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后持續為您推送此類文章,同時也便于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們堅持創作的動力~
4月2日特朗普正式開啟關稅大戰,對所有貿易國發起關稅“禮物”。
截至今日,特朗普對愿意屈服的國家停止關稅90天,而對中國這樣的強硬國家,堅持加稅,甚至突破到了100%。
雖然對中國的關稅在加到34%后就沒有增加的意義了,但特朗普仍堅持加。
特朗普為何突然對全世界打關稅戰?
難道真是為了讓制造業回美國嗎?
國債危機
現在,美國國債就像一個越滾越大的雪球,截至今年2月份,美國國債的數額已經來到了36萬億美元的天文數字。
美國財政部在今年3月披露,美國國債占美國GDP的比率已經占到了132%,這是前所未有的記錄,每年利息就要還1.53萬億美元,幾乎把聯邦預算的五分之一都消耗掉了。
大山一般的債務負擔,讓美國政府在教育、醫療以及基礎設施投入方面的預算大大減少,有時連保證政府運轉都很困難。
這可不是一句空話。
今年1月,美國政府因為與國會就債務上限談判破裂,險些再一次陷入“關門”危機。
而關于怎么解決龐大的債務問題,美國國會兩黨有著彼此對立的意見。
共和黨一直強調,必須削減美國在社會福利方面的開銷,美國不能再多養懶漢!民主黨則認為,應該讓美國富人多交稅,才能彌補美國的財政虧空。
民主黨和共和黨因為意見不同,在國會整整吵了兩個禮拜卻還沒有見分曉。
這直接導致美國金融市場陷入動蕩。
國際評級機構穆迪,也把美國的信用評級展望從“穩定”改成了“負面”。
它還發出警告,要是美國國債問題繼續得不到解決,美國財政狀況還是如此糟糕的話,其信用等級還會下降。
(穆迪)
而受到國債危機牽連,美國普通民眾的日子也不好過。
在美國底特律市,一些退休工人的養老金大幅縮水,從每月2200美元縮水到1800美元。
但聯邦政府不管,仍在借錢花,特朗普政府甚至還想著提高債務上限。
36萬億美元的國債已經足以讓普通美國人承擔巨大壓力,若繼續提高,而不是想辦法削減債務,以這種趨勢發展,普通美國人的福利將在未來幾年大幅下降。
而僅僅是為了支付債務利息,美國政府就已經開始將債務分攤給每個人了。
在聯邦政府的規劃中,若要減少債務,要么減少政府支出,比如馬斯克成立的效率部所干的事情。
要么增加稅收,也就是民主黨干的事情,向富人加稅。
但這樣做的結果就是,拜登用了4年時間,將美國國債提升了將近10萬億。
錢去哪了?這個答案在特朗普上臺后,總算有了結果。
至于馬斯克的效率部干的怎么樣,只能說是差強人意。
前幾天馬斯克已經決定要在5月底辭職了。
所以該如何削減美債,讓美國政府變得有錢呢?
特朗普只好從關稅上和移民上入手了。
移民金卡
為了搞錢,特朗普政府推出了所謂“移民金卡”政策。
規則簡單明了,外國人只要拿出500萬美元,就可以拿到美國綠卡,并且在10年時間里,將給予所得稅減免。
據美國商務部長路特尼克在2025年2月的新聞發布會上透露,2025年第一季度已經有25.6萬人提交了申請意向,預計首批資金流入將超過50億美元。
這就如同在全球所有富豪面前展開一場售賣“通往美國天堂”貴賓資格的拍賣會,誰出的錢多,誰就可以獲得。
況且,美國也不是第一個想出這個辦法的國家。
類似的,加拿大就搞過和這個差不多的投資移民計劃。
2012年,香港富豪李家豪就花了60萬美元拿到了加拿大永久居留權,接著他在溫哥華買了兩套豪宅,總價超過500萬加元。
憑借富豪的“移民熱”,溫哥華房價在2010到2015年這段時間漲了62%,當地經濟迅猛發展。
由此可見,移民卡還真有效果。
然而放在美國身上就不太行了,為啥?因為太貴了。
在特朗普政府推出移民金卡政策后,迅速引發全美上下討論。
支持者覺得這樣可以搞錢,緩解政府的燃眉之急,要大搞快搞!
