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風和日麗的平凡一天。南山區第二外國語學校(集團)同澤學校,教室里、操場上,往日活躍著老師帶領學生上課的身影,今天卻不見了老師,只有學生。是的你沒看錯,每個班級的講臺上站著的,也都是學生!老師們去哪了?
原來,這是學校開展的“沒有老師的一天”教學活動。當天,學校將三至八年級學生的學習、運動和自我管理等全權交給了學生自己!
當一所學校沒有老師上課、監督、組織,校園里會呈現怎樣的情景?今天,讓我們一起去看看!
老師們都不見了
自清晨學生入校起,學校就不見了老師的蹤影。不過校門口依然有值日同學禮貌地歡迎伙伴們的到來。早讀時間,教學樓從低年級到高年級都未有嘈雜的玩鬧聲,而是傳來瑯瑯讀書聲。
正式上課的鈴聲響起,走上講臺的是帶著紅領巾的學生,他們或是課代表,或是班干部,作為“小老師”管理班級紀律的同時安排當堂課業,或是組織大家一起上課、復習,或是分發試卷布置考試,秩序井然。
五年級(1)班里,兩位“小老師”正在上語文課。她們通過課件帶領全班同學學習《摔跤》一文,先是開展逐字的課文分析,接著帶領大家觀看相關視頻加深理解,最后通過詞句的拓展訓練鞏固學習成果,課堂氛圍很活躍,同學們積極舉手回答問題,呈現出不一樣的活力。
大家在“小老師”的講解下記課堂筆記,抒發閱讀感想;在回答問題時,被點到名的同學,面對講臺上兩位熟悉的玩伴如此一本正經地的樣子,會不自覺地露出笑容。
七年級(3)班是數學課,講臺上的一位男生帶領大家在探討數學規律、題目的多種解法…...即使“小老師”在講臺上思路一時出現“卡頓”,大家也都表現得很有耐心,并爭相給出建議。學生們自主控制著課堂的走向,但并未偏離主題,而是讓課堂變得新鮮、靈活又有趣。而有些班級,雖然下課了,但還有三兩個同學在與講臺上的“小老師”互相探討著剛才課堂上講到的一些問題……
大課間活動也在沒有老師的管理下進行。不管是三至六年級的小朋友還是初中的同學們,都由班干部們帶領著有序進入操場,站在升旗臺的總指揮同學發出指令、高喊口號,大家迅速分散站好隊伍,開始了熱身練習、跳繩和跑步訓練,激情洋溢,充滿朝氣。
從認真的學科學習、嚴肅的隨堂測試、充滿活力的課間操到美術課自由作畫、音樂課放聲歌唱,所有的課程都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少了老師的監督,課堂也并未陷入混亂,反而成為了孩子們展現風采的舞臺。
讓學生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
做“小老師”的感受怎么樣?五年級(1)班的兩位語文課代表——胡靖鈺和楊婉寧同學在下課后接受了大事君的采訪。
胡靖鈺和楊婉寧同學
“上臺講課的感覺很有意思!”胡靖鈺同學表示,自己是第一次當小老師,事先學習了老師發來的課件,花了兩個晚上的時間做了“備課”筆記。“自己講課,對課本內容體會更深了一些!”楊婉寧同學分享了自己的感受。當問及今天的課堂成效,她們都一致認為,班上的同學們都很配合,尤其感受到了大家一起努力的氛圍。
“‘沒有老師的一天’讓我收獲滿滿。我體會到了老師們平時的辛苦,也感受到同學們的自律和團結。原來我們在沒有老師監督的情況下,也能把班級學習和班級事務處理得井井有條……”關于4月10日的經歷,三(3)班李沐伊同學在自己的作文里寫道。
秩序井然的背后,是前期的充分準備。為了舉辦這一活動,學校早早就開啟了準備工作。從3月25日這一天開始,每天逐步放開一項常規工作,讓學生自主管理,一直到4月10日全部放開。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們也會提前安排三到四個小干部、小老師,指導他們備課、講課、策劃、組織活動。確保每節課的時間都被充分利用。
“今天來到學校后,還真的一步都沒踏進教室。”學校3-6年級級長李有娟老師笑著說,她坦承所有的老師一開始心里都很忐忑、緊張,“但今天孩子們的表現把老師們都驚艷到了!不僅聽話懂事,小老師也把課堂管理得井然有序,甚至比老師在的時候還要好!”
