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豁免部分電子產品關稅事件剖析
周六,發生了一件超預期的事,美國政府突然宣布對大批電子產品豁免關稅。這是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發布的公告,稱美國政府已同意對智能手機、電腦、芯片、半導體零部件等電子產品豁免對等關稅。關于這事,咱們講三個關鍵要點。
豁免包含中國但存變數
首先,這輪關稅豁免確實包含中國,而且涉及金額巨大。不過,變數隨時可能出現。
這批豁免清單中的產品,在美國進口商品中占比頗高,約有3000億美元。其中,中國占三分之一,也就是1000億美元。這部分金額占到中國出口美國商品的約五分之一,即20%?;蛟S是豁免來得太突然,又或許是金額過高,市場一度不太相信其中會包含中國。但按照美國海關公告所寫,稅號99030163,中國與其他國家一同被列在其中,并未被區別對待。
然而,這次豁免的稅額,是4月9號加上去的125%的對等關稅,并不包含2月到3月間中國被加征的20%關稅。即便如此,對于美國的科技巨頭以及中國參與海外產業鏈的企業而言,這已然是足夠的利好。
但要注意一點,這個利好隨時可能反復。在美國海關文檔中,提及的豁免關稅是4月9號加征的125%??傻搅?月11號,特朗普又把關稅稅額加到了145%,而文檔中并未說明兩者區別。
相較于之前加關稅時的大張旗鼓,這次關稅豁免做得偷偷摸摸。一方面,可能是關稅變數來得太快,他們覺得打臉,不想提及;另一方面,或許是為未來變臉預留空間,畢竟變臉可是特朗普的“拿手好戲”。所以,變數很可能存在,大家別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保持警惕很有必要。
關稅政策突變源于內部壓力
第二個要點,關稅政策變化如此之快,很可能是因為美國國內金融體系的系統性風險超出了特朗普的預期。
這段時間,美國正經歷股債匯三殺。在美股市場中,科技股權重很高。而這些科技巨頭實際上無法脫離以中國為核心的亞洲產業鏈。就像蘋果,最近運了大約600噸手機回美國。因為要是脫離亞洲產業鏈,美國消費者買蘋果手機得多花幾千塊錢。
對于這些科技公司來說,短期內不可能在美國建立一套既便宜又好用的從生產到組裝的產業鏈。所以,如果非要強硬脫鉤,美股科技公司的估值還會進一步下跌,美股下跌恐怕難以止住。美債風險來得又快又劇烈,應該也超出了特朗普的預料,這才倒逼他做出一定改變。
這里還有個細節,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前段時間,美國財長貝森特還說自己可能要辭職。但這段時間,他似乎又成了特朗普團隊決策的核心人物。貝森特代表著華爾街精英,如果他在特朗普團隊中的作用越來越大,那就意味著特朗普接下來出招的策略可能會發生變化。
豁免意味著關稅博弈升級
第三個要點,豁免并不代表關稅轉向,反而意味著關稅博弈進入深水區,我們從遭遇戰開始轉為持久戰。
隨著單純加關稅這種“數字游戲”難以為繼,關稅博弈進入新階段。特朗普表示,會在周一公布一些半導體關稅的相關細節。目前市場猜測,他可能會推進美國半導體進口的調查,進而在未來幾周或幾個月推出半導體行業關稅。由此可見,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正聚焦于更核心的科技領域。
所以對咱們來說,如果想要破局,那就得更加堅定地推進自主可控的科技創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