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學習設備成家庭教育"新寵"的同時,投訴也與日俱增。近日,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網易有道旗下產品"聽力寶"引發消費者投訴,多位家長投訴該設備宣稱"海量官方教材",實際卻需用戶自行訂閱來源不明的個人網盤資源,甚至部分內容被指涉版權風險。此外,新學期教材更新不及時等問題也屢遭消費者吐槽。"版權存疑、教材更新不及時"的爭議背后,智能教育硬件市場野蠻生長中的監管空白亟待填補。
版權:不同個人分享的網盤錄音
在單元測試聽力部分一次性被扣掉8分后,張妍下定決心給二年級的兒子做"熏聽"。所謂"熏聽",是英語啟蒙路上繞不開的一道關。聽說讀寫,語言學習的第一道關。闖關的第一步,就是選"搭檔"。
咨詢了同班同學,深逛了社交平臺,張妍在學習機、熏聽機、學練機中間選擇了熏聽機。選擇熏聽機的原因很簡單,沒有太復雜的軟件系統,便攜且功能專一,自己沒時間盯著孩子,孩子也不會亂看,然而隨后的一系列bug(缺陷)讓她的這些理由被打得粉碎。
在下單前,張妍從是否有北京版英語教材版權、RAZ繪本(分級閱讀繪本)是否為原版、是否能逐句重復跟讀等幾個兒子英語熏聽的實際需求出發,咨詢了各個品牌,最終疊加平臺推薦、品牌效應、智能化三個角度,在京東購買了一臺有道聽力寶Pro(128G)。
因為兒子沒有進行過繪本訓練,所以在拿到聽力寶后,張妍帶著兒子打算從正在學的教材體驗熏聽機的效果。然而拆機后,張妍將"正版教材頻道"翻了個遍,都沒有找到兒子正在使用的二年級(下)英語課本(北京版),她以為自己拿到的機器漏裝了,立刻聯系了網易有道京東自營旗艦店的售后。
在表明來意后,客服發來一個尋找"資源"的視頻。根據視頻,張妍在有道智慧學習App內,點擊了有道云盤中的"資源"選項,在"英語教材"分類中,尋找到了被命名為"小學北京版一起"的文件。
張妍發現,在進行訂閱之后,才可以將資源文件同步至聽力寶中進行學習。張妍在聽力寶中有道云盤板塊內的"收藏資源"中進行尋找,在點擊"手機端收藏"后,終于獲取了北京版英語教材的聽力音頻文件。而想要找到聽力寶中內置的正版教材,僅需要點擊聽力精選板塊內的"正版英語教材"。尋找"資源"的過程較為繁瑣。
張妍還發現,資源是來自個人網盤賬號的分享。其中不僅包括自己要找的教材,還包括小學滬教牛津版、小學冀教版、小學教科版等教材的資源。
一頓復雜的操作下來,張妍懷疑聽力寶并沒有買下所有教材的版權,而是通過個人分享、網盤承接的方式繞開版權問題。在她看來,雖然自己聽到的部分資源像是教材自帶的音頻,但并沒有時間挨個確認版本是否為正版,是否準確,萬一個人在上傳文件時摻雜盜版或是不健康的內容,會影響到孩子。"往小了說,盜版資源可能發音不夠準確,往大了說,不健康的內容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甚至會影響身心的健康。"
讓她更不理解的是,在網易有道京東自營旗艦店該款產品的頁面中,明確表示產品包含北京版等校內教材,自己在購買前咨詢客服,客服也明確回復"北京版英語教材是有的",為何最終是通過個人分享、網盤提取的方式使用?
對此,網易有道相關負責人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有道聽力寶Pro發售時間較早,近兩年因版權市場情況變化,內置資源中"北京版"等已于2024年9月前后下架,當時官方售賣渠道詳情頁及相關物料已及時更新,暫未發現錯誤標識情況。
僅部分有官方授權
帶著這些疑問,張妍再次聯系了售后客服,客服沒有直接回復版權問題,而是僅表示,云盤社區內有海量用戶分享資源,聽力寶設備可通過首頁—云盤社區,查找并搜索訂閱下載需要的資源學習。
根據張妍提供的產品鏈接,北京商報記者在頁面看到,聽力寶資源豐富,內置1000余套校內外雙語學習資源,其中校內教材包括北京版、北師大版、滬教版等,產品還包含繪本讀物、網易云音樂等內容。然而在聽力寶的自帶英語教材中,北京版教材只覆蓋初中段(七年級至九年級),并沒有該版本的小學教材。更令人不解的是,教材中僅有部分標注了"官方授權"的字樣。
北京商報記者在有道智慧學習App中看到,資源覆蓋英語教材、課外教材、托福、雅思、經典電影等內容,但資源文件均為不同網盤賬號所分享。不同出處的資源,確實會讓家長產生擔憂。
有道智慧學習App是聽力寶的配套軟件,相當于聽力寶的"資源庫"。因聽力寶自帶教材等資源有限,所以在需要額外的資源時,消費者需要在手機上下載該App,在App內進行訂閱,然后將資源文件同步至聽力寶中。這就意味著,想要在聽力寶中聽到更多的內容,就必須要手機來陪伴,而不想讓孩子過多接觸手機的家長,則需要陪伴在孩子身邊進行相關操作。
