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至2023年,商品ETF規模連年縮水。2024年以來,在黃金ETF的帶動下,商品ETF的規模一路回升至今。美聯儲降息周期啟動、地緣政治風險升溫及央行購金潮,被認為是推動黃金行情走牛的主要因素。不過,黃金的“避風港”屬性雖強,但美元匯率等潛在風險仍需警惕。
易強/文
2025年以來,商品型基金熱度繼續攀升。
截至3月28日,國內商品ETF資產凈值突破千億元大關,較年初增長34.62%,非ETF商品基金及QDII商品基金規模亦同步回升。這一增長背后,既反映出全球宏觀經濟波動下投資者對避險資產的追逐,也揭示了商品類資產在資產配置中日益凸顯的價值。
黃金ETF無疑是本輪規模增長的核心品種。跟蹤黃金9999和上海金指數的14只產品以95%的規模占比主導市場,年內規模增幅均超30%。
基金經理普遍認為,美聯儲降息周期啟動、地緣政治風險升溫及央行購金潮,共同推升了黃金的避險與投資需求。不過,黃金的“避風港”屬性雖強,但美元匯率等潛在風險仍需警惕。
除黃金外,能源化工與有色金屬類ETF亦呈現逆勢增長。不過,豆粕ETF年內遭遇超30%的份額縮水,凸顯商品細分領域的冷熱不均。市場人士提示,大宗商品供需格局與宏觀政策的分化,或進一步加劇此類產品的波動風險。
規模增長,投資需求回升
對投資者來說,截至3月28日,可以投資的商品型基金大致有3類,分為商品ETF、非ETF商品型基金和QDII商品基金。
先說商品ETF。
根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截至3月28日,商品ETF(僅計主代碼,下同)有17只,份額規模合計166.71億份,資產凈值1018.74億元,分別較年初增長11.89%和34.62%。
從成立時間上看,17只商品型ETF皆成立于2022年4月之前,其中10只成立于2020年4月至2022年3月之間,2013年及2019年分別成立了3只,2014年成立了1只。
換言之,自2022年4月以來,公募基金未再成立商品ETF。歷史數據顯示,2021年底,商品ETF份額規模合計83.90億份,2022年底降至59.87億份,2023年底也才回升至71.03億份,2024年底為148.99億份,同比增長109.76%。
上述數據在某種程度上說明2021年至2023年之間投資需求有所不足,但2024年以來需求明顯提升。
非ETF商品基金及QDII商品基金也是如此。
目前可供投資的非ETF商品基金僅有2只,皆成立于2016年之前,截至2024年底,份額規模合計25.54億份,資產凈值合計26.23億元。2021年底,該類產品份額規模合計21.95億份,2022年及2023年底依次降至16.90億份和15.11億份,2024年則大幅回升,同比增長69.01%。
至于QDII商品基金,目前可供投資的產品有11只,皆成立于2017年5月之前,多為FOF及LOF形式。
從規模上看,盡管外匯額度緊張,在2021年至2023年期間,不少QDII商品型基金的投資者仍然選擇贖回份額。不過,2024年以來,QDII商品型基金份額規模也有所回升,年底合計33.34億份,同比增長25.43%。
一降四升,黃金ETF增量最大
值得一提的是,在商品ETF之下,依標的指數或投資標的不同,可以進一步細分。對投資者來說,細分后的產品風險收益特征更為明顯。
按照標的指數分類,商品ETF共有5種,分別跟蹤黃金9999、上海金、大商所豆粕期貨價格指數(下稱“大商所豆粕”)、易盛鄭商所能源化工指數A(下稱“易盛能化A”)及上期有色金屬(下稱“上海有色”)等5種指數,相應的ETF數量分別有7只、7只、1只、1只、1只。
從規模來看,截至3月28日,跟蹤黃金9999的ETF資產凈值合計917.20億元,占到商品ETF的90.03%,其次是跟蹤上海金的ETF,資產凈值合計55.13億元,占比5.41%,跟蹤大商所豆粕、上海有色及易盛能化A的ETF資產凈值分別為28.20億元、13.15億元和5.05億元。
顯然,跟蹤上述兩只黃金指數的產品規模占到商品ETF的95.43%,跟蹤其他指數的產品規模僅占到4.57%。
