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印度的所謂“圣雄”甘地把印度的獨立賭注下在殖民者的“善心”上那一刻起,就已經給印度套上了枷鎖,盡管印度真的“獨立”了,但肉體上的獨立卻永遠被精神上的枷鎖所限制。
很多人不明白印度為何總是握有一手好牌卻總也打不好,網絡上對于印度的各種分析鋪天蓋地,卻很少有人能夠真正抓住根源。
一個人口如此龐大的國家,卻在特朗普的關稅大棒下沒有絲毫反抗,直挺挺地跪下了,而且還毫無羞恥感地“嘲笑”東方大國是被西方“吹捧”上來的。
印度人真正的悲哀,既不是種姓制度,也不是國民文盲率,這些是完全可以通過自己努力去克服的!
(圖片摘自網絡)
☆ 如果分析印度所謂的“獨立”歷史,你會很驚訝地發現,每到關鍵節點,它都會毫不猶豫地走錯路,而且是錯得荒唐無比!
比如,在美蘇爭霸的時代,印度成了美蘇爭相拉攏的對象,卻錯誤地把矛頭指向了本應相扶相攜的中國,結果挨了一悶棍,被打成了怨婦,直接倒向前蘇聯,錯失了前蘇聯垮臺后的十年黃金發展時期。
再比如,中美俄三國殺又一次送給它良機,結果呢?成為制造業中心的雄心變成了一個笑話。
當特朗普揮起關稅大棒的時候,機會再次來臨,可是它又覺得自己“行”了,先對美跪下,然后把矛頭再次指向中國。
(圖片摘自網絡)
☆ 這次,連俄羅斯和歐洲都清醒過來了,可是印度偏要“逆天改命”,可惜,它沒那個命,也沒那個能力!
它再次賭美國贏,極有可能會完全失去了不久的將來中國主導的產業分工體系機會,徹底邊緣化甚至走向分裂,或許如同一個印度專家所言,印度分裂了可能才是最好的結局。
正如馬凱碩痛批當時的歐洲那樣,印度本來可以借此機會成為獨立第三方,真正成為一個大國的,可惜它又把自己看做是老美的小弟了!
這,不禁讓人想起了南非那個曼德拉!所謂印度“英雄”莫迪是不是和他很像?
印度的各種匪夷所思做法,并不是印度人智商不好,更不是種姓制度,更不是文盲率高企,而是甘地給印度埋下的那顆地雷:肉體獨立,精神上依舊被套上了“被殖民者的枷鎖”,這,才是印度問題的本質!
(圖片摘自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