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養豬業不斷的發展,養殖規模不斷加大,農村養豬人環保意識淡薄,糞污隨意排放現狀嚴重,豬糞就成為了污染。對于農村的養豬場來說,大多規模較小,還未達到500頭需要交稅的規模,而糞污處理卻也是必須要做的。
一、豬糞還田
豬糞還田是我們傳統的農業的重要環節!在“糧-豬-肥-糧”的模式下,典型的生態農業。豬糞不僅能改善土壤結構、提高農作物的產量,這也是“豬多肥多,肥多糧多”的緣故吧!而豬糞水的還田則是要通過糞水的發酵后集中噴灑在土壤中,這一般依賴土壤的自凈能力!也就是承污能力!
二、堆肥
然而土壤承污是有限的,新鮮的豬糞是不能直接用來還田的,對豬糞進行深加工也就很有必要了,而這種堆肥模式大致分為兩種:
1、傳統漚肥(厭氧)
這種模式主要是對農村規模較小的養豬場來說的,因為這種模式下,漚肥周期時間比較長,占用土地面積比較大,不適合規模化養豬場的堆肥。
2、高效堆肥(好氧)
這種模式下的豬場一般自建發酵堆肥車間!如樓層養豬二層養豬,一層進行糞便堆肥發酵,這種模式下豬糞在一層墊料與發酵菌的綜合作用下,借助翻堆機的發酵翻拋,增加氧氣的流通量,可實現一天除臭,7天堆肥的目的。
豬糞用來發酵沼氣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養豬場的豬糞經過預處理直接進入沼氣池,在微生物厭氧環境下實現沼氣的發生。而沼氣作為清潔能源用途廣泛,如照明、發電、供暖等,而余下的沼渣與沼液則是發酵好的有機肥,可直接對其生物還田!因此,沼氣是養豬場打造種養循環的關鍵環節。
水葫蘆和綠萍等水生作物可作為豬場飼料來使用,可以通過綠色植物的自然降解實現糞污的自然凈化,但這種模式不建議使用。因為自然凈化時間周期長,污染仍會存在。
對于農村養豬場小編還是建議采用種養循環模式來解決糞污污染問題,這也就是豬糞發酵生產沼氣,沼氣用于日常使用,而沼液與沼渣作為優質的有機肥料用于還田,或對其深加工生產優質的有機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