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這樣的人,那就是做出了一些傷害你、讓你失望透頂的人和事。面對這樣的人你會怎樣做。
是選擇緊握著仇恨,讓痛苦在心中生根發芽;還是選擇放下,卻又擔心重蹈覆轍?或許有這樣一段話可以給我們啟示。
“你可以大度地原諒別人,但切勿愚蠢地再去相信。你可以不記仇,但不可以不長記性。”
是啊,我們可以不記仇,但不能不長記性。可以不恨他,也不怪他,只是自己的心里面一定要有數。
要知道,不記仇,不代表自己要裝作什么都沒發生過,而是一種豁達的人生態度,是心靈的解脫之道。
正如佛陀說過:“記仇就像在自己的心里養了一條毒蛇,它會不斷地咬傷你。” 仇恨如同一個沉重的枷鎖,鎖住的不僅僅是我們對他人的寬容,更是我們自己前行的腳步。
當我們心懷仇恨時,每一次回憶起那些傷害,就如同在傷口上撒鹽,讓痛苦不斷延續。它消耗著我們的精力,占據著我們的心靈空間,使我們無法專注于生活中美好的事物。
事實也是如此,一個總是活在對別人仇恨里的人,看到的世界只有灰暗與陰霾。當然,我們知道不應該這樣做,只是選擇放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因為人的記性太好了,對于別人的傷害我們總是記憶深刻。可越是這樣我們越是要明白,對于這樣的事情我們要選擇不記仇。
選擇不記仇并不意味著忘卻,而是我們要通過這件事情讓自己長記性。是啊,記仇,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但長記性,卻是對自己的負責。
這是我們必須要學會的,也是必須要明白的。當然,我們都不希望遇到這樣的事情。當如果遇到了,我們就要明白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要學會不記仇。
不記仇并不是原諒別人做的錯事,而是我們不能夠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就好像電影《肖申克的救贖》里的男主角安迪?杜弗倫被誤判入獄。
雖然一開始的時候他也不甘,但慢慢的他冷靜下來了,他知道這樣做對于自己來說毫無意義。于是他選擇了不記仇。
正是這樣他才沒有被自己所遭受的不公吞噬,他沒有活在仇恨中,而是選擇忍受并規劃著未來,并利用所學的知識獲得新生。
就像這樣一句話說得好:“不要讓過去的痛苦阻礙你前進,而要把它當作教訓,讓自己變得更強大。”
是啊,在生活中我們不能總是活在別人引起的錯誤之中,就好像別人罵了你一句,如果我們一直都在在意,其實就是被他一直罵著。
而且還有一點我們要明白,那就是和別人糾纏,對于自己來說需要付出的更多,這對于自己來說是得不償失的。
所以,當我們在生活中遇到別人傷害到自己的時候,我們最應該要做不是針尖對麥芒,而是要學會及時抽身。
畢竟,人生沒有那么多的時間可以浪費,也不要輕易相信“浪子回頭”。對于傷害你的人就不要一次又一次的上當了。
就好像有人說得那樣,被傷害過一次,是別人的問題。但被同樣的方式傷害很多次,那就是自己的問題了。
總之,我們不能讓自己被怨恨困住,我們都有更好的生活和選擇。所以,面對別人的傷害,我們要選擇不記仇。
因為不記仇是為了讓我們走出陷阱。但是不記仇并不代表我們原諒別人,而是我們要長記性,要反思,同樣的錯誤很可能再次發生。我們就要避免這樣的情況出現。
所以,我們可以不記仇,但不能不長記性。
文|明浮生
圖|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