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席聰聰 記者 蔣雨彤
一家街邊小店的招牌怎么管、店鋪外擺經營的范圍怎么定,這些管理細節考驗著城市治理智慧,也蘊藏著促進消費的密碼。
在浙江省杭州市武林商圈核心地段的百井坊巷,有家門面樸素的燒烤店,每到飯點食客排起長龍。實際上,這家店還賣家常菜,價格實惠。如何讓更多人知道這里還賣家常菜,一度讓店員頭疼。店員介紹,因為擔心被查,以前只能偷偷擺放廣告牌。如今他們沒有了顧慮,店門兩側立起四塊醒目的招牌,40余道現炒菜肴明碼標價,還配有圖片。招牌上,“價格最實惠的炒菜”幾個字尤其顯眼。
這家燒烤店從“偷偷擺廣告”到“光明正大宣傳”的轉變,得益于今年2月杭州市綜合行政執法局(以下簡稱“杭州城管部門”)發布實施的“十允許、三服務”支持舉措。一系列措施主要針對沿街商戶宣傳招牌、出店經營等“小事”,放寬政策限制、包容輕微問題,力求在“市容”和“繁榮”之間實現平衡。
新政實施后,以往城市管理方面的“模糊問題”逐一得到明確。商戶可根據自身需求,在玻璃門窗和出入口處張貼、懸掛招聘招商類海報、宣傳類張貼物等。功能性指示牌、臨時宣傳設施、移動式宣傳牌匾、落地式企業標識和臨時性堆物等,在不影響交通安全和行人通行的情況下,也可以按照相關要求放置。
杭州一家餐館在門口擺出多個廣告宣傳招牌。杭州城管部門供圖
除了為小店招牌松綁,新政還要求杭州城管部門簡化流程、主動服務。具體包括:對全國連鎖品牌店、專賣店,允許參照其他城市連鎖店的統一招牌方案,按照“一店一議”原則提供個性化支持;對新裝修商戶提供招牌設置政策輔導,簡化證明材料,加快審批手續辦理。同時試點運行全國首個“菜單式店招備案系統”,商戶通過內置的400多種設計模板可一鍵生成招牌實景效果圖,能滿足基本需求,節省設計費用。
目前該政策已在杭州97個區級以上商圈、商業特色街率先試點。后續各區縣市城管部門可根據實際需求申報新增實施區域,逐步實現政策覆蓋范圍的靈活擴展和持續擴大。
杭州一家咖啡店開放外擺,供顧客就餐。杭州城管部門供圖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新政對商戶特別關注的出店經營行為作出明確規定:經屬地街道和執法中隊同意,沿街商戶形成自律公約,并向所在區、縣(市)城管部門報備后,可以在門前統一劃定固定區域出店規范經營。
這一清晰的政策指引,讓商戶們敏銳地捕捉到新的商機。近期,每天下午3點半到4點半,杭州市西湖區一家牛雜煲店都會利用生意相對清淡的時段,在店門口售賣各類鹵味熟食。門店老板娘表示,過去偶爾也會將商品擺出銷售,但遇到檢查就得收回。如今有了政策支持,“營業額翻了一番”。
在距離杭州市區40多公里的臨安區,一家土菜館緊跟政策步伐。從3月底開始,這家土菜館每天下午都會在店外售賣現炒菜品,受到附近居民歡迎,很多時候,準備的食材一小時左右就銷售一空。該店行政部經理介紹,他們是臨安區首家響應這一政策的餐館,如今不少商家紛紛效仿。“餐飲行業競爭激烈,我們一直在探索新的銷售模式。”
牛雜煲店、土菜館這樣的個體工商戶,常被比作城市經濟體系的“毛細血管”、市場經濟的“神經末梢”。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底,浙江省共有個體工商戶717萬戶,其中杭州市個體工商戶總量已突破100萬戶大關。
杭州城管部門相關人士強調,新政推出的核心目的在于為小店商戶提供更多“陽光雨露”。杭州市市容景觀發展中心戶外廣告科科長柏小鋼向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表示:“有些問題對城市環境影響相對有限,卻與商戶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我們為商戶適度松綁,提供更多展示機會,既能助力商戶增收,也有利于實現經濟活力與城市品質的雙提升。”
杭州一家飲品店擺出招牌推薦飲品。杭州城管部門供圖
自2023年起,杭州城管部門連續三年推出優化營商環境新舉措。前兩年,政策著重關注“商業外擺”這一新興模式,推動商戶經營空間從室內向室外擴展。在兩年時間里,允許外擺的區域從主城區逐步拓展至全市97個重點商圈與街區,新增58處夜消費場所,支持夜消費集市、文化藝術展演等新業態發展,讓政策紅利惠及更多商戶。
以杭州武林路步行街及龍游路的“運閤集?武林之夜”為例,這條全長700多米的街區設有300余個經營攤位,致力于打造杭州夜經濟旅游目的地。自外擺政策落地實施后,這里日均客流量達4.2萬人次,核心餐飲商家的消費額提升21.2%以上,成為杭州熱門的“網紅打卡地”之一。
入夜后的杭州武林夜市人流如織,外擺攤位吸引不少游客。杭州城管部門供圖
今年推出的“十允許、三服務”新舉措,是對前兩年外擺政策的進一步深化與延續。通過持續在城市管理上“做減法”,進一步放寬對商戶外擺經營和宣傳招牌的限制。
今年3月,中辦、國辦印發《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其中明確提到要持續優化營商環境,鼓勵各地區對促銷活動、社區集市、戶外展示、招牌設施設置等簡化審批流程,實行線上即報即辦;以跨部門聯合方式提升監管抽查效率,對大眾消費場所無事不擾。
方案發布后,浙江省迅速響應,宣布實施多項舉措為消費經營松綁解困。例如,支持大型商貿企業利用自有場地開展外擺促銷活動,允許符合條件的臨街商鋪進行外擺經營,并協調解決外擺集中區域的停車難題;落實對大眾消費場所無事不擾的要求,減少不必要的行政性檢查。
如今,相關政策正從杭州向全省多地推廣。在湖州,外擺經營聚焦商業步行街區、臨街商鋪、夜市及潮汐攤區四大場景分類推進,對招聘招商類海報、宣傳類、臨時宣傳措施、出店經營等10類經營情形不作限制;金華在支持商鋪外擺促銷、經營的同時,強化事中事后監管與服務,科學規劃外擺區域、經營時段和業態類型;嵊州創新推出外擺打包外賣服務,將酒店招牌美食從店內菜單搬到戶外攤位……
為小店招牌松綁、放寬外擺限制,持續“做減法”的城市管理智慧,點燃了市井煙火氣,更激發了消費新活力。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