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將在浦東美術館正式對公眾開放的展覽“時代逸飛”將展出藝術家約80幅油畫真跡,是藝術家迄今以來規模最大、涵蓋內容最完整的回顧展,展品近幾日已陸續抵達展廳。今天下午,在布展現場開箱上墻的是三幅陳逸飛不同時期的代表作《踱步》《開路先鋒》以及《山地風》。三幅作品的尺幅都比較大,布展工作頗費工夫。
首先開箱的是陳逸飛1979年創作的《踱步》,時年33歲的陳逸飛加入中國美術家協會,作品《踱步》可視作他的自畫像,充滿了藝術家對民族命運與時代能量的敏銳捕捉。作品畫面重構了中華民族近代歷史的重要瞬間,通過創造性地折疊線性時間,實現技法與思想的雙重突破。藝術家運用了電影的蒙太奇手法、寬銀幕構圖,將自己的背影入畫,與空座椅共同徜徉于歷史與現實之間。這幅作品為思想與表達而作,超越了現實主義,彰顯了新時期對人性主體的張揚。《踱步》的誕生,標志著陳逸飛對自我的超越和其歷史觀的成熟,也為他獲得了廣泛的國際關注。美國《藝術新聞》評價其“寫實而意境深遠,有氣勢且專業”,成為中國新時期美術走向國際化的起點與標志。
充滿浪漫主義色彩的《開路先鋒》是此次展覽浦東美術館向中華藝術宮借展而來,這幅作品由陳逸飛與魏景山合作創作。1971年,二人赴南京梅山鐵礦深入考察,繪制了大量手稿。他們被工人階級的力量與精神所鼓舞,選取工人抬鋼軌昂首前行的場景作為畫面主體。參與創作這幅作品時的陳逸飛年僅26歲,該作品也一度引起中國美術界的廣泛關注。
《山地風》
創作于1994年的《山地風》最后開箱,這是陳逸飛游西藏之后的作品,大膽運用了鏡頭感十足的方式處理畫面——人物設置“頂天立地”,長袖、寬腰、大襟的寬大藏服,迎風飄動,畫面靜謐而深沉;沒有特定的動作、特定的語言,人物直接出現于觀者的視線之中,仿佛電影中某個靜止畫面。在人物造型上,藝術家也摒棄了對人物的美化,如實表現出主人公面容的黝黑、粗糙、蒼老。筆觸雄健而具動感,結實又瀟灑;積色厚重,畫面穩重;意境深遠,氣魄渾厚而充滿力量。迎著高原寒冷的山風而行的藏民,在暮色的籠罩之下,顯得靜穆和神秘。
原標題:《近距離先睹陳逸飛作品《踱步》《開路先鋒》《山地風》》
欄目編輯:江妍 圖片來源:新民晚報 王凱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徐翌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