王申勇(四川工筆畫學會)
作者:李顯波(成都市政協書畫院)
作者:陳志才(成都市美術家協會)
作者:張志超(彭州市政協詩書畫院)
免責聲明:
★品鑒彭州微信公眾號推文內容僅在品鑒彭州今日頭條號轉載,其他平臺未經許可,嚴禁轉載!文中配圖支付相應稿費,若不同意使用,請告知刪除!
期數:3369期
來源:畫說彭州
編輯:劉代萱 審核:祁文靜
★轉載請標明來源,版權保護離不開你我的參與!
有一種成都生活,叫彭州!
“品鑒彭州”微信征稿啦!
弘揚天府文化,傳播城市精神!
親愛的小伙伴們,“品鑒彭州”微信面向全網征集優秀稿件啦!
主辦:彭州市委宣傳部
主編:王玉巖
副主編:楊華 祁文靜
首席編輯:劉倩
責任編輯:梁丹 龍洋
編輯:劉代萱 鄧茹月
出品:彭州市融媒體中心
你的每一個贊和在看,我都當成了喜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