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張 特
編輯 / 朱 婷
上周五《乘風2025》更新后,一直被吐槽劃水的陳德容姐姐再次陷入話題風波,網友認為站在一旁努力的吳宣儀和vava被其襯托成了笑話,這個劇情和一開始王蓉被淘汰很像。#躺贏#成為陳德容的關鍵話題詞。該說不說,最懂新浪熱搜的,非芒果莫屬。
回看這一季節目,從陳德容和王蓉的抓馬六分鐘到房琪、何泓姍和彭小苒組的姐姐們到底配不配合風波,再到葉童與房琪分別示范的《浪姐》版高情商與低情商公開課。或許,《浪姐》這個IP,最不愁的就是造熱搜KPI了。
只不過,熱度之下,猛然發現《浪姐》早就不是觀眾期待的浪姐了。
從《再見愛人》到《浪姐》,從麥琳到房琪,為了解決生存焦慮,國產綜藝一姐——芒果,總在選擇流量優先,代價是好不容易養起來的IP至少在口碑上逐漸崩壞。看著滿屏的雌競話題,kk還是忍不住想問一句,這真的會是綜藝正確的唯一的自救方式嗎?
一、這一季《浪姐》,重點歪到了哪里?
女人們湊在一起,只會扯頭花?
節目組似乎都快要忘記了,最初,《浪姐》是來打破這個刻板問題的。
但如今,《乘風》似乎深陷這個泥沼之中無法自拔了。
房琪從“百萬文案”淪為第二個“麥琳”,《乘風2025》只用了一個一公舞臺。
事情的前因后果,甚至社交媒體的話題延展鏈路,大眾都見過不少。但情緒這個東西,就是今天憤憤不平感覺被忽悠,明天再來一次,同樣上頭。
在《浪姐》例行的一公分組環節,房琪與彭小苒、何泓姍組成了一隊,要表演《珊瑚海》這首歌。房琪為三人多次提到因為行程湊不齊,訓練時間被壓縮。并表示溝通過程中,兩位姐姐沒有時間配合。
這一波內容釋放,何泓姍和彭小苒被波及,但整體聲量不大。話題進入第二波,三人湊齊訓練,房琪闡述目前的問題,語氣焦急,語速轉快,聽起來頗有幾分譴責隊友不溝通的意味。并明確表示了不能接受彭小苒在歌里加rap的提議。這個想法,彭小苒在此之前已經在車上溝通過,只是當時房琪并沒有明確提出反對意見。所以彭小苒還特意找朋友做了demo設計。
于是彭小苒滿臉詫異委屈的神情,被網友放大截圖傳播,甚至解讀為與演員職業生涯最熱的《東宮》小楓“命運”共振——被身邊人背刺等。
節目播出后,爭議不斷,何泓姍本人更是站出來發長文回應此事。節目組被指剪輯聊天記錄,房琪被吐槽是“皇琪”。口碑大面積下滑,于是連帶著她吃飯的技能——文案創作能力也被質疑拼接以及毫無意義的過度抒情。
房琪的口碑持續下落,熱搜不斷,一公結束后重新組隊的戲份里再次迎來新一輪吐槽高峰。
葉童和李藝彤都對房琪拋出了橄欖枝,房琪選擇了李藝彤,但解釋一下自己為什么沒有選擇葉童。
原話是:
“葉童姐姐的選擇非常有誘惑,但我真的很想要一個唱跳舞臺,如果真的這樣選擇的話,我非常擔心葉童姐姐的精力問題,我希望姐姐能玩得開心。”
葉童回應:“我一直都玩得很開心,可是我覺得你這樣懷疑我的精力,我覺得你真的有問題。”一時之間場面確實有些尷尬,房琪在采訪環節也直呼自己瘋了,本意是擔心葉童辛苦。但第一波爭議未平第二波又起,即使事后葉童與房琪都不得不在微博上再次回應,熱搜還是大面積撲向了扯頭花和吐槽房琪的方向。
節目組熱度話題拉滿。盡管每年的敘事都差不太多,但網友們還是輕易入了這個“扯頭花”的局。而早在王蓉被節目組淘汰后,央視文藝發布王蓉舞臺,觀眾就已經將這兩個事件解讀為了是對《浪姐》節目組的間接批評。
無論陳德容是不是“作”,是不是“廢”,房琪又是不是真才女,她們都為芒果送來一波又一波話題流量。觀眾調侃芒果總是押錯寶,不是真的在夸你們會做熱搜,只是沒有破口大罵——你們還真是流量至上啊。這個角度,其實芒果每次都押對了,只不過,它的“對”不是觀眾的“對”罷了。
