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劉保建
4月12日,國寶李渡技術研究院舉行2025年首次工作研討會。江南大學、天津科技大學、邵陽學院、江西省行業協會、南昌市檢驗檢測中心等高校與機構的科研專家齊聚國寶李渡酒莊,以“解析風味密碼 打造國寶品質”為主題,開啟產學研深度對話,聚焦“一口四香”風味形成機理,構建科學提升品質路徑。
這天早上,珍酒李渡集團副總裁、國寶李渡總經理湯司令(白酒特邀國家評委)向與會的江南大學原副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寶李渡技術研究院院長徐巖拋出了三個科研問題:“當前AI科技飛速發展,白酒品質革命如何推進?消費者需求如何精準響應?李渡沉浸式體驗如何迭代升級?”
這些問題在隨后的研討會上逐一得到了解答。
當前,白酒行業已進入存量競爭階段,市場對品質和性價比的關注度愈發凸顯。站在企業層面,這場研討會彰顯了李渡以科學構筑品質競爭護城河的決心;從行業層面看,李渡以“科技+傳統”雙螺旋戰略升級品質,為行業調整期提供了轉型范本。
透過這一過程,我們見證了李渡從沉浸式體驗旗手,到白酒品質升級標桿的蛻變。
█ 高校專家齊聚,破譯李渡獨特風味密碼
在白酒行業中,李渡憑借獨創的“沉浸式體驗”破圈,成為業界現象級標桿。近年來,李渡依托800年元代古窖池、池內167個OTU(遠古時代的古菌群落)、傳統古法釀造技藝共同成就獨特的“一口四香”,在高端市場形成差異化優勢。
▎李渡元代燒酒作坊遺址
所謂“一口四香”,指的是李渡酒從聞到品分別具有醬香型白酒的醬香、濃香型白酒的窖香、清香型白酒的果香、米香型白酒的蜜香。四重風味一酒共存,在行業中非常罕見。
這樣的獨特口感引起了高校專家的興趣。
▎專家們實地探究李渡酒的釀造工藝及風味特征
研討會舉行前,由徐巖領銜,包括江南大學生物工程學院研究員范文來,天津科技大學生物工程學院教授杜麗平,邵陽學院食品與化學工程學院教授余有貴,江南大學生物工程學院副研究員任聰,江西省食品工業協會黨支部書記郝其剛,江西省食品工業協會秘書長陳叔然,江西省酒業協會秘書長萬兆寶,江西省白酒專家組組長、五屆白酒國家評委周筱春,南昌市檢驗檢測中心主任姜偉博士等專家,對李渡進行科學考察,感受“沉浸式體驗”魅力,實地探究李渡酒釀造工藝及風味特征。
▎江南大學生物工程學院研究員范文來分享《李渡酒關鍵香氣成分解析》
李渡“一口四香”由釀造直接產生,在白酒行業獨一無二。李渡牽手江南大學破譯其風味形成密碼,江南大學徐巖團隊范文來研究員課題組2024年發布的研究成果顯示,李渡酒風味成分非常復雜,檢測到的色譜峰有2000多種,確定了42種重要香氣化合物,從科學角度證實了獨特風味的真實存在。
在這次研討會上,范文來進一步解析李渡酒香氣構成。據他介紹,科研團隊通過GC-O技術發現,李渡酒含有151種香氣活性成分,其中87種香氣強度值較高。通過多種定量方法聯用方式,可準確定量其中140種香氣化合物,含量最高的是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
▎江南大學生物工程學院副研究員任聰分享《李渡釀造系統微生物群落的演替規律與釀造功能研究》
微生物是釀酒中“看不見的大師”,在酒體風格塑造中扮演關鍵角色。任聰團隊從李渡大曲中檢出80種風味化合物,并揭示原核高溫放線菌屬與酵母菌群對差異化風味的正向影響。
▎邵陽學院食品與化學工程學院教授余有貴分享《米曲霉強化大曲及其應用研究》
“品嘗李渡酒后段時,能感受到明顯的醬香風格。”余有貴團隊從李渡大曲中分離出米曲霉,經培養后添加至大曲中,發現可顯著提升風味表達。
數據顯示,強化米曲霉的大曲中真菌多樣性顯著增加,芽孢桿菌科(相對豐度31.0%-72.4%)和曲霉科(3.3%-40.3%)成為優勢菌群,最終賦予了李渡酒大曲濃郁的醬香特征。
“品質是企業立足和戰略發力的基石”,湯司令在會上強調,李渡要一絲不茍釀美酒,用科技賦能,讓品質不斷精進,用科學方法論定義國寶李渡品質。
▎江西省食品工業協會黨支部書記郝其剛