8年級1班的班主任李潔老師也分享了自己的感受,“今天孩子們都很放松自如,沒有老師的時候,他們懂得了慎獨,尊重他人、尊重制度。”她認為老師不在的一天,就是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培養他們獨立判斷和思考的能力,“老師的幸福來源于學生的成長,而學生的成長來源于課堂的收獲,同澤學校一直在營造適合每個孩子生長的‘漁場’,給他們養料、知識和愛。”
“我們這次活動著眼于三個關鍵詞——放手管理、放心成長和放眼未來”。小學德育處主任周敏華認為,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這一活動的目的就在于培養全體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讓學生們在試錯中不斷成長。
送給孩子的特殊禮物
同澤學校創辦時間雖然不長,但在辦學方面已經初見成效,積攢了良好的家長口碑,學校在教育教學創新的賽道上一直勇于探索、敢于前進。“沒有老師的一天”這樣的教育創新可能在深圳尚屬首次。
“許多人都說現在的孩子自主性、自理能力差,不自律,又費媽又費老師,孩子的依賴性強,沒有擔當等等。而同澤學校此舉,正是針對這一問題而來。韓曉宏書記(南山二外集團黨委書記,海德學校、同澤學校校長)一直以來的思想就是——能讓孩子自己做的就讓孩子自己做!”同澤學校黨支部書記、副校長韓進麗說。
至于“老師不在的一天”的創意教學想法的由來,一開始,她是想在六一兒童節前夕,送給孩子們一份特殊的禮物。后來,就想到了這項活動——這個禮物,確實足夠特殊。
“這真的是一個非常好的活動,很有意義。”七(4)班莫雅淇爸爸莫振宇先生說。在他看來,孩子們難得有這樣的機會進行自我管理。當天,莫雅淇參與了語文和歷史課的教學。“通過孩子的反饋,在沒有老師的時候,孩子們之間這種磨合,對他們來說是非常好的鍛煉。”莫先生說。另外,讓孩子體驗一下做老師,也能讓他們學會換位思考,體會老師們平時工作的不易。
“一開始聽孩子們說第二天他們沒有老師了,家長群里都炸鍋了!大家都很驚訝又很擔憂:明天孩子們可能要鬧翻天了!”三(3)班李沐伊同學的媽媽肖屹女士在接受大事君采訪時說。在家長們看來,三年級的孩子既不像低年級孩子比較懵懂、乖巧,又不像高年級孩子成熟、有自控力,他們正是特別活潑調皮的階段。
但是孩子當天的表現以及回來的分享,讓家長們從最初的擔憂變為了驚喜,覺得孩子在這一天里突然間好像長大了很多。“當天孩子比平時更早起床,并早早收拾好書本作業,并說當天沒老師要去早一些。”沐伊擔任了班里科學課的“小老師”,回家后,她主動跟媽媽說想把當天的經歷寫一篇作文。于是,就有了上文中出現的內容。
肖女士發現,在家長群中,大家討論這一天,許多孩子都收獲很大。比如有些平時相對害羞內向的孩子,老師在課堂上的時候,可能會羞于表達。但這一天,這些孩子比平時更加積極地參加小組討論,勇敢主動提出觀點,并協調小組的不同意見……
家長群的反饋
“之前,可能有些家長有很多錯誤觀念,認為教育應該是老師們給孩子們灌輸更多的知識,現在我們知道,最重要的還是要培養孩子的自主能力、內在成長能力。這個活動給了我們家長特別好的答案——讓孩子自己在實踐中去摸索、去嘗試,比家長平時苦口婆心的說教、嘮叨有用得多。”肖女士說。
據了解,同澤學校接下來還會將孩子的自主管理培養進行到底,后續會設“沒有食堂阿姨的一天”“沒有午休老師的一天”“沒有鈴聲的一天”“沒有監考老師的一天”等等系列活動,目的就在于培養自律的責任擔當者,讓孩子們都能擁有成熟的自我管理能力!
文字:vesper 鹿鳴
圖片:vesper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