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誰都可以演,別人演不了的,你給他保準錯不了。”
這就是國家話劇院院長、著名導演田沁鑫眼中的韓童生。
在《我的后半生》里,當已經患上阿爾茨海默癥的老丁(韓童生)再次張口唱起“深夜花園里四處靜悄悄”的時候,合唱團的老友們淚目了,劇外的觀眾淚目了,老丁也淚目了。
正如韓童生之前在采訪中說的那樣,“打動觀眾的不是技巧,而是真誠。”
步入古稀之年的韓童生,演藝事業卻如日中天。
“人生沒有配角”,韓童生用自己的真誠,無怨無悔地做著一位合格的演員,全身心地投入到藝術創作之中。
韓童生飾演的老丁本名叫丁穆,是沈卓然(張國立飾)的朋友,雖說出場次數不多,但高光時刻卻不少。
老丁每次出場穿的都整整齊齊,一副退休老干部的模樣。襯衣束在褲腰里,領導范十足,一看就是思維清晰的樣子。
他是沈卓然亡妻的葬禮上,在大家都圍著暈倒的沈卓然手足無措時,第一個喊出“快打120,先救活人”的人。
也是不太贊成沈卓然再尋找“春天”,可后期依然堅定地支持沈卓然的人。
更是在聽說連亦憐(楊童舒飾)跟沈卓然提出結婚就要把房子過戶給她兒子,而沈青(佟大為飾)給出沈卓然百年之后,一套房換兩套房子方案后,一針見血地指出:“那你看他們是盼著你早點走呢,還是晚點走呢”的人。
然而,就是這么一個睿智又清醒的人,卻患上了阿爾茨海默癥。
如果說前面韓童生的演技都是可圈可點的話,那阿爾茨海默癥的“老丁”卻是演技大爆發,看得觀眾淚流不止。
當老丁聽說自己患上阿爾茨海默癥的時候,他是不相信的,非要跟女兒比背誦圓周率。
可是背到半途,卻真的記不起來了,然后就開始嘟囔,到底是幾呢,把阿爾茨海默癥的初期開始遺忘的表現演繹得自然又真摯。
回到家,老丁忍不住了,他說他怕忘記朋友,怕忘記家人,對著女兒說,爸爸以后可能會記不得你了。
一個老父親對孩子的“不舍”傾瀉而出,他不舍得自己的世界里沒有了老婆孩子。
可是,依然擋不住病情加重,他變得暴躁,甚至動手打了自己的老婆。
當老丁被送到有專業護理的養老院時,他會問要離開的女兒“你什么時候接我回家?”讓人瞬間破防。
即便如此,當沈卓然牽著老丁的手來到老年合唱團,那首爛熟于心的歌曲再次響起的時候,他一開口,便唱哭了所有人。
老丁這個沈卓然和老茍身邊的“小跟班”,后來徹底被困在了時間里,忘記了怎么去愛人。
韓童生用他精湛的演技,將這個患病的老小孩演繹得高光又多彩,愣是把配角演成主角,讓觀眾念念不忘。
提起韓童生,算是大器晚成的典范了。
1955年出生的韓童生,是地道的“老北京”。父親是京劇司鼓,母親是資深票友,受父母的影響,韓童生自小就對舞臺有著莫名的親近感。
1978年,全國藝術院校恢復招生,已經23歲的他不顧父親反對,義無反顧地辭掉了物資局的“鐵飯碗”,去報考中央戲劇學院表演專業。
韓童生憑著良好的表演基礎,一路沖進了“三試”。可在臨門一腳時,卻因為形象落榜了。
不過,韓童生的出色表現,意外吸引了當時正在“三試”現場旁聽的中央實驗話劇院資深演員雷恪生與孫慶榮的關注,并鼓勵他報考中央實驗話劇院學員班。
就這樣,韓童生與廖京生、李羚等人成為同學,正式開啟了他的話劇舞臺生涯。
然而,正如當初他在中央戲劇學院的“三試”名落孫山一樣,因為形象不出眾,他在舞臺上只能演配角,跑龍套。
可是即便如此,韓童生依然兢兢業業。
在韓童生看來,別人用30天的時間琢磨主角這樣復雜的角色,自己卻可以用30天體驗一個相對簡單的角色。
如此一來,他會把這個人物演繹得更細膩,也可以在沉淀的同時,又多了一些積累。
