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株洲日報
眼下,春天的氣息正濃,一到周末假期,不少市民就會到長沙周邊的山野中采摘野菜,感受“打野”的樂趣。不過,野菜鮮美可口,也不是什么野菜都可以食用,弄不好會引起食源性疾病。記者近日從長沙市第四醫院獲悉,該院急診急救中心近來接診了數例因吃野菜就醫的病患。
吃了一盤“香蔥”炒蛋,夫妻兩人進了醫院
幾天前,長沙市民宋女士和老公出去采野菜,采回來很多“野蔥”,她把“野蔥”清洗干凈后做了一盤“香蔥”炒蛋。誰知,吃完后夫妻倆都出現了惡心、嘔吐、頭暈、乏力等癥狀。
難道是食物中毒了?宋女士夫妻趕緊帶著幾根采摘回來的“野蔥”來到長沙市第四醫院急診急救中心就診。醫生接診后,仔細辨別他們帶來的“野蔥”樣本,結果發現這個并不是野蔥,而是蔥蓮。
幸好,經過及時救治,兩人已無大礙。“蔥蓮和野蔥長得這么像,我們真的是沒認出來!”夫妻倆至今仍然后怕不已。
長沙市第四醫院急診急救中心首席專家黃艷提醒大家:自然饋贈的野菜雖鮮美,但采摘、食用都需要謹慎再謹慎!
蔥蓮是什么?
蔥蓮,又名蔥蘭、風雨花等,是石蒜科蔥蓮屬植物,是一種常見的觀賞植物,常用作花壇的鑲邊材料,其外觀長得很像野蔥,容易被人誤當作野蔥采摘進食。
對于咱們大多數人而言,蔥蓮就是一種花草,觀賞用的。可能有人會好奇,能不能吃?回答是不建議食用!蔥蓮全株含有多種石蒜科類生物堿,如石蒜堿、加蘭他敏、扁擔葉堿等,誤食麟莖會引起嘔吐、腹瀉、昏睡、無力等癥狀。這些毒素主要通過以下途徑危害人體:
消化系統損傷:毒素刺激胃腸道黏膜,引發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癥狀。
神經系統干擾:石蒜堿可影響神經信號傳導,導致頭暈、乏力,甚至意識模糊。
嚴重中毒風險:大量攝入可能引發肝腎功能損傷、電解質紊亂,甚至危及生命。
如何區分“野蔥”與“蔥蓮”?
關鍵看這三點
采野菜請您務必注意:
(1)不采不食不認識不安全的野菜。有些野菜與有毒植物很相像,容易誤采誤食中毒,嚴重的還會危及生命,因此對不熟悉的野菜不要采摘,避免誤食有毒野菜;不要在公路旁、水溝邊、化工廠、垃圾場周圍及剛噴灑過農藥的農田附近等區域采摘野菜。有肝、心腦血管疾病、胃病等病史人員更要慎食或不食野菜。
(2)科學烹飪,適量食用。消費者熟知的可食用野菜采摘要注重新鮮,對不宜生食的可食用野菜,需要經浸泡、蒸煮、烹調等處理,另外,野菜雖香,如纖維、草酸及一些生物堿等物質給野菜帶來了獨特的風味,但也會影響一些營養素的吸收甚至具有輕微的毒性,所以不要生食,可不宜貪多。
(3)加強學習,保障健康。加強食用野菜等植物知識學習,不要盲目迷信某些野菜的“養生”“藥用”“治療”功效,正確識別安全的野菜,選食適合自己身體特點的、有安全保障的野菜。
如果不慎中毒了怎么辦?
停止食用:有上述頭暈、惡心、腹痛、腹瀉等中毒癥狀時,立即停止食用。
及時催吐、導瀉:用手指或其他工具及時觸及中毒者咽喉部,也可用筷子、勺柄等物壓迫其舌根部催吐,引起反胃,起到催吐作用,反復多次,直至中毒者吐出清水為止。
迅速就醫:攜帶剩余野菜及嘔吐物,迅速就醫。
來源:綜合長沙電視臺政法頻道、溫州市甌海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公眾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