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現(xiàn)代人有一個特點:
越來越不愛出門了。
在家一宅就是一天,手機(jī)一刷就是半晌,吃飯有外賣,穿衣有電商,好像長久待在家里也能滿足基本需求。
但隨之而來的是各種從身體到精神,再到人生狀態(tài)的問題。
腰酸背痛的越來越多,氣血不足的也隨之增加,更有不少人說,越是在家待久了,越覺得生活沒什么意思,整個人的狀態(tài)也越來越差。
想起前不久看到的一句話:久居室內(nèi),“靈氣”很容易消失。
因為你的身體喪失了與大自然交流的機(jī)會,缺失了和天地日月共鳴的場合,于是,身體的污濁難以發(fā)泄出去,人也會因此變得呆滯和懶散。
《黃帝內(nèi)經(jīng)》中有句話說:人應(yīng)與土地之氣相融,順應(yīng)四時規(guī)律,獲得天地滋養(yǎng)。
所以,趁著春光正好,不妨打開屋門,換上運(yùn)動鞋,多出去走走,讓負(fù)能量散發(fā)出去,才能讓新鮮能量涌入進(jìn)來。
前些天朋友跟我說,他離婚了。
他和對象在一起三年的時間,雖不至于從校服到婚紗,但工作后最難的日子,倆人都是互相陪伴著度過的。
看著雙方年紀(jì)都不小了,再加上家里的催促,雖然內(nèi)心有點恐婚癥,但倆人還是結(jié)婚了。
那時候,為了能順利結(jié)婚,他借遍了所有的親戚,湊夠了北京一套房的首付款,又東拼西湊,這才準(zhǔn)備好了結(jié)婚要用的錢。
誰知道,就這樣大動干戈地折騰一場,不到半年,倆人之間就出現(xiàn)不少問題。
對象嫌他工資不高,未來的職業(yè)發(fā)展沒有前途,又覺得他不夠浪漫,生活過得太沒意思了。
有次爭吵過后,對象拿起行李就要出去,說倆人分居一段時間吧,這樣的生活實在沒意思透了,他一時情緒上頭,說了句“不然離婚了算了”。
就這樣,無論事后怎么挽留,最終都難逃離婚。
那段時間,他一個月就瘦了20斤,整個人都脫相了,整日窩在剛交了鑰匙的房子里,兩點一線,如行尸走肉般地上班、下班,狀態(tài)差到身邊人都不想靠近。
聽過一句話說:離婚這件事,無論對誰來說,都是一件抽筋剝骨的事,你損失的不僅是經(jīng)濟(jì),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氣力。
只是沒有辦法,人生的道理得自己悟,人生的困苦得自己渡。
就那樣消沉了半年后,有天看著陽臺外開滿的春花,他好像突然間又有了重新活下去的勇氣。
沒有太多錢籌劃長途旅行,他便在地圖上畫下了北京公園作為目的地,每逢周末,就出門吸收大自然的補(bǔ)給。
每次計劃一個新的目的地,就好像是給沉悶的生活增添一束光亮。
雖說那些腳步丈量過的土地并未能解決他遇到的真實問題,但沐浴在陽光下,呼吸著新鮮空氣也讓他在某些瞬間感受到了:活著其實也挺好的。
他就是在這樣的過程中不斷和自己握手言和,不斷消解那些過往歲月里的痛苦,不斷地重拾對生命的熱情。
有天見面時他跟我說,還是自己以前對生活的期望太高了,總覺得自己的人生能有多大突破似的,所以也在婚姻中傾注了太大的心力與期待。
從高處跌落一次就知道了,其實生活根本不是我們從小被教育的那樣美好,日子也并非讀了大學(xué)、結(jié)了婚就能變好。
很多人總以為生活要創(chuàng)造多大意義一樣,其實不是的,生活生活,無非是生下來,活下去,忍受著劇痛,遭遇著萬難也要活下去。
然后你就會發(fā)現(xiàn),其實生活只有一個意義:
把自己哄開心了就好。
史鐵生在《我與地壇》中記錄過一個故事。
二十歲那年,他的雙腿殘廢了,醫(yī)院明確表示這個病治不了。
母親接受不了這件事,四處找偏方讓他吃,讓他喝,讓他洗、敷、熏、灸,尋遍了所有法子,可惜都無濟(jì)于事。
那時候,史鐵生的脾氣也變得暴怒無常,會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也會突然將手邊的東西扔向墻壁。
母親不知道該怎么承接他的情緒,總會在他平靜下來時,想著推著他出去走走。
“聽說北海的花兒都開了,我推著你去走走?!?/p>
可惜每次都被拒絕了。
但母親總是執(zhí)拗地,總想著讓孩子不要總待在屋子里,總想著要將他推出門去,哪怕只是去個公園,看看花開,聽聽葉落。
那時候的史鐵生總是沉浸在自己的情緒里,無法體會到母親對他的情感。
直到有一天,當(dāng)他自己推著輪椅在公園里閑逛的時候,他才明白,原來母親是想讓他看到大自然的美好,想將他從那個閉塞的、狹窄的心房里解救出來。
有中醫(yī)就曾解釋過人與自然的關(guān)聯(lián),人身體內(nèi)的能量是不斷流動的,而大自然就是最好的能量場。
久居室內(nèi),能量沉積在體內(nèi),精神也會感到萎靡,而接觸大自然,陽光、空氣、水這些生命之源都會源源不斷地為身體提供滋養(yǎng)。
從中醫(yī)的角度來看,冬季強(qiáng)調(diào)靜養(yǎng),但春季相反,應(yīng)動養(yǎng)。
