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麻煩右上角點一下“關注”,這樣就不會錯過精彩內容,還能隨時查看。
在本月11日這一天,針對美國發起的關稅壓力,中國果斷采取了進一步的反制行動,將美國商品進入中國的關稅從84%上調到了125%!
面對美國無端挑起的這場關稅紛爭,中國的反制措施不僅在國內得到了廣大網友的熱烈支持,在國際社會也引發了強烈的共鳴。
一位外國網友在YouTube的相關視頻下留言說:喜歡中國這種絕不退縮的態度!
這條評論僅僅在一個小時之內,就收獲了接近900個點贊。這充分說明,美國單方面濫用關稅的做法,不僅讓中國民眾不滿,在全球范圍內也同樣不得人心。
有趣的是,許多支持和喜愛中國的外國網友,其實來自美國的傳統盟友國家,比如澳大利亞、英國以及一些歐洲國家。
根據媒體報道,在特朗普推行的無差別關稅政策下,歐盟已經意識到了嚴重的危機。當地時間10號,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歐盟將進一步向亞洲傾斜。
要知道,馮德萊恩過去一直被視為美國在歐洲的代言人。如今連她都對特朗普的政策忍無可忍,準備帶領歐盟轉向亞洲,這表明全球向東看的趨勢正在逐漸形成。
那么,中國的反制措施為何能贏得全球網友的支持?歐盟現在的轉向又意味著什么呢?
美國的關稅政策不得人心
自從特朗普提出所謂的“對等關稅”以來,美國股市經歷了多輪震蕩,民間抗議此起彼伏,百姓開始恐慌囤貨。這些現象與他們聲稱的減少貿易逆差、重振美國制造業的目標背道而馳。
不少美國企業反映,由于關稅政策的影響,他們不得不承擔額外的關稅成本,而這些最終都會轉嫁到美國消費者身上。
特別是隨著中美之間的關稅戰愈演愈烈,許多依賴中國產業鏈的美國企業,現在面臨著成本增加、生存艱難的問題。
耶魯大學實驗室預測顯示,一旦美國的“對等關稅”政策全面實施,并且其他國家采取反制措施,美國家庭每年平均將損失1300美元至5400美元不等。
全球貿易格局經過多年發展已經形成,美國本土企業實際上也依賴于全球供應鏈。短期內依靠關稅根本無法解決這些問題。
事實上,在全球貿易中,美國從中獲得了不少好處。來自中國等地的廉價商品滿足了美國人的日常消費需求。但美國政府卻反過來指責自己在全球化過程中吃了虧。
如果美國不用大量軍費四處發動戰爭,而是把這些資金投入到國內的鐵銹帶地區,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對民生的投資,美國也不至于落到今天這個地步。
現在特朗普政府試圖通過“對等關稅”來實現與其他國家的貿易平衡,但這種做法并不能解決美國的根本問題。
美國進口的商品主要是計算機電子產品、交通設備、化工產品、機械設備及日用品等工業制成品,而出口的商品則以高科技產品、工業中間品和資源型商品為主。
一旦“對等關稅”政策實施,其他國家的貿易將會受到巨大影響和損失。因此,在中國出臺多項強有力的反制措施后,世界各國的網友才會如此團結一致,表態支持中國。
正如一位澳大利亞網友所說:可以不需要美國,但全世界都需要中國。
如今中國制造的商品銷往全球,再加上國內擁有完整的產業鏈,中國無疑是一個強大的工業大國。在這種情況下,任何國家都不可能單獨撇開中國獨自發展。
正如我國多次強調的一樣,中國需要世界,而世界同樣也需要中國!
世界各國網友的眼睛是雪亮的,誰在維護國際貿易秩序,誰在破壞現有秩序,這個問題的答案顯而易見。
因此,他們對中國的支持,也在向各自所在的國家傳達民間的態度和意見。所以歐盟轉向亞洲這件事,自然也就合情合理。
歐盟的轉向
雖然馮德萊恩一度被認為是美國在歐洲的利益代表,但實際上,她親近的是民主黨,而非特朗普所屬的共和黨。
如今,面對特朗普的“對等關稅”,歐盟也受到了牽連。為了應對與美國貿易前景的不確定性,歐盟各國必須做出改變。
為此,歐盟正選擇與其他國家達成貿易協議,以此減少對美國的依賴。此時轉向中國所在的亞洲,無疑是歐盟的最佳選擇。
數據顯示,歐盟在全球的貿易協定中,已經覆蓋了約75個合作伙伴國,總貿易額超過2萬億歐元。
不過,跨大西洋的商品和服務貿易額高達1.6萬億歐元,這表明歐盟國家對美國的依賴程度很高。
如果美國的“對等關稅”政策正式實施,歐盟必然會遭受重大打擊。在這種情況下,歐盟國家必然要尋找新的出路。
歐盟委員會貿易和經濟安全委員謝夫喬維奇不久前表示,美國在全球商品貿易中占到了13%的份額。除去美國之外,還有87%的貿易份額,這同樣是一個巨大的市場。
鑒于美國政策的不確定性,歐盟只能選擇加強與其他貿易伙伴的合作,實現對外貿易的多元化發展,擺脫對美國的過度依賴。
要做到這一點,歐盟只能選擇擁抱自由開放的貿易市場。
當前,扛起全球自由貿易大旗的并非美國,而是中國。在此背景下,中歐雙方只有加強合作,才能共同應對特朗普政府帶來的“關稅風暴”。
據相關媒體報道,中歐雙方已經開始盡快啟動磋商,深入探討市場準入的相關問題,同時就中國電動汽車價格承諾問題展開談判。
歐盟與中國加強合作,不僅會讓東盟、印度、日韓、新西蘭和澳大利亞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受益,還會推動全球貿易的穩定發展。
美國市場對歐盟而言固然重要,但面對特朗普政策的不確定性,歐洲的戰略不能僅僅寄托于與美國達成協議,而是應該拓展更多元、更可靠的貿易市場。
如果特朗普在任期內繼續挑起與歐盟的貿易沖突,持續損害歐盟利益,那么歐盟倒向亞洲、靠近中國,很可能成為特朗普四年任期內的現實情況。
總結
但我們也不能過于高估歐盟。畢竟他們內部民眾普遍還是傾向于美國。如果特朗普卸任,換上民主黨人擔任美國總統,歐美關系再度緩和將成為大概率事件。
以目前美國內部的情況來看,反華似乎已經成為兩黨的共識。如果未來歐美關系修復,歐盟再次站在中國的對立面,也不是沒有可能的事情。
參考:
環球網:拉近對華經貿關系,馮德萊恩:歐盟將進一步轉向亞洲 2025-04-14紅星新聞:美國“關稅大棒”害人害己,歐洲智庫學者:不再依賴美國,歐盟該朝這個方向前進 2025-04-13國際在線:外媒:中國反制美國濫施關稅 捍衛全球貿易穩定 2025-04-10中國青年報:反制美國!全球多地網友支持中國 2025-04-10極目新聞:美關稅訛詐不得人心,中方堅定捍衛自身權益 2025-04-1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