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費心懿 上海報道
港股動力電池板塊迎來新玩家,掌舵人背靠“玻璃大亨”曹德旺家族的雄厚實力。
4月14日,正力新能(3677.HK)在港交所主板上市,中金公司、招銀國際擔任聯席保薦人。
此前全球發售結果顯示,其公開發售約1.215億股股份,其中香港公開發售占10%,國際發售占90%。每股最終定價為8.27港元,凈籌資金近10億港元。
上市首日,該股表現穩健,早盤高開2.3%,全天報收8.39港元/股,微漲1.45%。最新市值210億港元。
“后發者”
據公開資料,正力新能創始人曹芳為福耀集團董事長曹德旺胞妹,曾掌舵福耀玻璃銷售及管理業務。
公司另一位聯合創始人、總經理陳繼程同樣出自“福耀系”,曾在福耀玻璃擔任董事兼副總經理,于2016年4月26日辭職。而后,兩人共同“二次創業”,切入動力電池賽道,并專注于動力電池產品、儲能電池產品及航空電池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
“得益于核心管理層于汽車零部件行業的經驗,具有對汽車行業的洞見,我們圍繞主機廠客戶對產品安全、質量、性能和成本的綜合需求,開發多元電動汽車電池產品矩陣,從而在電池行業的多個場景拓展與快速的技術迭代中處于有利地位?!闭π履茉谡泄蓵蟹Q。
動力電池行業的頭部集中度較高。作為動力電池的新晉玩家,正力新能市場份額并不高,其主要通過深度綁定一汽紅旗、廣汽傳祺、零跑汽車、上汽通用五菱、上汽通用等龍頭企業核心車型的電池產品供應,來實現其市場份額的攀升。
這也導致其大客戶集中度奇高。2021年到2024年,公司來自五大客戶的銷售收入分別占各期間總收入的89.1%、90.4%、77.8%及86.7%。
值得關注的是,大客戶的高集中度,為其帶來訂單銳減和現金流風險。
2022年11月,正力新能停止向威馬汽車交付用于BEV(純電動汽車)的三元鋰電池產品。同時,威馬汽車事件使正力新能的三元鋰電池銷量銳減,從2022年的2.9GWh降低至2023年的1.5GWh,三元鋰電池銷售收入從2022年的26.29億元減少至2023年的14.48億元。
從經營表現來看,正力新能剛剛實現扭虧。
數據顯示,2021年、2022年和2023年,正力新能分別虧損4.02億元、17.20億元和5.90億元,三年合計虧損27.12億元。2024年扭虧,實現凈利達9101萬元,結束了連續三年的虧損。
盡管剛剛扭虧,但正力新能的產能擴張計劃卻十分激進。公司當前產能只有25.5GWh,不過宣稱到2026年目標是實現產能翻倍達50.5GWh。
此番正力新能通過IPO募資的約9.275億港元中,就有80%用于擴產,以匹配訂單需求。
激進的擴產計劃意味著資本投入,而在鋰電整體產能過剩的當下,或將是一項沉重包袱。
過去幾年,動力電池受到原材料價格劇烈波動和市場供需關系錯配等因素持續震蕩。由于客戶依賴和賬款回收風險,動力電池企業的財務健康度普遍不佳。這也驅使動力電池企業為應對快速發展的市場,積極探尋突破與發展路徑。
在這機遇與風險并存的復雜局面下,正力新能也試圖作出改變。
除了尋求通過資本市場獲得支持,正力新能透露,其正在電動航空、儲能、下一代電池技術(如固態、大圓柱、鈉離子)等領域進行前瞻性和多元化的技術研發與布局。
扎堆赴港上市
隨著港股IPO的放開,新能源企業正集體奔赴港股扎堆上市。正力新能的上市是繼中創新航(3931.HK)和瑞浦蘭鈞(6666.HK)之后,第三家登陸港股的排名前十的動力電池公司。
與此同時,寧德時代(300750.SZ)和儲能電池頭部海辰儲能也正沖刺港交所上市。就在4月10日,寧德時代正式獲批在香港聯交所上市。
作為動力電池行業“后發者”的正力新能,正借助資本力量成為龍頭企業的挑戰者,但其高成長性并存的是高風險性。
該公司此番發行價對應市值約208億港元,顯著低于寧德時代的估值,與二線廠商瑞浦蘭鈞225億港元市值基本持平,略低于中創新航285億港元的市值。
但在券商看來,正力新能的估值仍有所溢價。例如國元國際的研報就給出了“審慎申購”的建議。
作為對比,同屬于港股動力電池板塊的中創新航、瑞浦蘭鈞、天能動力,2024年PS分別在1.1倍、1.26倍和0.09倍。由于近期市值挫傷,寧德時代的PS已經大跌至2.66倍。而此番上市,正力新能相當于2024年3.8倍PS,處于行業較高位置。
資本盛宴
值得關注的是,在正力新能的股東構成中,資本力量非常多元。
正力新能的實控人為曹芳、陳繼程,兩人共同擁有正力新能已發行股本總額的64.6%。曹德旺全資擁有的三益發展有限公司,通過旗下公司,持有正力新能約2.52%的股份。
正力新能的上市也是一場資本盛宴。福建省屬國有金融機構華福證券旗下的創投平臺、常熟市財政局旗下平臺等多地國資入局。公司還適時引入了江蘇國企混改基金、蘇州高端裝備基金等基石投資者,這都為公司上市后提供了短期價格支撐。
上市之前,公司的聯合創始人已經享用了一番資本盛宴。2022年7月至2024年7月,正力新能經歷了2輪融資和1次股權轉讓。曹芳、陳繼程在短短兩年時間,通過股權套現就收獲了不少的現金流。
正力新能的港股上市,折射出動力電池行業加速資本化進程中的多維博弈,但隨著寧德時代等巨頭加速港股布局、二線廠商估值持續承壓的背景下,正力新能能否從中突圍,打破“高估值低市值”的行業魔咒也值得考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