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創客公社 王易新
今天,江蘇常熟迎來歷史性一刻。
當地“第一家獨角獸”——江蘇正力新能電池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正力新能”)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上市,首日市值突破210.46億港元(約合198.17億元人民幣),成為常熟第18家上市企業、港股第3家動力電池頭部企業。
正力新能成立于2019年,是一家鋰離子電池制造商,公司以短短4年時間躋身國內動力電池裝機量前十(2023年排名第10),去年,正力新能的排名上升至第9位。
值得注意的是,正力新能由“玻璃大王”曹德旺胞妹曹芳掌舵。曹芳現年67歲,被譽為汽車供應鏈領域“鐵娘子”。
此番正力新能的上市,不僅為家族商業版圖再添一筆,使其從汽車玻璃行業擴展到汽車動力電池領域,更為常熟這座傳統工業強縣的產業轉型注入一劑強心針。
這座素來以服裝紡織聞名的小縣城,為何能捧出一個200億的動力電池IPO?
4年躋身行業前十
年收入51億
1997年,39歲的曹芳加入哥哥曹德旺創辦的福耀玻璃,一路從基層做到了副總,2011年開始主管商務工作,并一度成為家族在福耀玻璃中年薪最高的成員。
工作17年后,2014年,曹芳因“個人年齡原因”,從福耀玻璃離職。
但時年56歲的曹芳并非真正開啟退休生活,而是出乎意料地選擇了一個新的起點——創業,她從福建福州來到了900公里以外的江蘇常熟。
曹芳選擇常熟作為新開始,其實有跡可循。
2013年,曹芳與福耀玻璃的另一位高管陳繼程就共同創立了常熟新中源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同年,新中源創投與豐田合資創立了新中源豐田能源系統有限公司,為豐田的混動、插混車型提供電池系統,曹芳擔任新中源豐田董事長。
這次投資過后,2016年4月,曹芳與陳繼程決定進一步加碼電池賽道,于是二人再次攜手在常熟創辦了正力投資,從事電動汽車核心部件領域的投資。
這一創業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她一度成為令“寧王”曾毓群都有所顧忌的女人。
2019年,曹芳迎來她“創業”以來最為關鍵的一筆投資,花1.6億元入股了由寧德時代老員工創立,專注于新能源鋰離子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的塔菲爾新能源。
之后,雙方在蘇州常熟又正式重組成立了正力新能,全面接手塔菲爾新能源的技術、產品和客戶關系。彼時,正力新能作為一家“全新”的動力及儲能電池制造商,正式闖入大眾視野。
在曹芳的帶領下,正力新能的裝機量在競爭激烈的中國動力電池賽道中迅速增長。2023年,正力新能躋身國內動力電池裝機量前十,2024年位列第九。
市場方面,正力新能客戶已囊括不少大型央國企、造車新勢力及跨國整車企業,其中有一汽紅旗、廣汽傳祺、零跑汽車、上汽通用五菱、上汽通用等等。同時,公司還與中國三峽、中國電建、東方電氣等大型儲能企業合作,目前與海內外eVTOL頭部企業也展開了研發和航空認證工作。
融資方面,企查查顯示,公司自2021年以來完成了3輪融資,投資方涵蓋新中源創投、東南投控、蘇創能源投資、竇玉林、吳雅鳳,以及華福投資、東南產投等超20家投資機構或個人。其中,正力新能于2022年完成24億元的A+輪融資,投后估值144億元,成為常熟市第一家獨角獸企業。2024年7月,正力新能完成B輪融資,募集資金10億元,公司投后估值182億元。
企業融資歷程(企查查截圖)
業績方面,公司收入從2021年的15億元增長至2022年的33億元,進而在2023年進一步增長至42億元,復合年增長率達66.6%。隨后,2024年公司收入再度增長至51億元,增幅為23.3%。
與營收情況不同,正力新能的利潤經歷了大幅波動,2021年公司虧損4億元,2022年虧損擴大至17億元,正力新能稱,這主要是因為WM客戶業務營運出現重大不利變動。2023年,隨著銷量增長并形成規模效益,公司運營效率得以提升,虧損減少至5.90億元。到2024 年,公司實現扭虧為盈,錄得凈利潤9101萬元。
不過,曹芳背后的家族資源一定程度為其背書:曹德旺通過福建耀華間接持股2.52%,而正力新能核心團隊多來自福耀系,形成獨特的“汽車零部件基因”,擅長與主機廠構建高效供應鏈。
為何選擇常熟?
