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從敬畏生命、還是品牌發展的角度講,一個房企的最基本的底線都應該是建筑質量。
然而,4月13日,熱搜上的一則消息,將著名房企碧桂園的多年積弊再度暴露于人前。
事故發生時間為4月6日上午九時許,遼寧省葫蘆島市碧桂園國風盛璟二期項目,發生嚴重土方坍塌事故。
當時,施工人員正在進行地下溝槽作業,水渠旁土方突然坍塌。大量的泥土裹挾著石塊,迅速掩埋了周邊的一切。站在附近施工的工人,根本來不及做出反應,就被無情的土方吞噬。
事故發生后,附近的施工人員,以及接警趕到的搜救人員盡全力施救。然而,坍塌的土方量巨大,救援難度超乎想象。經全力搜救,最終還是有3名工人不幸遇難 。
事后,經當地應急部門經初步調查,判斷事故原因可能與施工過程中土方開挖操作不當、排水措施不到位以及現場監管不力有關。目前,調查仍在進行中,具體原因尚需權威部門確認。
事故壓了一周才爆出,在熱搜上“沸”了一下,轉瞬消失,耐人尋味。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碧桂園第一次曝出問題了,網上搜一搜,什么操作不當、現場管理混亂、監管不力、質量問題等等等等,每年傷亡事故不下四五起。
而隔三差五的坍塌事故,更加令人觸目驚心。
2018年7月26日,安徽六安碧桂園的城市之光項目建筑工地發生了坍塌,導致6死多傷。
2020年11月23日,位于增城派潭鎮高灘村的廣州金葉子酒店有限公司二期項目中,發生一起施工邊坡坍塌事故,事故造成4人死亡。而這個金葉子酒店的大股東就是碧桂園。
2022年10月,福建漳州碧桂園西湖印象項目施工過程中發生一起坍塌事故,造成1人死亡。
2023年5月,天津津南區碧桂園鳳錦庭院局部草坪路面開裂、部分地下停車場出現墻體裂痕、滲水。政府連夜對相關樓棟居民做了妥善安置,所幸無人員傷亡。
2025年1月19日,固原市原州區碧桂園天宸小區22號樓出現地基下沉、樓體伸縮縫開裂情況,涉及該樓全部住戶當日被安全轉移安置。
2025年2月7日,有網友稱在湖南常德碧桂園劍橋郡小區的地下車庫,發現部分立柱出現外側水泥脫落,內部鋼筋彎曲的現象。
誰能在一個隨時可能坍塌的房子里安心入睡?不少業主連夜收拾行李,選擇暫時離開這個"搖搖欲墜"的家。
常德碧桂園對事故尚無回應,事隔剛兩月,就發生了葫蘆島碧桂園這起嚴重坍塌事件。
加上歷年來碧桂園的安全生產事故,人命加起來已數十條。難怪有網友說,碧桂園建的不是房,是墳頭啊!
碧桂園的廣告詞是“給你一個五星級的家”,如今也已被網友篡改為“給你一個五星期的家”。
說起來,碧桂園創始人楊國強也是泥瓦匠出身,應該比其他房企老總更注重生命安全。然而事實卻與常理相悖……
在風起云涌的中國房地產行業,楊國強是一個無法被忽視的名字,他一手締造的碧桂園,深刻影響著中國地產格局。
1955年,楊國強出生于廣東佛山順德的一個貧困農家 ,10歲時,他就不得不跟著哥哥做泥瓦匠和木工補貼家用。
上高中時,楊國強甚至因交不起學費退學一年,靠著國家助學金才完成學業。這段艱苦歲月,磨煉了他的拔的性格,也點燃了他改變命運的強烈渴望。
1978年,在哥哥幫助下,楊國強進入北滘公社房管所成為施工員,憑借努力和實干,6年后升任包工頭,1989年更是當上北滘建筑工程公司總經理。
1993年,他和合伙人出資收購公司,開啟了商業征程,而這一年,也成為他命運的關鍵轉折點。
當時,他所領導的公司承建順德三和物業的碧桂園項目,卻因銀行政策變化,碧桂園斷了貸款,工程費也討不回來,無奈之下,楊國強獲得別墅銷售權,從造房者轉型為賣房者。
1995年,楊國強和合伙人收購三和物業,改名碧桂園物業發展有限公司,正式進軍房地產開發行業。
此后,他大膽拓展,將“低價拿地、快速建房、優惠賣房”模式推廣到全國三四線城市,開發出多個項目。
2007年4月20日,是碧桂園發展的高光時刻,楊國強帶領碧桂園集團在港交所成功上市,股價開盤飆升,集資額最高達129億港元 ,當年營業額就達150億元。
到2014年,碧桂園已成為年銷售約1288億、納稅超120億的大型房地產企業。此后,碧桂園一路高歌猛進,2017年合同銷售金額5508億元,位居行業第一。
不滿足于房地產成就,楊國強積極探索多元化。2018年,他進軍農業和機器人業務。農業上,聯合北大荒建三江打造超萬畝無人化農場試驗示范項目;機器人領域,成立博智林,投入大量資金研發,多款建筑機器人投入商業化應用。
一個人精力是有限的,或許,快速發展導致步子太大扯著了X,此時碧桂園管理體系的混亂早已顯露端倪,盲目追求規模擴張的經營策略導致資金鏈長期緊繃,高負債運轉的模式在市場波動面前不堪一擊。
2018年開始,碧桂園多地出現工程事故,盡管楊國強迅速成立安全生產委員會并擔任主任,提出“提質控速”要求。但其后,似乎沒有明顯的改觀。
2021年兩會,楊國強表示“建筑業的安全和效率”是他最掛心的大事。
“碧桂園式”的道歉和反思,我們已經聽太多了,楊主席也是泥瓦匠出身,不求別的,保護好工友們和業主人身安全即可。
2023年3月,楊國強的二女兒楊惠妍正式接任碧桂園董事局主席。然而,小楊主席上任后的精力,大概都用在了把資產“左手倒右手”上,房屋質量繼續沿著老楊主席在任時的“風格”一路垮塌。
今日葫蘆島碧桂園事故中,不幸的是,三條人命,三個家庭也隨之坍塌。不幸中的萬幸是,是房屋在建中發生事故,如果是業主入住后隱患才顯現,后果不堪設想。
豆腐渣工程的背后,追根溯源都指向一個——過度追求速度:
在房地產市場競爭激烈的環境下,開發商們玩起了"快進"游戲。開發商為了快速回籠資金,把控制權讓渡給了時間。施工方為了追趕進度,把質量拋在了腦后。
更糟糕的是,項目還要層層外包。每一次轉包,都像是在工程質量上咬下一口。材料供應商為了利潤,采購最差的建材。施工方為了趕工期,草草了事。監理方為了省事,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這就像是一場"擊鼓傳花"的游戲,每個環節都在互相推諉責任。
本該嚴格把關的工程節點被草率推進,本該堅守的質量標準在利益驅動下層層縮水,這種對業主權益的系統性漠視,本質上是對社會契約的背叛。
這么多的事故,這么多的人命,買不來他們對監管和施工安全的重視!
最終,承重柱承載不起萬戶千家的安居夢,"五星級的家"變“五星期的家”!
這樣的房企,為什么還不倒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