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省益陽市沅江市,開理發店的49歲男子康冬平,每個月16日都會選擇休業下鄉義剪,至今已堅持11年。
去年8月,他還特意買了一輛房車,開到家門口讓老人能躺著洗頭,還為他們精心設計發型。康冬平說,周邊的鄉鎮差不多都去過,義剪一天大概能剪五六十個人,也會免費送一些洗發護發用品,“看著老人們,自己也樂在其中”。
▲康冬平的義剪房車 圖/受訪者提供
4月14日,康冬平告訴瀟湘晨報記者,自己從2014年年底開始下鄉義剪,至今已堅持11年,“我是張家界人,15年前從深圳回到老婆的家鄉沅江,開了屬于自己的理發店。11年前休息的時候去鄉下老婆的娘家,看到很多老年人頭發很長也沒有剪,有些是因為帶孫子完全沒時間理發,還有些因為身體原因不方便,更有的村里甚至沒有理發店。”看到這樣的境況,康冬平選擇帶著自己的徒弟們,免費給老人們理發。
▲康冬平在房車內幫老人理發 圖/受訪者提供
這11年來,康冬平幾乎走遍了沅江市周邊的鄉鎮,每個月的16日,康冬平會選擇休業一天,將這一天作為自己的義剪日,每次出發前他都會與要去的鄉鎮相關部門或者與自己熟悉的老人家打好招呼,請他們幫忙組織好需要剪發的老人,“這樣效率更高。”
據康冬平介紹,每一次下鄉,自己都能剪五六十位老人家的頭發。而康冬平免費剪發的標準也很簡單,“你是農村60歲以上的老人就行。”
▲康冬平在村里為老人們理發 圖/受訪者提供
去年8月,康冬平斥資二十多萬定制了一臺房車用于下鄉理發,“五六年前我去我們當地一個小島義剪,他們島上沒有理發店,有些不方便的老人頭發甚至一個月都沒洗。我們過去還要坐輪渡,實在是不方便。當時我在想如果有一臺能理發的車該多好!”于是在去年,康冬平和廠家定制了一臺能在里面理發的房車,這也大大提升了康冬平的義剪效率。“不僅是義剪,我在市區里給顧客上門理發也更方便了。”
康冬平表示,自己很怕在瓜果蔬菜成熟時去鄉下理發,“老人們很淳樸,當你幫他們剪完發,你如果不收他的錢的話,他總覺得心里不好意思,就會給你拿成熟的水果蔬菜,每次去完回來的時候我車里都是一后備廂的蔬菜。”回憶起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六年前的夏天,一位老人剪完發后跑到地里面去給我搬西瓜險些摔倒。這可把我嚇得不輕,一件好事差點變成壞事。”康冬平無奈道。
▲康冬平在老人家中給其理發 圖/受訪者提供
“前幾年服務的那些老人,九十多歲的基本上都走完了。走了后他們的兒女會發信息給我。”經過多年相處,康冬平和不少老人都成為了朋友,“我的父輩和老人們是一代人,他們真的是很苦,我很愿意一直在鄉鎮里為他們做一些小事情。”康冬平深情表示,“有時候看到老人們剪完發很開心,說實話自己也是樂在其中。”
瀟湘晨報記者朱天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