隨著正力新能的上市,常熟的上市公司擴展到18家,其中主板7家、創業板7家、港交所3家、納斯達克1家,總市值約1400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蘇南模式”的標桿之一,今年初,常熟以2024年3079.10億元GDP,成為中國第五個GDP突破3000億元的縣級市。換言之,這一蘇南小縣城,以不足全國萬分之一的土地,貢獻了超過全國千分之二的GDP。
而曹芳在2013年選擇常熟作為新開始,或許正是看到了常熟這樣的潛力。
此外,曹芳選擇在常熟布局汽車電池,或許還有以下3點原因。
1、常熟在動力電池上游核心原材料供應充足。
常熟聚集了阿科瑪、吳羽、蘇威等世界級領軍企業,鋰電級PVDF(聚偏氟乙烯,用于正極材料、隔膜材料)全球高端市場份額占有率達到95%,六氟磷酸鋰(用于電解液)市場份額全球前5,在動力電池正負極、隔膜等核心關鍵材料領域形成獨特優勢。
此外,常熟還積極引進泰瑞聯騰、東威、振氟等總投資近50億元的新項目,進一步補強新能源材料產業鏈,全力打造鋰電級氟化學材料全球生產基地。
2、傳統產業根基強,早已吸引眾多下游客戶。
作為常熟三大千億級支柱產業之一,汽車及零部件產業是常熟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早期,常熟憑借傳統汽車配飾產業的扎實基礎,吸引了豐田、三菱、西門子等眾多國內外知名車企相繼落戶。目前,全市已集聚400多家汽車及零部件企業,構建起完整的汽車產業鏈,為多家世界知名品牌汽車提供配套服務。
不僅如此,近年來,常熟提升創新能力、加速集群發展、開拓國外市場,形成了龍頭帶動、配套完善、集群發展的汽車及零部件產業格局。
而隨著新能源汽車時代的到來,全市85%的規上車企正積極切入新能源賽道。
因此在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動力電池領域,依托深厚的產業積淀和完整的配套體系,常熟天然擁有更多車企的關注,具備優越的市場條件,或將持續成為車企布局新能源領域的優先選擇。
3、新能源產業集群實力強勁。
最后,動力電池所在的新能源領域,常熟也是當仁不讓。
2023年,蘇州成功“超車”北京、常州,成為胡潤中國新能源產業集聚度城市榜第3名,相比上一年的第7名,躍升4名。
其中,常熟默默使出了“洪荒之力”:2023年新能源產業產值占蘇州大市第一,并計劃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全產業鏈產值規模達到1100億元。
不過,與其他縣域經濟強手相比,素來以紡織服裝為鮮明標簽的常熟,正經歷著區域競爭格局的悄然變化,有著不小的轉型壓力。
常熟的三大支柱產業——服裝、汽車及零部件和裝備制造,均為傳統產業,2022年產值近2700億元,占常熟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的55%。
這些陪伴城市成長多年的產業,雖承載著制造底蘊,卻也面臨著勞動力密集型模式下畝均產出效率的提升課題。
常熟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曾坦言,“常熟的傳統產業以勞動力密集型、制造加工為主,畝均產出較新興產業差距較大。"
面對這樣的發展階段性特征,常熟早已展開行動:一方面持續推進傳統產業的智能化改造,讓數字化技術為紡織車間、機械產線裝上 "智慧大腦";另一方面積極培育新能源等新興產業集群,正力新能的上市,正是這座城市在新舊動能轉換中落下的重要一子。
添加創客君微信:chuangke-jun ,備注“南京/蘇州/無錫/常州/南通”,即可申請加入城市讀者群哦!
文章素材來源:
創客公社:《 曹德旺“胞妹”在江蘇縣城,干出182億“超級獨角獸”,再次沖刺IPO!》
中國電子報:《“智改數轉”讓傳統產業釋放新活力——訪常熟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邵志達》
i常熟:《常熟“獨角獸”第一股!正力新能今日IPO》、《邁步向“新” | 常熟新能源產業突圍向新》、《高質量發展一線觀察③: 常熟,點燃加速“新”引擎》
華祥名:《曹芳與正力新能:上市征途的五重困境 | |萬字長文》
政中財經:《3000億背后,跑出一個工業新常熟》
及創客公社過往報道等
歡|迎|聯|系
文稿相關問題反饋,請聯系:zhangtianyi0510
加入城市讀者群,請聯系:chuangke-jun
文章轉載,請后臺留言或聯系:chuangke-jun
重丨磅丨報丨告
江丨蘇丨創丨投丨圈丨年丨度丨活丨動
丨 丨 丨 |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