而反對者則認為這就是“甩賣國籍”,有傷風化。
紐約大學的社會學家艾米麗直言道:“花500萬美元就能插隊,那普通移民辛辛苦苦奮斗幾十年算什么呢?這是赤裸裸的財富特權。”
更現實的問題是,金卡究竟可以賣出多少張呢?
特朗普的政府預計是,每年可以招來5萬名富豪,共計250億美金的收入,但畢竟富有的人是少數,500萬美元的門檻著實比較高。
就拿來自俄羅斯的能源大亨彼得洛夫來說,在面對《華爾街日報》的采訪時,他表示:“500萬美元換綠卡?我更愿意把錢去投資俄羅斯的軍工產業。或者花錢在貝加爾湖邊買棟別墅。”
在全球經濟不穩定的時候,有了俄羅斯富豪海外資產被西方國家沒收的先例。
大部分富豪其實更傾向于立足本國,或者選擇政治穩定并且稅收友好的地方作為避風港,比如新加坡。
所以移民金卡并不能如特朗普所愿填滿國庫虧空。
于是特朗普推出了關稅。
關稅來搞錢
4月2日,特朗普政府給中國商品加征了34%的高關稅,對此特朗普的解釋是:為了保護美國的制造業。
同時降低貿易逆差,促進產業回流。
特朗普的想法就和大明王朝1566的“改稻為桑”差不多,都打算通過強硬的政策作掩護,來為國庫搞錢,還可以借機打壓中國。
必須承認,美國加關稅還是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帶來了復雜后果。
中國一些做出口貿易的公司,在加關稅后,訂單大大減少,有不少公司直接放假了。
但這種并不多,中國早在18年就預料到這種情況了,所以我們早早布局,現在受沖擊真不如美國。
同時,中國直接對美打起反擊,加征關稅84%,讓美國的企業,在這場中美關稅大博弈里,遭到了嚴重的沖擊。
以蘋果公司為例,蘋果公司因為美國關稅上升,決定將部分上產線遷回美國。
2025年3月,德克薩斯州奧斯汀市一座新工廠破土動工,預計創造2200個新崗位。
但作為代價,蘋果的零售價也從999美元漲到1099美元。
蘋果ceo庫克在財報會議上坦言:“關稅推高了20%的生產成本,我們只能轉嫁給消費者。”
在關稅的刺激下,美國零售業也不好過。沃爾瑪在今年第一季度的利潤就下降了8%。而在北卡羅萊納州,超市老板湯普森無奈地抱怨道:
“中國生產的玩具和衣服漲價了10%,顧客看了都不來了,銷售額掉了15%,我要怎么辦?”
所以關稅真的能讓美國產業回流,還是只會讓美國消費者承擔更多成本,變成讓美國政府大肆斂財的工具?
這是一個問題。
面對36萬億美元的巨額國債,特朗普政府不得不病急亂投醫,迫切希望搞到錢,又能填補虧空,又能讓美國經濟再度振興。
可這些舉措不過是飲鴆止渴。
就像經濟學家克魯格曼在《紐約時報》發表的評論那樣:“美國需要的是從根本處展開改革,而非僅僅針對表明癥狀予以醫治”。
這也是美國國債問題的唯一解,但是我們都知道,那不可能.......
本期參考文獻:
[1]戴潤芝,鄭璇.移民金卡能否挽救美國狂飆債務?
[2]廖勤.想移民美國先買“特朗普金卡”?
[3]莫莉.美移民政策或生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