所以,憑借著這樣的積累,他的角色從小配角到大主演,從無人關注到獲得文化部的三等獎、戲劇最高獎梅花獎等等,這一個個獎項都是對他十年磨一劍的最好表彰。
面對著一步步走向成功,韓童生說,“我不比誰高明,只是更用功而已。”
韓童生一直記著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說過的話,“把強烈的情感和重大的思想帶進劇院,渺小的則留在門外”。
所以,他用一顆虔誠的心對待著神圣的舞臺。
近些年,韓童生出演的影視劇數量增加了,特別是在家庭劇風靡的電視劇里。
劇中的年輕人都忙著談戀愛,婆媳之間又戰斗不止,父親的綠葉位置雖說不可缺少,可發揮余地并不多。
但是,韓童生愣是用經驗十足的演技、沉穩老練的臺風,自然流露的情感,成功塑造了性格迥異的“父親”。
《大丈夫》中,他是性格暴躁、固執又可愛的“顧大海”,是李小冉飾演的二女兒顧曉珺的父親。
在電影版《紅高粱》中,他又是周迅飾演九兒的壞老爹戴老三。
《虎媽貓爸》中,他是奉行“棍棒之下出孝子”的畢大千,一個被定位為傳統老派的“威嚴獅父”。
在《我為兒孫當北漂》中,他又是有些大男子主義的山東大漢郭向東,是劇中主角郭一鳴(涂松巖飾)的父親。
一個來自山東的耿直老人,性格豪爽但行事簡單粗暴,對子女既有傳統家長的威嚴,又暗藏深厚親情。
而讓韓童生再次走紅的,當屬《狂飆》里的反派人物之一的父親李有田了。
在莽村的開發中,李有田表面上是“為村民謀福利”的公仆,實則是打著集體利益的幌子,中飽私囊的蛀蟲。
韓童生硬是將一位老戲骨的演技,在《狂飆》的李有田這個“雙面人”的身上,發揮得淋漓盡致。
如今的韓童生儼然是“爸爸專業戶”了,可他還記得第一次有人找他演爸爸,更甚至是演爺爺時,自己是有些無法接受的。
可是后來他釋懷了,畢竟年齡到了嘛,應該做些與之相應的事。
為了在這些風格相似的“爸爸”的角色中尋找不同,韓童生會自己寫人物小傳;在拍攝期間始終穿角色的衣服;自己設計很多人物的動作細節……真的是下足了功夫。
多年舞臺積累,讓韓童生在鏡頭前愈發從容。拍一個鏡頭,在短時間內,他就能想出好幾種表現方式。
導演不滿意時,他立馬能拿出其他方案,從未讓導演操心過。
韓童生一直堅信,一個好的演員就應該是演啥像啥。他演過警察、搖滾樂手、帝王將相、鄉下人......
他喜歡觀察生活,隨時隨地留心那些無意中看到的人物形象和動作,然后把看到的統統記在腦子里。
沒事就去當個“吃瓜群眾”。因為他知道,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都有可能在將來他塑造人物時,成為好的素材。
他說,“不要把表演想得太簡單,這門行當不是演好了就成,你還可以更好,你應該更好!”
曾經,韓童生自己私下里合計過,近些年演過的父親角色不下30個,也算是迎來了自己演藝事業的春天。
雖然有點遲,但是他依然很開心。在屬于他的演藝道路上,不斷探索,不斷接受新的挑戰。
-04-
還記得2013年,一部《人民的名義》讓韓童生迅速走紅,那時他已是近花甲的年紀了。
從此,他在“父親”的職業道路上一路精耕細作。
在拍戲現場,韓童生從來不帶手機,他想方設法排除掉外界的一切干擾,只為了讓自己提前沉浸在角色里,保證自己的表演質量。
“身為一名演員,暫且不提演技如何,對于觀眾和這方舞臺還是要尊重的,因為戲比天大。”韓童生就是一個尊重觀眾和舞臺的老戲骨。
如今,“人生七十古來稀”的的韓童生,仍然全身心地投入藝術創作之中,把當演員作為一生的職業去追求。
他把對演戲的熱愛,已經化作了一個個的經典角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