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任朝霞)“這堂課如一把鑰匙,為我打開了重新認識文化與國家關系的大門;如一臺天平,讓我更加讀懂了文化安全的分量。”在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來臨之際,華東理工大學正式推出國家安全教育課程專題教學。4月10日,該校黨委副書記宋來以“總體國家安全觀視域中的文化安全”為題給師生們上專題課,2024級經濟類2401班學生吳子涵聽課后感慨地說。
為高質量開好“國家安全教育”課程,華東理工大學成立“國家安全教育”課程教學團隊,由分管學生工作的校黨委副書記沈海濤擔任組長,并結合學校辦學定位與人才培養目標,針對教學痛點問題,頂層設計“價值、知識、能力、思維”4個維度的課程目標,對“國家安全教育”課程的教學方案進行了創新設計。
課程教學內容分為線下安全教育講座、線上安全教育專題、安全教育實踐三個板塊,每個教學板塊都注重以問題為導向,并強化案例教學和實踐指導。其中,“線上安全教育專題”分為“緒論”“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社會安全”“科技安全”“網絡安全”“生態安全”等章節。“安全教育實踐”板塊則要求學生圍繞安全主題開展“基地考察、社會調研、社區服務、安全宣講”等實踐活動。
在教師團隊方面,“國家安全教育”課程面向全校整合優質師資,校領導講授緒論、文化安全,學校優勢學科領域專家講授能源安全、科技安全、生物安全等,有駐外工作經歷的部門負責人講授海外利益安全,全國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一等獎獲得者講授經濟安全。
“課程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精神,培養學生大安全視角下的跨學科思維,幫助學生在面對各類安全問題時,能有正確的判斷和應對策略,真正讓學生做到‘篤學、善思、力行’。”沈海濤說。
“未來投身行業,我也會將網絡安全意識融入工作,為筑牢國家物流網絡安全防線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信息學院2024級電子信息類本科生王昕欣在上完“網絡安全”專題課后,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責任。
作者:任朝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