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秦聰聰
近年來,肺癌已成為威脅我國居民健康的主要惡性腫瘤之一,其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前列。日前,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山東省千佛山醫院)院長田輝牽頭發布《山東省VATS/RATS肺癌圍術期質量控制專家共識2025版》,為推動山東肺癌圍術期診療水平邁向同質化、規范化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田輝院長指出,《“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要建設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信息化平臺,持續改進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提升醫療服務同質化程度;到2030年,實現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病健康管理,總體癌癥5年生存率提高15%。肺癌作為一種常見、高發的癌癥,其診療的規范化、同質化水平直接關系患者預后和生存狀況。近年來,隨著醫學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肺癌的診療水平已經有了明顯提升,但山東省內肺癌圍術期診療水平依然存在區域差異,規范化、同質化診療需求迫切。
當前,國家層面規范化診療質量控制工作持續完善,為肺癌診療質控評估提供了依據。在此背景下,田輝院長牽頭,根據最新證據和指南共識,結合山東診療特色,參考衛健委及國考相關質控指標,從肺癌患者診療路徑出發,制定了山東省胸腔鏡肺癌圍術期質量控制指標,涵蓋圍術期診療流程、管理與隨訪及診斷與評估、手術、綜合治療、管理與隨訪等質控指標。
《山東省VATS/RATS肺癌圍術期質量控制專家共識2025版》的發布,不僅填補了山東省相關??瀑|控體系的不足,更推動了全省胸外科診療實現路徑規范化、操作流程標準化,標志著山東省肺癌微創診療體系建設邁入標準化管理新階段,為精準醫療時代下肺癌外科質量控制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可復制的“山東方案”。
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山東省千佛山醫院)胸外科在田輝院長的帶領下,堅持“外科手術微創化,微創手術機器人化”的診療理念,著力打造省內領先、國內一流的千醫微創技術品牌。2024年12月31日,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山東省千佛山醫院)肺癌中心也正式啟動實體化運行,中心按照“以患者為中心,以疾病診療為鏈條”的原則,打破原有的醫學學科和診療科目壁壘,打造優勢學科為主體、相關學科共同參與的“1+N”學科群模式,建設成為肺癌相關重大疾病診療領域的一流專病中心。
作為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胸外科(肺癌方向)、山東省衛生健康委胸部腫瘤數字診療精品特色??频慕ㄔO單位,科室在肺癌的精準診斷與治療領域深耕細作,以患者為中心、以疾病診療為鏈條,成立省內首個“肺癌中心”;依托智能外科山東省工程研究中心、山東省胸部腫瘤數字診療重點實驗室,積極探索人工智能與外科手術的深度融合,推動智能外科技術的創新與發展,為臨床診療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
未來,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山東省千佛山醫院)胸外科將深度踐行《山東省VATS/RATS肺癌圍術期質量控制專家共識2025版》的落地實施,通過動態評估、持續改進機制確保共識標準轉化為臨床實效,努力推動山東省肺癌診療從“技術普及”向“質量躍升”轉型,從而改善肺癌整體預后,助力實現健康中國2030目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