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政策文件一張接一張,“三農”成了熱詞:
農村振興、農業升級、農產品出村……說得天花亂墜。
可落到咱們這些干實事的頭上,很多人就想問:
這些政策,到底能不能扶到我們?”
作為一個在豆制品行業干了十幾年的小廠老板,我很認真地告訴你:
能,但得你自己去爭、去跑、去用。
【01】三農政策很多,但大多數人根本不知道怎么用
我以前也這么想:
“我們這種十幾號人的小廠子,政策多半輪不上?!?br/>結果有一年,我們差點錯過一個“農產品初加工補助項目”,是因為送貨時順口和鎮上的人聊了兩句,才知道我們其實完全符合條件!
你知道嗎?那臺腐竹自動烘干機,40多萬,最后補貼了12萬。真金白銀。
但你得提前申報、提前做預算、提前備案。
光看文件不管用,得有人告訴你“什么時候報、報什么、怎么寫”。
【02】我們廠真實申請過的三個項目,誰做食品都能用
我是做豆腐干、腐竹的,加工型農產品企業,這類企業這兩年政策給得最多。你看看你自己是不是也符合下面幾類:
? 初加工設備補貼
像封口機、包裝線、冷藏庫、烘干機這些,能報銷30%-50%。
我用這個買了臺智能腐竹拉皮機。
? 農業貸款貼息
貸款利率高?別怕,如果是用于冷鏈、電商、廠房建設的,有些地方可以貼息20%-50%。
? 一村一品扶持
你要是主打一個特色產品,比如“陽江腐竹”,還可以申報“地標產品建設”,從包裝設計、到品牌推廣,都有資金支持。
是不是感覺自己其實也能申請?
對,關鍵就在于:你有沒有去了解、有沒有去報。
【03】很多人沒拿到,不是因為沒資格,是因為不懂流程
我見過太多同行,有條件,卻一分錢也沒拿到。為啥?
說白了,卡在這3個點上:
? 不主動問
等著別人通知你?不好意思,沒人專門來告訴你。
? 材料準備太差
項目申報要項目書、計劃書、預算表、流程圖、照片視頻,太多人臨時抱佛腳,材料一塌糊涂。
? 不相信自己能拿
“這種補貼肯定關系戶才有”
錯!我們廠一沒靠關系,二沒找熟人,照樣拿到補助。
【04】我們廠是怎么從“代工小作坊”走到“品牌豆制品工廠”的?
我做這行十年,前面七年都是給人貼牌,壓成本、拼人工、賺辛苦錢。
后來開始轉型,做“鮮臨門”品牌,我干了三件事:
- 申報政策,把冷鏈設備、包裝線、認證這些統統報了
- 自己拍短視頻、寫文章、講豆腐干的故事,吸粉、賣貨
- 和當地政府對接“鄉村直播帶貨扶持項目”,讓我們也能用上官方平臺資源
現在呢?
我廠一年能出貨400噸腐竹,抖音也有自己的賬號。
從“沒人知道我們是誰”,到“客戶主動找上門”,政策幫了我很大的忙。
【05】政策不是救命稻草,但它可以讓你少走很多彎路
說白了,政策就像一根“撐桿”。
你自己本來可以跳1米高,有了它,能跳1米5。
但它不是“扶你走路”,更不是“送錢”,你得動腦、動手、動腳,一步一步去申報。
我知道這過程有點煩,有點慢,有點繞,
但它值。
【結語】做實事的人,不怕難,就怕放棄機會
如果你是搞農業、做食品、開小廠的,別再說“政策跟我沒關系”。
現在的三農政策,就差你“邁出第一步”。
- 多跑鎮里農業辦
- 多看看本地農業農村局的公眾號
- 有不懂的,就留言問我,我愿意幫你整理流程、做指引
別總看別人拿補貼,你也可以是那個被扶上的人。
網易的朋友們: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用,請點個贊、轉發一下。
你多發一次,可能就幫一個農人多拿一筆資金。
我們豆制品人,不怕累,怕的是機會來了我們沒接住。
咱一起加油,把這條“豆香路”越走越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