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后持續為您推送此類文章,同時也便于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們堅持創作的動力~
編輯|t
引言
你以為德軍二戰時“穿得整齊,說話斯文”?錯!有制服的流氓才最危險。別光盯著日軍的慰安婦,德軍的慰安所不但多得嚇人,還按時體檢、發票、登記,連刺青都不忘打在婦女身上。有命中槍,無命抗爭,她們被制度化地“管理”,但不被承認,也沒人替她們喊冤!
穿軍裝的強奸犯,還披著學者的外衣
1940年6月22日,法國投降。德軍涌入巴黎,夜總會、風月場所成了“軍人樂園”。同年7月,德軍頒布《士兵性生活管理規定》,正式設立慰安所,推行“性服務券”。
軍隊設專人監管、軍醫定期體檢、服務時間限定,連姿勢都有規范。納粹把性行為當軍事流程來管。
1941年9月,陸軍總司令布勞希奇規定,每周最多訪問兩次慰安所,理由是“強烈性欲者戰斗力強”。
在法國的巴黎、南特等地,德軍設超150處慰安所。軍官專屬場所優選金發碧眼女性,嚴禁猶太裔參與。1942年慰安制度擴展至比利時、荷蘭,每位慰安婦需登記指紋、拍照、培訓“行為規范”。
很多女性原是“反社會分子”,被強迫“服務六個月可獲自由”,結果多數染病、崩潰,被悄悄處理。
慰安所的本質,是德國控制性行為、防止與本地人接觸、防范間諜、鼓舞士氣。制度化、規模化、現代化包裝下的暴力本質沒變。
集中營不是只毒氣,還有“性勞改”
1941年6月,德國在奧地利毛特豪森集中營開設首個“專供黨衛軍使用”的慰安所。這是納粹對人性壓榨的新高度,徹底打破了“集中營只是勞改營或毒氣房”的表象。
該慰安所內的10名慰安婦全部來自拉文斯布呂克女子集中營,均為德意志族女性囚犯,原為妓女,被以“反社會行為”罪名羈押。德國方面許諾“服務六個月可獲自由”,但事實是,她們中的多數人最終染病或精神崩潰,被默默“清除”。
1942年夏,波蘭盧布林集中營設置第二批慰安所。官方文件顯示,每日接待士兵人數120至150人,慰安婦僅4-5人,平均每小時接客14人次。
德軍為提高“效率”,配備軍醫駐守,定期檢查性病傳播程度,并嚴格規定服務姿勢、時間與衛生流程。
房間均設有“觀察孔”,方便黨衛軍監督每一次“服務”,確保姿態“符合軍紀”。服務時間限定為15分鐘,費用2馬克,由軍中統一支付,不允許囚犯與慰安婦發生“個人感情”。
晚上八點后,慰安所開門,“服務時間”持續兩小時,黨衛軍會檢查每位慰安婦是否按時完成接待。如因身體不適或反抗而無法工作,將被記錄為“消極分子”,送往醫療所注射藥物或吊銷勞改編號,隨后被轉運“處理”。
集中營中的“性勞改”比戰場上的強奸更加冰冷,因為它被寫進了制度、計劃表和值班記錄里。它不是沖動,而是“納粹標準化流程”的一部分,是德軍“人力資源開發”的一環。
在這些死亡工廠中,女性被剝奪的不僅是自由、尊嚴,還有對生存的一點點幻想。
東線開刃,德軍的“軍紀”就是一紙空文
1941年6月22日凌晨4點,德軍發起“巴巴羅薩計劃”,全面入侵蘇聯。這場戰爭被納粹定義為“種族生存之戰”,其背后軍紀并非克制,而是縱容和默許暴行的許可令。
德軍第6集團軍進入烏克蘭地區僅一周時間,就在基輔周邊報告了27起“婦女自愿獻身”的案例,但據事后審判資料顯示,所有報告中的“自愿”均為強制、威脅、暴力脅迫的掩飾術語。
在1942年5月的斯摩棱斯克行動中,德軍第201步兵團進入城鎮后,實施“快速肅清作戰”,強迫全體女性居民列隊登記,挑選其中的“俄裔女性”集中送往第3軍團指揮部慰安處。當夜,該部共記錄“完成接待任務52人次”,僅有3名女性存活至次日。
1943年,卡緬納村慘案成為東線最臭名昭著的性暴行事件之一。據戰后蘇聯軍事檢察院記錄,納粹第17裝甲師于1月22日進入卡緬納,將全村30名女性拖入谷倉,實施長達兩天的輪奸和毆打。
當地唯一幸存女性瑪爾達娃·克利莫娃在戰后供述,被迫用腳為軍官“按摩”,隨后被三人輪流侵犯,留下終生殘疾。
這起事件中,有17名女性死亡,其中5人被活活打死后焚尸。
1944年白俄羅斯境內,“東線特別巡視隊”對前線德軍的士氣作戰報告中寫道:“士兵普遍存在‘紀律過緊’的抱怨,尤其在性服務方面缺乏調劑。”報告建議“增加慰安設施、放寬前線接觸限制”,該建議在三個月后得到執行,德軍迅速在白俄羅斯西部增設三處“巡回慰安車隊”,隨部隊推進。
這種“性戰術”不是偶發,它從頭到尾都帶著納粹制度的痕跡:
強奸不僅被容忍,還被包裝為“士兵福利”。
“前線心理調適”成為暴行開脫詞匯。
制度的縫隙為強奸開綠燈,法律成了幌子,命令成了遮羞布。
戰后統計數據顯示,德國在蘇聯領土上因德軍性侵所誕生的“戰爭嬰兒”估計超過100萬人。這些兒童多數被視為“敵國種”,遭遇社會排斥與法律歧視,很多人直到成年仍不知生父是誰。
這些數字背后,是一份又一份檔案、一個又一個家庭的毀滅,是德軍“有序管理”下的系統性獸行。
所謂“德軍軍紀嚴明”,到了東線不過是一紙笑話。真正可怕的,不是無紀律的暴徒,而是穿著制服、打著秩序旗號的劊子手。
參考資料
日寇與納粹的暴行比較.中國共產黨新聞網.2013-07-08.
大屠殺與性犯罪:二戰典型戰爭罪行的文學與文化再現.中華讀書報.2016-06-01.
二戰德軍的慰安所與性暴力.淡然1967.2022-12-1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