二、《披哥》vs《浪姐》,貴圈“重男輕女”實錄
在《乘風2025》解讀扯頭花事件的視頻評論區,kk看到了一條熱門:
這很現實,這就是當代女性的職場困境——女性,永遠在競爭。哥哥們呢?永遠在松弛。姐姐們就是來爭奪資源的,很功利,卻也很無奈。
kk猛得一驚,還真是如此。女藝人們永遠在自證,證明自己有實力配得上,證明自己十項全能沒有瑕疵。
在《乘風2025》的流量之下,姐姐們乘風破浪和哥哥們披荊斬棘被放在一起對比。從環節設計到氛圍呈現,都被擺上臺對比。
《披荊斬棘的哥哥》的導演在娛理的采訪里提到過:《披荊斬棘》的底層邏輯是什么?女性30歲的人生有著天然的困境,‘浪姐’是要喚醒女性的獨立意識。但男性30歲是沒有這些困境的,‘男人三十一枝花’啊!......最后找到了這個點——Call me by fire,我們要做男人的滾燙人生。
不僅不需要強調年齡,還為這些哥哥們提供“一些輕松、愉快的瞬間,哪怕是宿舍里的團建活動也在告訴大家你可以活得更自我、選擇你想要的”。
從表述上,就可以看出兩檔節目在底層邏輯出發點上的差異,從一開始就弱化競技,放大情懷。男人們是滾燙的人生,卻冠以“披荊斬棘”之名,女人們是真的“披荊斬棘”卻又逐漸做成了“裹小腳”。
很難不讓人想到那句話:你要比同層級的男性優秀很多,才能和他們一起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節目組從底層節目創作邏輯開始,就沒有拿著男團的標準去要求披哥。但《浪姐》的姐姐們,一進到節目氛圍里,就是被要求要按照女團的標準來進行的。女性30歲+就是思考中年危機,選擇自救,無懼年齡。任賢齊和陳小春還可以優雅的老去。無論是實力還是人品,女藝人們被設計著進入一輪又一輪的自證,男藝人們則不需要。
貴圈“重男輕女”,歷來也不是什么新鮮事。但在兩檔初始設定相似的頭部大眾綜藝上,如此鮮明的看到藏在性別敘事中的社會真相,確實有些讓人忍不住感嘆。
在這樣的競爭語境和敘事場里,女藝人想快速突圍,只能依靠極端標簽。比如房琪的黑紅。又比如,節目組完全不藏著,邀請了侯佩岑,卻在演唱曲目里安排了《珊瑚海》。當然不是不行,只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鏡頭就差懟到她眼睛里了,試圖通過她瞳孔的收縮來制造一點話題。
女藝人被當作工具人,是哭是笑,是撕逼還是根本不熟但要造團魂,都不過是“劇本”的一部分。曹穎八卦追問,王珞丹忍不住制止,就是“撕逼”,何泓姍解釋就是“正面剛”......花學套路永無止境。
2020年那個夏天,抱著看樂子的心態,以為會看到一個對女性充滿性別刻板印象的“宮斗”女性綜藝,大眾打開了《乘風破浪的姐姐》第一季。結果,節目逆風而行,帶給了市場一群生機勃勃充滿生命力的姐姐們。
5年不到,社會關于女性的話題不斷在聚焦,女性力量在輿論場逐漸顯現,更多的女性故事被看到。《好東西》大熱,主演宋佳靠著主體性極強的“媽感”市場好感度不斷攀升,而“浪姐”這個IP,兜兜轉轉,卻走回了最開始的性別刻板敘事漩渦里——選擇用一個個性別標簽和熱搜,收割流量。
我們不站隊,也無意替任何人說話,對任何形式的女性道德審判都沒興趣,但由衷地希望姐姐們能有更多機會,站上真正的“舞臺”去展示自己的魅力,而不是再次陷入精心包裝空喊口號的刻板性別漩渦。
三、生存焦慮之下,放棄長線養護是正確的自救嗎?
