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徐超 通訊員 生文杰/文圖
4月9日,鄭州高新區小學數學“高品質創新課堂”課例研討活動在外國語小學舉行。高新區教研和智慧教育發展中心小學數學教研員何慧玲親臨指導,300余名小學數學教師參與,共同探索創新教學路徑,打造高品質課堂。
本次研討活動聚焦人教版四年級下冊“三角形”單元整體教學,圍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分享、課堂展示與觀察、研討與點評三個板塊有序展開。
外國語小學張潔老師進行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的分享。張老師從五個方面分析了三角形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的路徑:基于多維度分析,提煉單元大觀念;建構單元課程結構,確定素養導向的單元目標;創設學習情境,規劃單元學習活動方案;設計單元評價工具,落實大觀念深層理解;設計單元作業,走向真實。該設計還展示了與初中教師聯合教研成果,明晰了小學“三角形”教學重點、學生學習程度及與初中的銜接點,推動小初數學教學銜接。
課堂展示環節亮點頻出。鄭中國際學校張記玲老師執教“三角形的認識”,以三角形認識和高為核心任務,引導學生從圖形元素及關系深入認識三角形。課堂上,學生在交流對話中自主探究特性,充分發揮主體作用,鍛煉觀察、思考與邏輯推理能力,落實高品質創新課堂對思維培養的要求。
外國語小學劉艷鴿老師執教“三角形的三邊關系”。她從生活情境引入,遵循“基本事實→發現性質→實驗驗證→實踐應用” 路徑,充分利用幾何畫板的動態演示功能,結合直尺、圓規、紙條等多種材料,運用AI技術賦能課堂教學。學生通過實際操作、思考交流,運用多種材料探索知識形成過程,發展數學抽象、邏輯推理等核心素養,展現高品質創新課堂理念。
在此過程中,外國語小學出彩果兒較強的學習能力、較高的學科素養以及自信的表達水平受到參會老師們的高度評價。
研討與點評環節,教師們結合教學經驗與理解,圍繞兩節課深入交流。大家肯定亮點,提出基于數學本質的見解,拓展了對“三角形”單元的認知,為落實高品質創新課堂提供思路。
最后,區教研和智慧教育發展中心小學數學教研員何慧玲老師以“如何通過高品質創新課堂提升學生學科素養”進行了指導。她強調數學課堂要堅持“雙主雙軸”理念,明確教師主導、學生主體地位,圍繞師生發展實現雙向提升。何老師還提出利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挖掘數學本質、開展多元評價等策略,通過學科實踐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達成育人目標。
此次課例研討活動展現了創新課堂的活力,也為區域小學數學教育的高質量發展注入動力。今后,外國語小學將緊扣新課標,促進“高品質創新課堂”有效落實,讓數學學習成為學生探索未知領域、發展高階思維的快樂旅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