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2月的一天,駐守在營口的國民黨52軍58師司令部里,聚集了許多營口的軍政首腦。主席臺上,52軍副軍長鄭明新正在侃侃而談,重點圍繞“如何布置城防,抵擋兵臨城下的解放軍”展開。這時,門外突然闖進了幾個荷槍實彈的哨兵,大喝道:“都不許動,誰動打死誰!”在場的軍政首腦們都傻眼了,稀里糊涂地就被繳械了。
當(dāng)哨兵們把這些高級將領(lǐng)們押到地下指揮所后,鄭明新逐漸理清了頭緒,他很激動地講:“是王家善,一定是他!”王家善是誰?他又是如何安排了這場“甕中捉鱉”的好戲?
1905年,王家善出生于黑龍江巴彥縣。1928年,王家善前往日本留學(xué),成功考入了日本陸軍士官學(xué)校。回國后,王家善進入東北講武堂任職。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王家善抗日救國的血脈覺醒了,他積極參加各種抗日軍事活動。
王家善考慮到“知己知彼百戰(zhàn)百勝”的道理,于是,1935年,他再次動身前往日本求學(xué),在日本陸軍大學(xué)進修3年,學(xué)成回國后,王家善向國民政府參謀總長何應(yīng)欽寫信求職。何應(yīng)欽根據(jù)他的特長,命其去東北,借機打入日滿高層,收集軍事情報。
1945年,王家善被蘇軍俘虜,后逃脫。受正統(tǒng)思想的影響,王家善還是選擇了回歸國民黨軍隊。王家善沒靠山,不受器重。他辛苦組建的保安第四總隊,卻被空降的陳家禎摘了桃子。之后,保安第四總隊被東北民主聯(lián)軍攻克長春的時候打垮,總隊長陳家禎被俘,群龍無首的情況下,上級想到了王家善。王家善收集殘部,接替了陳家禎的職務(wù)。與此同時,王家善被授予少將軍銜。
同年10月,部隊臨時以“獨九師”的番號,歸新六軍廖耀湘節(jié)制。令王家善不爽的是,廖耀湘給他配了一個叫許穎的上校副師長。王家善一個少將師長,卻處處受命于上校副師長的擺布。王家善明白,不是嫡系部隊,就要受到赤裸裸的歧視。
1947年7月,獨九師又改編為“58師”,歸52軍建制。由于“非嫡系”的緣故,戴笠派來一個由軍統(tǒng)成員組成的“第三縱隊”,表面是協(xié)助58師防守營房,實則是來監(jiān)管58師。其總隊長李安,囂張至極,完全不把王家善放在眼里。
王家善受了太多窩囊氣,決定“不再忍氣吞聲”。他已經(jīng)對病入膏肓的國民黨有了清醒的認識,已經(jīng)開始迷途知返。王家善認為:“道路只有一條——起義。”與共產(chǎn)黨取得聯(lián)系之后,王家善就策劃了一場“鴻門宴”。
1948年2月25日,王家善邀請52軍副軍長鄭明新,到遼河沿線視察陣地。期間,王家善向鄭明新進言:“連日來,共軍頻頻攻城——看來大戰(zhàn)將臨,應(yīng)該召開緊急城防會議,請各有關(guān)首腦共同研究守城方案。同時也要商討,若是守不住該怎么撤退!”鄭明新聽取了王家善的意見,視察結(jié)束回去后就召開會議。隨后就出現(xiàn)了文章開頭的那一幕。
當(dāng)天夜里,國民黨58師全體官兵起義成功。他們在師長王家善的帶領(lǐng)下,從黑暗奔向了光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