回到房琪,與其說芒果皇族,不如說芒果在“祭天”這條賽道上干出了經驗。
事實上,回顧麥琳在輿論場的起起伏伏,不難找到和房琪目前輿論路徑的相似點——故布疑陣、只釋放部分的信息、性別爆點等等。而比起麥琳的半素人狀態,房琪作為網紅,就有更多的場外素材可供發酵了。
當然也有人說,真人秀就是嘉賓的照妖鏡。這種節目里有意見分歧在上一季,何潔和尚雯婕之間也發生過。何潔甚至還在后采里直接說也許尚雯婕不愿意和她做朋友。還直接當面開大對著尚雯婕說她是她這輩子最難交的朋友。但這場分歧也很快在柳巖和朱丹的引導下被消解。
這么多姐姐,性格各異,分歧是必然。這是真人秀的關鍵看點之一,但官方要如何拿捏尺度,是個大課題。
事實上,從節目商業化角度,大約180個姐姐,6季節目,《乘風2025》走到2025,說沒有流量焦慮也是不可能的。
綜N代疲軟,新類型難出頭,綜藝行業整體進入全面冷淡期。我們相信,站在制作的角度,嘔心瀝血養護的IP進行調整,初心必然是為了IP能夠熬過淡季,繼續活下去。《乘風2025》,甚至還將舞臺搬到了海邊,力圖在視覺上,為觀眾帶來更多的新鮮感。只是遺憾的是,戶外對于舞臺競演類綜藝來說,確實有太多的不可控。
大風影響收音、影響姐姐們的妝造,觀眾視覺上不僅沒有什么新鮮感,反而帶來了一種草臺班子感。努力努力都白干。
比起舞美的遺憾,在過程中,原始的核心變得模糊,丟掉了最初讓觀眾沉浸的核心關鍵。為了流量制造雌競,才是真浪姐的迷失。
為了流量幾乎放棄IP長線養護,在《再見愛人》節目組攪動“麥琳”狂歡季的時候,kk就疑問過。
最開始,《再見愛人》留住觀眾的是真實夫妻婚姻走入困境的社會議題思考,角度很好,嘉賓也選的很好。
當時第一季的豆瓣熱門評論是“我支持這個綜藝剪個120分鐘版選送奧斯卡”“真是一場現實加長版、微觀版的《婚姻故事》”。可到了去年全網大爆的第四季,已經淪為了性別對立的辯論場。
要活下去,難道沒有更好的方式了嗎?
有,比如大膽開啟12場直播的《歌手2024》,首期回歸就迎來了全網大熱討論,盡管后續因為各自原因有所下滑,但直播的確成為了這檔國民音綜最大的亮點創新之一,的確讓冷了很久的綜藝市場短暫地又進入了全民狂歡。又比如面對制作團隊出走的《明星大偵探》,力挽狂瀾保住了節目內容質量,靠著始終較為穩定的案件設計、社會議題卷入、固定的班底、“家族感”強烈的嘉賓隊伍......一季又一季的堅持著,穩穩守住核心受眾群。
在整個低迷周期內,芒果系綜藝支撐起了國產綜藝的半邊天,不僅僅是因為他們有更成熟的制作團隊,背靠湖南衛視的低價版權,還有這些年大爆IP積累下的核心受眾群體。但,如今這局面,從《再見愛人》到《浪姐》為了解決生存焦慮放棄IP長遠價值,真的是正確的自救方式嗎?
一頓少吃一口,實現頓頓飽,還是猛吃一大口,盆滿缽滿,確實難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