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汽車合作新態勢:中國汽車的機遇與發展
最近有一則重大消息,歐盟和中國達成共識,針對中國制造的電動汽車設定最低價格,而非征收關稅,這正是美國發動大規模關稅戰后的影響之一。在全球局勢變化下,歐盟有了新的轉向,中國汽車又該如何抓住這難得的機遇呢?
近期,在美國大規模關稅戰的壓力之下,中國與歐洲的關系愈發緊密。4月8日,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與中方高層通電話。緊接著,中國商務部部長王文濤與歐盟委員會貿易和經濟安全委員謝富喬維奇舉行視頻會談。雙方就加強中歐經貿合作,以及應對美國所謂的對等關稅等問題,進行了深入且坦誠的意見交流。
高層互動之后,好消息接踵而至。消息公布之時,中國汽車股集體拉升,比亞迪上漲6%,吉利、理想漲幅超5%。美國雖暫停對等關稅90天,但25%的汽車關稅依舊未取消,如此高的關稅成本,沒有哪家車企能夠承受。像奧迪等歐洲汽車品牌,都紛紛暫停向美國市場交付新車。從利益角度看,歐洲對中國市場的依賴程度更高,畢竟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所以,歐洲汽車與中國全面合作、互相開放市場,也是形勢所趨,這無疑為中國汽車全面進軍歐洲提供了絕佳時機。
今年以來,憑借接連不斷的科技突破和創紀錄的銷量,比亞迪在國內市場大放異彩,同時也敏銳抓住時機,向歐洲投放新車。4月7日至12日,騰勢在意大利米蘭舉行“超凡科技 驅動豪華品牌發布會”,標志著騰勢品牌正式進軍歐洲。在米蘭街頭,城市智能豪華旗艦車型Z9 GT憑借靚麗外形和創新科技,吸引眾多目光。
特別是它展示的原地停車入庫功能,讓不少當地人驚嘆。這項名為E三方水平車位泊車功能,作為城市豪華車型的核心優勢之一,啟動后系統會智能測量泊車空間,規劃最優入庫路線,鎖定單車輪,控制后雙電機差動,使車輛繞單輪旋轉,實現甩尾入位。這不僅提升停車效率,還增強了停車的精準性與穩定性。
實際上,此次登陸歐洲的Z9 GT科技亮點遠不止于此。它真正實現了整車智能化和動力電動化,具備高速爆胎穩定控制、極致轉向、圓規掉頭、智能楔形等一系列科技創新功能,為用戶打造顛覆傳統豪華的出行體驗。騰勢Z9 GT在國內售價為33.48萬元至41.48萬元,在歐洲要與BBA等傳統豪車正面競爭,沒有真本事可不行。
事實上,騰勢不僅在歐洲布局,而是在下一盤國際大棋。去年以來,騰勢已進入中國香港、泰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多個亞洲市場。此次順勢登陸歐洲,顯然是把握好了時機,在中歐汽車開放合作之際,成為中國汽車大規模進軍歐洲的排頭兵。
中國汽車整體實力雄厚,大批車型正陸續進軍海外市場。歐洲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之一,自然成為重要目標。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25年一季度,中國汽車出口達142萬輛,同比增長7.3%,其中出口歐洲48.2萬輛,同比大幅增長58.6%,凸顯歐洲汽車市場的重要性。比亞迪一季度出口新能源汽車20.61萬輛,同比增長110.51%,占總銷量的20.59%,成績十分亮眼,再次成為中國汽車出口增長最快的品牌。
目前,在美國關稅戰的全球大背景下,借助中歐開放合作的東風,乘著中國汽車出海迅猛增長的勢頭,騰勢登陸歐洲,吸引了足夠關注,也為中國汽車和比亞迪在歐洲市場的競爭增添了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