從規模變動數據上看,除跟蹤大商所豆粕指數的ETF2025年以來規模有所下降外,其余4種商品ETF規模都有所增長,其中大部分增量來自跟蹤黃金指數的ETF。
根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截至3月28日,跟蹤大商所豆粕指數的ETF即豆粕ETF規模為14.70億份,資產凈值28.21億元,較年初分別下降35.94%和32.73%。
事實上,同期豆粕ETF回報率有4.99%,標的指數大商所豆粕漲幅有4.77%,但仍未能阻止部分持有人贖回份額。其中部分投資者可能調倉至其他投資品種,比如包括黃金類ETF在內的其他4種商品ETF。
同期,跟蹤上述兩只黃金指數的14只黃金類ETF中,除一只份額規模略有下降外,其余13只皆有所增長,其中以華安黃金ETF增量居首,其份額規模較年初增加8.79億份,資產凈值增加109.81億元,以建信上海金ETF增幅居首,其份額及資產凈值規模分別較年初增長96.86%和129.97%。
整體而言,跟蹤黃金9999及上海金指數的ETF同期份額規模分別增長19.41億份和2.00億份,增幅分別為17.09%和33.73%,資產凈值分別增長248.12億元和19.80億元,增幅分別為37.08%和56.05%。
黃金市場表現強勁無疑是導致投資需求提升的直接原因。數據顯示,黃金9999及上海金指數2025年以來漲幅分別為17.11%和17.02%。而且,從歷史數據來看,自2022年四季度以來,兩只指數已經連續10個季度上漲,累計漲幅分別達到84.76%和85.00%。
國泰基金量化投資總監及金融工程總監、國泰黃金ETF基金經理艾小軍在3月底發布的2024年報中表示,美聯儲降息周期的啟動、地緣政治局勢的緊張以及央行持續加大黃金購買力度等皆是導致黃金行情走牛的因素。
其他諸如化工和有色ETF也有所增長。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3月28日,建信能源化工ETF及大成有色ETF份額規模分別較年初增長1.57億份和2.99億份,增幅分別為77.52%和65.74%,資產凈值分別較年初增長2.12億元和5.71億元,增幅分別為72.41%和76.53%。同期,易盛能化A及上期有色金屬指數漲幅分別為-3.96%和6.41%。
至于易盛能化A的未來表現,建信基金數量投資部副總經理、建信能源化工ETF基金經理在2024年報中表示,受宏觀情緒和原油價格波動影響,同時由資深供需格局決定,預計該指數2025年將呈現寬幅震蕩走勢。
大成基金首席指數投資官、大成有色ETF基金經理李紹提到的一個趨勢也值得投資者注意,即有色大宗商品期貨價格與股票權益市場相關性進一步提升。
回報及回撤水平有差異
從業績上看,上述5種商品型ETF中,跟蹤黃金999及上海金指數的ETF彼此之間回報及回撤水平差異較小,其與其余3種ETF之間的差異則較大。在這些差異之中,既隱藏有風險,同時亦有機會存在。
以過去三年(截至3月28日)業績為例,跟蹤黃金999及上海金指數的ETF的回報率在72.30%至77.49%之間,中位數為75.61%,最大回撤幅度在-9.67%至-9.27%之間,中位數為-9.33%。
跟蹤大商所豆粕、易盛能化A及上期有色金屬的ETF(皆僅有1只產品)回報率分別為91.95%、40.31%、74.47%,最大回撤幅度分別為-26.72%、-28.18%、-29.12%。
根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截至3月28日,商品型ETF2025年以來日均成交金額為35.78億元,較2024年(日均24.98億元)增長43.25%。同期,其總市值由年初的758億元增至1021億元,增長34.70%,溢價率由年初的0.13%升至0.20%。
在上述5種商品ETF中,以跟蹤上海金指數的ETF成交金額增幅最大,其2025年內以來日均成交金額為1.55億元,較2024年(日均0.61億元)提升1.55倍,跟蹤大商所豆粕、易盛能化A、黃金9999及上期有色金屬指數的ETF同期成交量分別增長87.45%、73.86%、35.42%及10.89%。
本文刊于04月05日出版的《證券市場周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