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低調”修改了稅則,豁免了智能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和零部件的進口稅率,使其不受特朗普總統宣布的“對等關稅”的影響,且“不限國家”。對此,英媒就指出,“這是特朗普對華關稅有所松動的首個信號”,那么事實果真如此嗎?恐怕沒有這么簡單。
一方面,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豁免部分商品稅率,的確是特朗普意志的體現。因為CBP作為國土安全部下設的執法機構,其核心職責是執行現有關稅政策而非制定或修改稅則,根據美國《1974年貿易法》,關稅政策的制定和調整,其權力屬于總統與國會,CBP僅僅負責具體實施。此次CBP豁免部分商品關稅,其根據是特朗普的“總統備忘錄”,所以其行為的確體現了特朗普的意志。
但另一方面,不能簡單認為,這是特朗普對華關稅戰有所“松動”的信號。原因很簡單,特朗普此舉主要有三大目的:1、平息美國民眾對于“全球貿易戰”的抵制,降低通脹預期,畢竟中國對美出口的主要產品,就是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通訊設備及其零部件,這一部分占到了中國對美出口的41%-50%。對該部分產品豁免稅率,使其免受特朗普“對等關稅”稅率的影響,可以避免美國民眾“清空超市”,將低通脹。
2、阻止美股暴跌,對美國高科技企業有個交代。大家知道,特朗普宣布“全球征稅”,尤其是對中國加征54%-125%的關稅之后,美股坍塌式暴跌,而且一瀉千里不可遏止。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美國高科技巨頭要么依賴中國市場,要么依賴中國的產業鏈,也即中國制造的關鍵零部件,彭博社指出,“電子產品和零部件通常不在美國生產”,建立起相關產業鏈,“至少需要數年時間”,因此特朗普只能“豁免”。
3、自然是希望中國“主動打電話”。關稅戰開打之后,特朗普不止一次說過,他等著中國打電話給他,他得意洋洋地表示,中國早就想達成協議了,“但不知道該如何做”,對此,中方予以了嚴厲駁斥,主要就是兩句話,一個是“奉陪到底”,另一個是“不會給野蠻人打電話”。現在特朗普主動豁免部分商品,且“不限國家”,就是希望中國“主動打電話”給他,但他對華施壓,遏制中國崛起的目的是沒有改變的。
因此咱們認為,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修改稅則,對部分商品進行豁免,使其免受“關稅戰”的影響,固然出自于特朗普的授意,但特朗普之所以這么做,主要是出自于“國內形勢”的需要,而并非是他主觀上希望停止中美關稅戰。因此,“特朗普對華關稅有所松動”的說法恐怕還是不大妥帖,很容易造成了“美國讓步”的假象,其目的,恐怕真就是為了讓中國主動致電白宮“議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