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新能源市場的內卷進入白熱化階段,吉利星耀8以13.98萬元的預售價格橫空出世,像一記重拳砸向中大型轎車市場。這款車絕非簡單的“價格屠夫”,而是用安全、智駕、設計三大維度的“三體戰力”,重新定義了高性價比的邊界——畢竟,能同時把65噸電池抗爆測試、90km/h自動剎停和未來戰機美學塞進15萬級市場的,恐怕只有吉利敢這么“瘋”。
先說最硬核的安全性能。新能源用戶最焦慮的電池安全,被星耀8用近乎“暴力測試”的方式終結:神盾電池技術不僅扛住65噸沖擊,還完成三向2米跌落測試,確保電芯“不漏液、不起火”。更夸張的是側邊“十宮格”鋁梁設計,靈感直接源自航母結構,能抵御230頭牛的瞬間沖擊——相當于一輛卡車側撞的力道。這種“軍工級”防護,讓同級競品還在宣傳“五星碰撞”時,星耀8已經玩起了“降維打擊”。
智能駕駛的配置更是直接掀桌。EMA緊急避讓系統在50-120km/h車速下自動轉向避險,AEB剎停速度碾壓同級,甚至支持90km/h的極端場景剎停。而高速NOA領航和300+泊車場景的覆蓋,配合車頂嵌入式激光雷達,精準度堪比百萬豪車。難怪有網友調侃:“以前是BBA教國產車做豪華,現在星耀8用激光雷達教BBA做智駕。”
設計上,星耀8徹底跳出了新能源車的同質化陷阱。5018mm的修長車身搭配星環燈帶和封閉式格柵,仿佛一臺“陸地星際戰艦”。激光雷達與車頂線條無縫融合,既保留未來感又不顯突兀,2928mm的越級軸距更讓后排空間奢侈到能“蹺二郎腿”。如果說某些新勢力還在堆砌屏幕,星耀8則用“移動的東方美學展覽館”證明:科技與優雅本就不該對立。
預售13.98萬起的定價,更像是吉利對市場的一次“精準爆破”。當競品還在糾結“選配激光雷達要不要加2萬”時,星耀8直接把高端音響、電動座椅和上述所有黑科技打包成標配。這種“鈔能力”背后,是吉利對新能源技術普惠化的野心——安全不該是豪車特權,智駕不必溢價買單。或許不久的將來,當消費者手握15萬預算走進展廳時,第一個問題會是:“這車和星耀8比,到底差在哪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