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國汽車產業掀起了以“智駕平權”為核心的革命性浪潮,從高端車型專屬到全民普及,智駕技術正重塑行業競爭規則。4月7日,上汽通用五菱技術進化日發布會召開,發布了神煉電池、靈眸智駕、靈語座艙和靈犀動力四大板塊多項技術成果。
五菱智能化的進階,源于新能源產品規模效應的反哺。2025年第一季度,五菱全球累計銷量突破377257輛,同比增長12.3%。其中,新能源板塊實現爆發式增長,1-3月新能源累計銷售199078輛,同比增幅高達71.3%。
用戶洞察帶來的銷量攀升
2024年,五菱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據半壁江山,這一成果源于對細分市場需求的分層,通過技術路線多元化滿足不同用戶場景。
在乘用車賽道,五菱根據不同細分市場用戶需求,實現純電、混動雙線布局。在純電領域,宏光MINIEV(參數丨圖片)家族3月銷量達39957輛,同比增長149%,其成功源于精準定位,完美契合城市代步需求。在混動領域,五菱星光打破10萬級混動市場固有格局,展現五菱對主流消費需求的精準把控能力。
在商用車領域,五菱聚焦“可油可電”技術路線,以經濟性撬動傳統燃油用戶轉型。五菱紅標一季度新能源銷量同比飆升779%。五菱紅標商用車通過增程技術解決商用車用戶“補能焦慮”與高成本痛點。
放眼全球市場,五菱同樣也在加快電動化轉型。2024年,五菱新能源出口累計41424臺/套,同比增長72%。今年2月,上汽通用五菱全球新能源概念車“東盟之光”亮相印尼國際車展,五菱印尼同步發布“Worry Free”(用車無憂)服務品牌,持續鞏固在印尼新能源市場的領先地位。
在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變革浪潮中,上汽通用五菱以“一二五”工程為戰略引擎,率先完成從規模擴張到質量躍升的產業蝶變。2022年,五菱提出“一二五”工程,即“一個實驗室,兩個百萬,五個百億”新能源發展工程。“一二五”工程是上汽通用五菱“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創新實踐,而廣西新能源汽車實驗室是承擔重大科技項目、推動技術成功產業化的創新平臺,實現從“量”的擴張向“質”的躍升轉變。
作為“一二五”戰略落地的核心載體,廣西新能源汽車實驗室已成長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策源地。實驗室構建起“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轉化-產業升級”的全鏈條創新體系,匯聚由8位院士領銜的千人科研團隊,在整車架構、智能駕駛、動力總成等五大領域實現關鍵技術突破。成立僅兩年,實驗室已主導制定行業標準24項,累計斬獲專利授權319項,完成12項國家級科研攻關,實現6項重大成果轉化,創造直接經濟效益超540億元。其科研成果已搭載于19款量產車型,在電池安全、智能網聯等領域斬獲國際級獎項3項、國家級榮譽13項。
如今,“一二五”工程正驅動企業向“技術向上、產品向上、品牌向上”的新階段躍遷。從柳州到雅加達,從實驗室到生產線,五菱新能源的創新實踐不僅改寫著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產業版圖,更在RCEP框架下構建起輻射東盟的智能電動化生態圈。這項創新實踐不僅重構了新能源汽車產業價值鏈,更開創了產學研深度融合的五菱模式。
規模效應下的技術迭代
上汽通用五菱新能源車銷量的一路狂飆,帶動產品規模效應和利潤的提升,促進了五菱研發的深入。目前,五菱已構建“天·靈·神”技術體系,在天菱模式、天輿架構、靈犀動力、靈眸智駕、靈語座艙和神煉電池六大關鍵核心技術方面取得突破。其中,靈眸智駕、靈犀動力、神煉電池三大技術尤為突出,共同構建了“人民的智電神車”的技術護城河。
靈眸智駕技術矩陣規劃了基礎版、標準版、進階版和旗艦版四大層級。其中,靈眸智駕標準版支持前向AEB、高速NOA、智能泊車等功能,標配城市記憶領航和跨層記憶泊車,為用戶提供同級別最強輔助駕駛體驗。靈眸智駕進階版則采用能力更高的硬件平臺,加入八大主動安全功能,以全速全向AEB、油門防誤踩等功能守護用戶出行,支持位到位城區領航輔助和代客泊車功能,帶來覆蓋全程的智駕體驗。在此基礎上,靈眸智駕旗艦版采用更高標準安全冗余架構和生成式世界模型,算力達500TOPS,打通全場景,在實現更高級別智能輔助駕駛的同時,更可融合語音控制、學習駕駛風格。
在商用車領域,五菱針對有人駕駛和無人物流兩大場景,量身定制安全的智駕方案,實現商乘同享:針對物流車輛開發的路徑規劃系統,讓每天行駛300公里的貨車司機也能享受科技紅利。這種“商乘同享”策略,或將催生智能駕駛技術從消費端向生產端的價值遷移。
當跨國車企還在為混動專利壁壘焦頭爛額時,靈犀動力3.0用十合一電驅系統書寫了新規則。4000N·m的超強扭矩承載能力,配合21000rpm的電機轉速,這些冰冷參數背后是看得見的用戶體驗革新——饋電狀態下依然保持推背感的混動技術,徹底改寫了省油必失駕趣的行業定律。
靈犀動力在技術迭代上,也充分展示了五菱速度:從3.0到4.0版本的進化,五菱僅用18個月,800V高壓平臺將電機性能推至30000rpm量級。在商用車領域,搭載75kW扁線電機的增程系統創造出百公里4.3L油+千公里續航的經濟性奇跡。這預示著新能源技術正在打破乘商邊界,構建全域動力解決方案。
神煉電池3.0的3900焦耳槍擊測試,相當于承受56式步槍抵近射擊的破壞力。這個比國標嚴苛5倍的實驗,連同30km/h連續井蓋沖擊測試,構建起動力電池的實戰安全體系。值得玩味的是,其PPB級(十億分之一)制造精度管控,將汽車工業帶入微觀戰場——這要求生產設備精度達到頭發絲1%的量級。
五菱提出的五零安全標準,特別是CTC電池一體化技術帶來的0侵入防護,正在倒逼行業重建安全評價體系。而神煉電池4.0規劃的7分鐘快充50%技術,或將引發新一輪補能效率競賽。神煉電池4.0將采用800V平臺、CTB、智能無線BMS和AI能量管理等多項技術,并通過全新智能溫控技術、3D多面立體熱管理和熱電分離技術實現安全再升級。同時,全球首款6C高錳電池——神煉電池M也將全面加持神煉電池4.0,7分鐘即可補能50%,結合獨創地問頂高安全極耳設計和創新體系復配技術,進一步提升電池在安全、性能、續航和壽命方面的綜合表現,全力助推純電續航超1000公里的全民普及。
五菱在新能源領域的突破,本質上是“用戶需求定義產品”方法論的成功:以宏光MINIEV打開市場認知,通過差異化產品承接消費升級需求,最終以智能化完成品牌價值重塑。
在智能電動時代,真正具有話語權的企業未必是技術絕對領先者,而是能通過需求洞察將技術轉化為普惠價值的生態構建者。當五菱用3000萬銷量驗證“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不是營銷口號。用規模支撐技術,五菱讓創技術新真正服務了廣泛人群的需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