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山東社會科學院主辦,山東社會科學院環黃海研究院和國際問題研究中心承辦的“‘山海相望:中日韓民間認知與友好交流之路’研討會”在濟南召開。來自中日韓三國12家高校和科研機構的40余名專家學者,圍繞“民間認知”和“友好交流”兩大主題展開深度對話。大家認為,中日韓民間交流始終是區域合作的重要基石,三國應堅持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的理念原則,深化文旅合作和人文交流,加強人才培養和學術交流。
在主旨報告階段,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山東大學講席教授、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張蘊嶺教授圍繞中日韓民間認知的復雜性與動態性、影響因素、未來挑戰三個方面進行闡述,認為中日韓民間認知受歷史傷痕與現代競爭疊加影響,需正視歷史心結與代際差異,抓住人文交流年機遇構建穩定合作機制。日本經濟新聞社編輯局政策報道總部長桃井裕理倡導創新交流方式突破當前困局,在經貿商業等領域重構合作空間。韓國高麗大學亞細亞問題研究院教授李正男主張中韓雙方應在經濟、氣候、衛生等領域構建務實合作框架,維系共同利益。
與會專家分別圍繞“中日韓三國民間認知與互信現狀”“探討影響中日韓民間正面認知與積極交流的因素”“促進中日韓民間正面認知與積極交流的未來對策”主題,進行專題發言和交流。參加中日韓青年對話的專家結合自身工作學習經歷,深入探討中日韓青年交往的認知基礎、個體路徑和未來愿景。
此次會議深入分析了中日韓民間相互認知的具體情況和深層背景,指出了推進三國民間交流的重要意義和巨大潛力,并提出了非常務實的增進中日韓民間交流的舉措。山東社會科學院希望以此為契機,與日本、韓國和國內更多高校、智庫、媒體建立合作關系,推動更多中日韓學界、媒體和民間的積極交流。
(大眾新聞記者 魏然 實習生 田小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