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和景明,萬物勃發。4月14日,山東省在北京學習考察對接工作。
一天時間,行程安排得很滿: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展示中心、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微芯區塊鏈與邊緣計算研究院、北京市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創新運營中心、小米汽車智能工廠。5個考察點,全部與“科技創新”有關。
為什么學?
一個包容開放進取的大省,一定善于向外部學習。經濟大省山東,如何更好地擔起“走在前、挑大梁”的重任?走出去開拓視野是必不可少的。
去年,山東省黨政代表團赴江蘇、浙江、上海學習考察,深化溝通交流。可見,對標先進學習是山東一以貫之的做法。
實際上,“找準在全國大局中的戰略定位”是每個省區市發展的關鍵所在,也是不同省區市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深層次邏輯之一。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山東“努力成為北方地區經濟重要增長極”。成為增長極,需要感受先進地區發展的大氣魄、大格局、大手筆,感受澎湃強勁的發展動能,感受真抓實干的務實作風。
而作為首都的北京,承擔著“堅持和強化首都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的核心功能。”特別是北京正在聚力建設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山東緊鄰京津冀,學習對接好北京、融入服務好京津冀協同發展,是山東區域協調發展的戰略選擇,也是推動兩省市發展的共贏之舉。
為什么是北京?
從濟南乘坐高鐵,最快82分鐘就能到達北京。山東與北京,地緣相近、人文相親、交通便捷,同時也合作廣泛、成果豐碩。
——從戰略看,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第一個國家區域發展戰略。對山東來說,深度對接國家區域重大戰略是“必修課”。日前,《山東省深入落實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深度對接京津冀和長三角行動方案(2025—2027年)》印發,提出全方位深度對接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
——從產業看,“十四五”以來,京魯雙方簽約合作項目3100多個、簽約額3萬億元,北京整車制造總部基地等一批項目相繼落地。雙方科創合作密切,駐京科研院所在山東深度布局,建設了中科院濟南科創城、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青島研究中心等一批高能級創新平臺。
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的濟南中科核技術研究院項目(中科新經濟科創園)
這是一次對標一流、學習先進之行,也是一次深化交流、共謀發展之行。
對標北京,學到了什么?
蛇年春節以來,中國科技創新不斷突破人們想象,話題熱度居高不下。山東代表團的行程安排顯然與此契合。
中關村,從“電子一條街”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蝶變,映射出中國奮力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歷程。展示中心內,集中展示320多家在京科研機構、企業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前沿科技領域的430多項技術。
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在國內最早布局大模型技術,并研發出我國首個及全球最大的超大規模AI模型“悟道2.0”。
小米汽車智能工廠,超700個機器人組成的全自動生產線上,每76秒就有一臺新車下線。
人工智能、智能制造、量子信息……這正是山東正在極力趕超的領域。
小米汽車智能工廠
可以說,從“行者泰山”人形機器人到高分辨眼底三維影像醫療設備,從固體運載火箭“引力一號”到12英寸碳化硅襯底……山東從來不缺乏創新基因。如何更好打造科創策源地,山東也從未停止探索。今年年初,山東提出加快構建一流科技創新生態,劍指全國創新策源地。
這也是山東與北京的同題共答。近幾年,北京聚力建設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深入推進基礎研究領先、關鍵核心技術攻堅“兩個行動”,取得了一批重大創新成果。
向北京取經,山東意在學習創新引領、數智賦能的新路徑新模式,更好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對標北京,山東能學的還有很多。
比如,北京是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山東要學習北京這種開拓進取、兼容并蓄的精神,高水平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
比如,北京深入踐行人民城市理念,以繡花功夫推進超大城市精細化治理,山東要學習北京精細治理、民本民生的好經驗好做法。
學習考察的時間是短暫的,但借鑒運用的過程是長遠的。春天孕育無限可能,期待山東強化學習成果運用,用心寫好北京之行的“后半篇文章”。
(大眾新聞記者 于新悅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