怪不得很多人會說:春天就是最好的療愈師。
古語說得好: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對人來說也是如此。
所以,當(dāng)你感到狀態(tài)不好,情緒不佳時,不妨多出出門,多曬曬太陽,或是感受月光照耀,去山間徒步,或是去公園散步。
吸收了天地精華的你,即便再回到室內(nèi),都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身體和情緒都有了積極的改變。
前段時間看過一句順口溜,很有道理:
走運(yùn)走運(yùn),要走出去了才有好運(yùn)。
困難困難,困在家里就肯定困難。
出路出路,要走出去了才有出路。
口才口才,嘴巴練好了才會發(fā)財。
想起郭德綱曾在直播中講過的一個故事,他說自己年輕的時候,有段時間在天津處處不得志。
甚至可以用“上天無路,入地?zé)o門,有家難奔,有國難投”來形容。
那時候的他很糾結(jié),不知道未來的路該往哪里走。
有天和一個長者一起吃飯,長者得知他的境況后便一直勸告他:你要走,要離開這里,你必須離開這里。
那時候的郭德綱內(nèi)心很膽怯,他不知道外面是什么境況,誰也不認(rèn)識,該去找誰,該做什么。
他想著,好歹在天津還有熟人,出去了就完全人生地不熟了。
但長者還是勸他,這里的熟人沒有用,你還是得走出去。
他回來以后琢磨了很久,最終決定離開天津,去北京發(fā)展。
俗語說:樹挪死,人挪活,靠著自己的打拼和對機(jī)會的把握,郭德綱還真的靠自己闖出了一片天。
怪不得不少人都說,人這一生不要擔(dān)心遭遇低谷,也不要怕郁郁不得志,只要你心態(tài)開放,愿意多走出去多嘗試,今天所遭遇的坎坷,遲早都會過去。
在網(wǎng)上,就曾有人問過一個問題:人為什么千萬不要宅在家里?
高贊回答說:
如果你總不出門,沒有社交,沒去體驗不同的事物,時間久了,你就會失去靈性,變成不會思考的人,感覺不到自己還活著。
是啊,現(xiàn)代的人,總是習(xí)慣躺在床上玩手機(jī)、窩在家里不見太陽,干著那些到了80歲依舊還能干的事情。
如此下去,我們不僅失去了活著的意義,也喪失了讓自己變得更好的心氣兒。
有個躺在病床上的老奶奶就曾給現(xiàn)在的年輕人和中年人以忠告。
她說,你現(xiàn)在還年輕,趁著能走的時候一定要多出去走走,看看大好河山。
有能吃的東西就得趕緊吃了,別像我似的,到了現(xiàn)在什么都做不了。
她還說,自己要是能再年輕一次,她會想上哪玩就上哪玩,不能太委屈自己了。
可惜這樣的道理,很多人總是到了年老后才會明白。
而到那時候,我們的人生,大抵也就只剩下了悔恨。
看過神經(jīng)學(xué)家的一項發(fā)現(xiàn),說每周三次戶外散步,能提升海馬體神經(jīng)元的生長速度,而海馬體神經(jīng)元,正是掌管記憶的腦區(qū),它會隨著人體年齡的增長,每年萎縮1%。
提升它的生長速度,不僅能讓人到中年后的腦力更好,也能提升我們的生活狀態(tài)。
所以,趁著春光正濃,趁著閑暇時光,不妨和十點君一起,走出去,感受自然的饋贈。
01、回歸自然
有醫(yī)生科普說,相比于吃再多的保健品,成年人恢復(fù)能量的方式很簡單,回歸到自然中去,讓自己舒服地過一天。
總結(jié)下來無非以下三點:
天補(bǔ):曬太陽,看月亮,去擁抱大自然,吹自然風(fēng),感受風(fēng)吹在臉上的感覺,擁抱大樹,觸摸樹葉花朵小草,感受他們,回歸當(dāng)下;
地補(bǔ):赤腳走在松軟的泥土地上,感受腳踩在上面的感覺,去登山、踏青、游泳,運(yùn)動;
人補(bǔ):穿自己喜歡的衣服,吃自己喜歡的飯菜,去和同頻的人,同道的人,喜歡的人,親近的人舒適地待在一起,瞬間就能滿血復(fù)活。
02、擁抱大樹
去年,我們跟大家科普了“公園20分鐘理論”,也就是說,當(dāng)你心情沮喪的時候,不妨去公園散步20分鐘,聽鳥語,聞花香,心情也會隨之改善。
今年,我們還想推薦大家,如果你感到情緒不穩(wěn)定,總是心煩意亂,不妨找一棵大樹抱抱吧。
大樹生長多年,本身帶有很強(qiáng)的磁場,能幫助我們凈化身體能量,讓身體感到放松和自在。
希望我們都能從這種古老的保健方法中,重拾自己生命的力量。
所以,無論目前的你在做些什么,十點君都想勸你,在沒事的時候多出去走走,沒有目的地走也沒關(guān)系。
哪怕只是坐在路邊,呼吸了一口新鮮空氣,或是在公園看了一場每天都有卻每天不同的日出,又或是三兩相伴,去野餐,去爬山,都能讓心情在放松的身體中得以舒展,讓命運(yùn)在腳步的延伸處重新生長。
不妨就從明天開始吧!
點亮右下角的,愿春日里的每個我們,都能在收獲好身體的同時,天天開心,能量爆棚。
作者 | 周美好,食一碗人間煙火,飲幾杯人生起落。
主播 | 夏萌,用我的聲音溫暖你的睡前時光。
圖片 | 視覺中國,網(wǎng)絡(luò)(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