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腳架打、蹬踢架打、彈踢推掌……4月10日,北京市東城區史家胡同小學體育教師王金斗走上河北雄安史家胡同小學的操場,執教一堂武術展示課,還分享了如何通過“學、練、賽、評”一體化的大單元教學設計,用18課時讓一個班級的學生就能辦起“武術爭霸賽”。北京市實施“體育八條”后,中小學校園內掀起班級超級聯賽(以下簡稱“班超”)熱潮,各區、校競相通過自媒體展示怎樣打造“能出汗的體育課”。隨著京津冀教育協同發展持續深化,“班超”及其背后的體育教學理念轉變也一起接力到雄安。
此次“學校體育工作持續高質量發展交流研討會”由北京史家教育集團、雄安史家胡同小學、雄安史家胡同小學上坡校區聯合主辦,首都體育學院體育教育訓練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尹軍等體育教育領域專家與京雄中小學校長、教師共同研討學校體育工作的創新路徑。活動中,兩地三校不僅深入研討“體育與健康”教材、課標對學科提出的新要求,還針對“三大球”、擊劍、啦啦操,以及舞蹈、心理等與青少年身心健康密切相關的特色課程進行了交流切磋。
記者了解到,北京史家教育集團在“大健康”理念的引領下,提煉學科育人路徑,將“體育課”升級為“健康課”,提出強健體格、滋養性格、完善品格的“三格體育”理念。秉承“班班賽、人人賽”的原則,北京史家胡同小學每年冬季舉辦“冬鍛系列比賽”,包括共5大項11個小項,共計52個冠軍的角逐,通過眾多項目的設置保證了每班每人至少能夠參加兩項比賽,確保全員參與。落實“體育八條”中關于“大力開展學生班級聯賽”的要求,學校對開展多年的足球、籃球、健美操、游泳四類校級聯賽的賽制進行升級,讓比賽內容更豐富、形式更多樣,學生參與比賽的場次和人數大幅度增加。
通過京雄兩地間的定期教研機制,這些理念也傳遞給了雄安的體育教師。雖然新建校的各年級班數量不同,但雄安史家胡同小學目前已在部分適合開展班級聯賽的年級啟動了相關的探索工作。該校不僅是雄安當地第一所倡導學生每天開展30分鐘“早鍛煉”的小學,還與北京中小學同步探索“大課間十五分鐘”,引導師生走向戶外,開展體育鍛煉。
當天,雄安史家胡同小學正式掛牌“奧林匹克教育教學創新實踐基地”,與首都體育學院、北京國際奧林匹克學院共同開發奧林匹克主題跨學科系列課程,通過“可觸摸的歷史”“可參與的文化”“可對話的世界”,引導學生在互動中主動建構對國家、民族與全球的認知。這意味著該校將成為全國第一所將奧林匹克教育發展為“主題化跨學科課程體系”的基礎教育學校。
“體育不僅是簡單的跑跳投,更是人格和品格鍛造的熔爐。”北京史家教育集團書記、總校長洪偉認為,在新時代的背景下,體育與教育的深度融合,不是簡單的“加法”,而是育人理念的“乘法”,需要教育工作者以更大的格局打破邊界,以更實的行動推動變革。
轉載請注明來源“現代教育報(ID: modedunews)”
如您對本文內容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發郵件至xdjyb18@126.com,我們將第一時間與您溝通。
文字:常悅
編輯:姜思瑤
校對:蘇珊
審核:張秋穎
終審:冉陽 郝彬
關注教育的人都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