張妍坦言存在焦慮,因工作繁忙導致輔導時間縮減,而7至8歲恰是兒童語言敏感期,對語音辨識及發音習慣的塑造尤為關鍵。"聽力寶的教材原聲音頻本應比家長口語更標準,能有效輔助孩子學習。"她表示,現實卻是設備需依賴用戶自行訂閱的網盤共享資源,"來源不明的共享內容存在版權風險,發音準確性亦難保障,作為家長實在難以安心。"
北京市京都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常莎表示,若個人用戶上傳、分享未獲授權的資源,則直接侵犯著作權人的復制權、信息網絡傳播權。此時,經營網絡平臺的企業如提供存儲、下載等服務,可能構成"幫助侵權",需承擔法律責任。同時,若經營網絡平臺的企業利用"用戶分享"模式規避授權,可能被認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十三條規制的"故意規避版權監管",加重法律責任。此外,若經營網絡平臺的企業通過網頁指示、客服等引導用戶分享資源,可能被認定為"默許侵權行為",同樣需承擔法律責任。
上海市海華永泰律師事務所權益合伙人孫宇昊分析認為,對于企業而言,侵權可能涉及承擔民事、行政、刑事方面的法律責任,當然這也一定會造成企業的商譽、聲譽的損失,影響用戶的信任,企業與合作伙伴關系可能會因此受損。
在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看來,若學習機產品涉及教材內容,或在宣傳中標注依據正版教材開發教學資源,相關企業必須事先獲得出版方的正式授權,并統一進行版權標識,此舉關乎知識產權保護的合規性。同時,產品實際內容與宣傳承諾若存在偏差,將直接影響其質量評價。
常莎還說到,法律合規是底線,建議企業全面審查內容版權,停止依賴用戶分享模式,與正規出版社合作,確保合法運營。
教材更新:開學一個月,初一教材還沒影
網易有道聽力寶的教材版權風波遠不止于"有無版權"。據張妍介紹,自己在發現這一問題后登錄社交媒體查詢發現,像自己這樣買完設備發現沒有版權的,家長擔心個人分享材料的準確性與完整性,有版權的,卻遇到了版本更新不及時耽誤學習的問題。
姜允婷在2023年11月為孩子購買的聽力寶(64G),用于輔導其小升初階段的學習備考。初衷就是原來孩子用手機聽英語,難免刷視頻。買個熏聽機,一方面孩子可以自己操作做聽力、閱讀等,另一方面也不用擔心他用手機玩游戲。誰知道聽力寶使用了不到一年,就無法再繼續使用了,機器本身沒壞,不知道為什么教材版本總是更新不及時,且原有的教材也消失了。
據姜允婷介紹,2024年9月,孩子升入初中后,聽力寶內置的滬教牛津版教材未能同步更新至新版初一內容,部分內容與學校下發教材存在出入。而此時距新學期開學已近一個月。
"2024年小學和初中滬教牛津版英語教材全面改版,舊版僅適合復習使用。"姜允婷向售后客服反映后,對方回復稱"其他版本教材正在陸續更新中,請耐心等待"。在她表達"若寒假前仍無法更新,孩子將錯過數月關鍵輔導期的擔心后",客服僅回應"非常抱歉帶來不便",未明確新版教材上線時間。
2024年10月,姜允婷越想越覺得不值,自己花費近500元購買的產品才用了9個月左右,于是她便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再次詢問客服教材更新情況,售后客服表示,目前只更新了人教版,其他各家內容,一些正在制作中,一些和版權方密切溝通中,一些積極尋找中,有上線會第一時間通知。"在兜了個大圈子之后,教材何時能夠上線更新仍是未知數。孩子的課程一天一個進展,聽力寶的更新速度實在是讓人等不起。"
"可能是聽力寶沒有購買新教材的版權。"姜允婷回憶,剛開學時,孩子學校的老師下發過新版英語教材的音頻文件,供孩子回家閱讀復習。她便把音頻導入至聽力寶中,想嘗試用其播放。但姜允婷發現,自己導入的音頻通過聽力寶播放出來的聲音,與機器自帶教材播放出來的具有差異,經常會出現句子斷句不對、單詞發音一分為二的現象,聽力寶中自帶的AI系統處理的音頻并不完美。
熊丙奇表示,AI學習機中的人工智能服務并不是老師面授知識、實時授課,而教學內容的質量也不一定就高,有的AI學習機生產商提供的內容甚至是以往錄制的"過時"知識點講解。
不只是姜允婷,在小紅書平臺,不少家長吐槽"400元買個寂寞,缺少滬教牛津版一年級教材""新版教材沒有更新,人教版三年級上PEP單詞跟讀和學校教材不一樣""播放音頻經常漏句子"……不少家長紛紛吐槽稱"買熏聽機原本是為了協助自己輔導孩子學習,給自己節省一些時間,結果省媽變廢媽,不僅操作繁瑣,機器內的資源更跟不上教材的更新速度"。
針對消費者反饋的問題,網易有道相關負責人表示,網易有道聽力寶可能存在部分非官方渠道自主抓取宣傳物料陳舊、信息更新不及時等問題,也歡迎消費者提供線索,網易有道方面將繼續溝通處理。
北京商報產經調查小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