李渡聯動高校深化產學研合作,不僅為“一口四香”提供科學支撐,更構建起風味調控的技術體系,為品質進階奠定基礎。強大科技賦能傳統工藝,“一口四香”釀造工藝在創新中精進,標志著一種自我超越,開啟了釀酒品質的再迎躍遷。
█ 向質而行,原糧基地建設升級李渡高品質
李渡酒業始終堅持“高品質”生產戰略,通過獨創的“生、選、藏、渡”釀造體系,構建起行業領先的品質壁壘。近年來,伴隨生產規模和影響力提升,公司除聯合高校聚焦科研攻關外,也加大酒體投入,關注研究釀酒原料嚴“選”,推動品質升級。
李渡釀酒原料采用90%大米+10%高粱。2022年開始,李渡開展稻米定向收購、訂單種植,從源頭確保釀酒品質。
▎國寶李渡釀酒稻米基地
在國寶李渡酒莊周邊,李渡與鄉村農戶簽訂了大米種植、全酒宴綠色食品采購等協議,既充分保證釀酒原料“優質”,又以產業促進農業,助力鄉村振興。
訂單種植大米用于釀酒很快顯現出價值,李渡釀酒質量實現穩中有升。
珍酒李渡集團質量管理部總監姚鵬(白酒國家評委)提到,近年來,公司細化研究稻米品種,最終選取一個品種在當地開展訂單種植,從種子、種植過程、成熟收獲、入倉儲存、加工、使用進行全過程監管,已做到“原糧標準化”。
他們發現,用定向種植原糧所釀李渡基酒,優于市場采購所釀。原糧基地大米在一致性和新鮮度方面明顯優于市場采購,所釀出的原酒糧香更明顯,酒體的干凈度、甜度、醇厚度、豐滿度表達更穩定。未來,李渡酒業將堅持并擴大使用原糧基地大米。
▎江西省白酒專家組組長、五屆白酒國家評委周筱春分享
在感官實驗環節,李渡邀請參會專家對李渡基酒進行品鑒。周筱春表示:“2024年基酒曲香感突出、有烘焙香,入口爆米花的香氣噴放、香味四溢、芳香持久、甜凈。隨著原料和工藝優化,李渡展現出品質升級趨勢。”
在行業調整的不確定環境中,李渡繼續加碼“高品質”賽道。在原糧基地投入更多成本,不僅是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更是以高品質塑造企業新動能。
█ 堅守品質主義,李渡在傳承中創新
2021年9月,國寶李渡技術研究院正式成立,邀請江南大學原副校長徐巖教授擔任院長,組建了強大的專家陣容,為李渡品質戰略提供了堅實的科研支撐。
在研討會上,徐巖表示,在行業穿越調整的困難時期,李渡始終把質量作為生命線,把品質作為核心競爭力,彰顯出對消費者的尊重,這也是李渡近年來發展良好的原因。
▎江南大學原副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寶李渡技術研究院院長徐巖做總結發言
聽完三個報告之后,徐巖告訴湯司令,“一口四香”風味研究一定要堅持做下去。堅持數年之后,不僅有助于提升市場對李渡的認知,研究成果對行業也會有很大價值。
“現階段白酒‘重視每一個影響品質的環節’”,對于李渡關注原料和品質的關系,徐巖認為,這彰顯了李渡對品質的追求。隨著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科研對釀造原料的解析越清晰,品質釀造勢必要精益求精。
李渡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自身特色,并不斷把握需求端變化,倒逼生產端創新。
▎李渡高粱1308申遺獻禮
對此徐巖認為,當前酒業競爭已經進入品質競爭階段,用需求端倒逼生產端創新將是今后白酒業發展的方向。他希望李渡要繼續堅持特色和差異化策略,在差異化上形成風格,通過風格的不斷升級、提煉,塑造新競爭力。
對于湯司令此前提出的問題,徐巖認為,當前第四次工業革命正在進行,如何讓新技術賦能傳統產業升級是非常重要的課題,白酒應該“做好在傳承中的創新”。在他看來,如何利用當今新技術的方法,使之能夠更好地進行創新工作,將是白酒走向明天、擁抱未來的重要路徑。
在這場意義非凡的研討會上,云酒頭條看到,李渡立體式呈現了其科研加持、原糧基地助力下的品質堅守和極致追求。這種以消費者需求為原點的做法,本質是以價值創造重構行業競爭邏輯,亦是李渡不斷向上、向前“遠征”的必經之路。
在白酒競爭逐漸白熱化的時代,李渡的品質升級實踐,也為行業提供了全新樣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