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一位家長帶孩子前往江蘇省中醫院就診,檢查發現孩子腺樣體堵塞竟高達90%。據患兒母親反映,孩子長期存在夜間進食、偏好肉湯拌飯及挑食等飲食習慣。這些看似平常的“小毛病”,卻成為腺樣體肥大的重要誘因。省中醫院兒科主任中醫師陳秀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腺樣體問題的核心與脾胃健康密切相關。“過度滋補、飲食失控易致脾胃虛弱,痰濕內生,最終誘發腺樣體增生。”
資料圖片 AI生成
兒童夜間打鼾
可能暗藏健康危機
腺樣體肥大是一種常見于2-8歲兒童的疾病。在某短視頻平臺上,關于該話題的視頻播放量高達74.9億次,評論區里家長們紛紛留言,表達了他們的擔憂和疑問。陳秀珍主任表示,近期因腺樣體肥大前來就診的患兒數量顯著增加,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家長對孩子的健康愈發重視,就診意識有所提高;二是時值春季,氣溫波動較大,兒童鼻炎和感冒的發病率也隨之上升,而感冒引發的炎癥會刺激腺樣體,進而誘發腺樣體肥大。
那么,什么是腺樣體肥大呢?陳秀珍主任解釋說,腺樣體是位于鼻咽部的淋巴組織,適度增生可增強免疫力,但當長期受到炎癥刺激或積食導致病理性增生時,就形成了腺樣體肥大。中醫認為,腺樣體肥大多由“痰濕瘀阻”引發,與脾胃失調、飲食不節、積食化熱、肺氣虛弱以及反復感冒等因素有關。
腺樣體肥大的患兒多表現為夜間張口呼吸、打鼾甚至憋氣,嚴重者可能口吐白沫。長期患者可能形成“腺樣體面容”,上門牙前凸,下頜后縮,也就是俗稱的“齙牙”。此外,腺樣體肥大患兒還可能因睡眠質量差影響生長激素分泌,導致精神不振、注意力下降。常伴隨中耳炎、鼻竇炎、支氣管炎等并發癥。專家提醒,家長應重視孩子早期癥狀,避免病情進展。
中醫中藥標本兼治
告別腺樣體肥大困擾
陳秀珍主任指出,目前治療腺樣體肥大的方法主要分為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兩大類。在保守治療方面,西醫通常采用抗過敏藥和鼻噴激素,療程為1-2個月;而中醫則采用中藥內服、穴位貼敷、小兒推拿等綜合療法。陳主任強調,保守治療需要家長的密切配合,1-2個月的規范調理結合生活方式的調整,多數患兒的預后效果良好。
手術治療適用于腺樣體堵塞超過80%且保守治療無效的患者,但術后如果飲食不當或鼻炎未治愈,復發率可能達到20%。
中醫中藥在治療腺樣體肥大方面具有顯著優勢,主要體現在“標本兼治”。在治標方面,中藥能迅速改善患者的不適癥狀。有家長反映,孩子在服用兩周中藥后,夜間呼吸變得順暢,不再打呼嚕,或呼嚕聲明顯減小。
在治本方面,這類孩子出現打呼嚕等癥狀的根源往往在于肺脾兩虛。肺虛常表現為鼻炎、反復感染、反復感冒等炎癥;脾虛則多由飲食不節引起,導致積食、反復積熱、痰濕瘀阻。中醫中藥針對肺脾兩虛進行調理,從根源上解決問題。
為了預防腺樣體肥大,專家建議關注以下兩個方面:控制過敏性鼻炎,減少炎癥反復刺激;科學喂養,避免暴飲暴食,忌睡前過度進食,飲食應清淡多樣,以養護脾胃功能。
通訊員:劉成勇 沈慶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萬惠娟
校對 王麗麗
編輯 丁皓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