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半導體工藝節點向納米級精度持續下探,單顆芯片可集成的晶體管數量呈現指數級增長,這對電子設計自動化(EDA)工具提出了雙重挑戰。一方面需要突破物理極限實現亞納米級設計精度,另一方面要構建支持超大規模電路仿真的智能驗證體系。
在異構集成成為主流的產業背景下,半導體IP核作為經過硅驗證的處理器架構、高速接口等模塊化設計資產,其復用效率直接決定了復雜SoC芯片的研發周期。這種技術演進趨勢驅動著EDA工具與IP生態系統形成深度協同——前者通過異構計算架構實現多物理場聯合仿真,后者依托標準化接口協議構建即插即用模塊庫,共同支撐起從架構探索到物理實現的完整設計閉環。
國際EDA龍頭企業通過戰略性并購已形成技術護城河,如Synopsys近年收購Ansys強化多物理場仿真能力,Cadence整合Integrand拓展射頻設計版圖,這種垂直整合戰略正在重塑全球半導體產業鏈的價值分配格局。
國內EDA龍頭企業概倫電子(股票代碼:688206)于4月11日晚間披露重大資本運作方案。根據定向增發預案,公司將通過股權置換與現金支付相結合的方式,完成對銳成芯微的全資控股,并同步實現對納能微剩余45.64%股權的全面收購。此次交易將配套實施融資計劃,最終形成對兩家標的企業的完全控制權。4月14日,概倫電子復牌,截至當日收盤,公司收漲4.93%。
以制造端為需求原點,構建DTCO體系
當國際EDA巨頭以"工具+IP"的集成生態構筑競爭壁壘時,概倫電子選擇了一條差異化的戰略路徑——以制造端需求為原點,其上市前就曾并購過4家EDA企業,分別是博達微、Entasys、芯智聯、Magwel,還投資東方晶源、泛利科技、上海思爾芯等多家公司,開創性構建起具有中國產業特色的DTCO(設計-技術協同優化)體系。
這一戰略選擇的背后,折射出中國半導體產業對工藝自主可控的深層訴求。從早期良率導向設計方法論到成熟的DTCO框架,概倫電子的演化軌跡核心在于打破傳統EDA工具與晶圓制造的技術壁壘,通過工藝參數反哺設計優化、制造需求重塑工具架構的深度互動,形成覆蓋工藝平臺定制、制造協同優化、工具鏈重構的完整價值鏈條。
這種"自底向上的制造端創新路徑"與海外廠商"自頂向下的設計端延伸戰略",在半導體產業生態中劃出兩條截然不同的演進軌跡,構成了戰略縱深層面的路徑分野。
依托DTCO戰略框架,概倫電子已構建起四大業務支柱:制造類EDA、設計類EDA、半導體測試系統及技術驗證服務,形成覆蓋40余項細分產品的全棧能力。
其中,設計類EDA與制造類EDA構成核心軟件矩陣,支撐7nm至3nm FinFET工藝及FD-SOI、GAAFET等前沿技術節點。2024年6月,其電路仿真工具NanoSpice通過三星3/4nm認證,標志著國產EDA工具在先進制程領域的交付能力取得實質性突破;半導體測試設備業務則覆蓋從28nm成熟工藝到3nm先進節點的全制程檢測需求,成為支撐業績增長的關鍵增長極。
此次并購銳成芯微及納能微的戰略價值,在于持續補全DTCO體系:即通過整合EDA工具進行設計優化、IP核提供模塊復用、測試系統三大能力,形成"工藝開發-芯片設計-制造協同-驗證閉環"的完整生態,通過底層數據互通實現設計規則、工藝參數、IP特性的深度耦合,真正將DTCO方法論轉化為可落地的工程實踐。
據了解,銳成芯微作為半導體IP領域的創新標桿企業,已構建起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體系。其核心技術聚焦低功耗、高密度及高可靠性IP研發,形成了涵蓋模擬與數模混合IP、存儲IP、無線射頻IP及高速接口IP為主體,輔以基礎庫IP和數字IP的業務架構。經過長期技術積淀,該企業已形成覆蓋5納米至180納米工藝節點的技術儲備,擁有適配全球30余家晶圓代工廠的1000余項物理IP資產,其解決方案深度滲透汽車電子、工業自動化、物聯網基礎設施、5G通信及AI加速芯片等前沿領域。
本次交易的另一標的納能微系銳成芯微控股子公司,專注高速接口IP與模擬IP授權服務,并拓展芯片定制化設計業務。銳成芯微共持有納能微54.36%的股權,在取得銳成芯微100%股權及納能微45.64%股權后,納能微也將成為概倫電子的全資子公司。
行業人士指出,中國EDA產業或正從"單點突破"向"平臺化作戰"的戰略升級。通過垂直整合制造端EDA工具、設計端IP資產與驗證端測試能力,概倫電子正在構筑起具有中國產業特色的技術護城河——既不同于Synopsys的"工具+IP"生態,也區別于傳統EDA廠商的單一工具路線,開創了以制造協同為核心競爭力的第三種發展范式。
并購標的兩度折戟IPO,并購謀求資源整合
作為國內芯片IP行業的領軍企業,銳成芯微依托三大核心技術矩陣構筑競爭壁壘:其模擬及數模混合IP產品全球市場占有率位居次席,無線射頻通信IP與嵌入式存儲IP業務則分別占據國內細分領域龍頭地位。
然而這家技術型企業曾在資本市場歷經波折,此次與概倫電子達成并購協議,究竟是實現技術互補的強強聯合,還是面臨整合挑戰的未知征程,尚需時間驗證產業協同效應的最終呈現。
據悉,銳成芯微曾獲蘇州聚源、大唐電信、比亞迪等產業資本加持,在2022年6月首次沖擊科創板時計劃募資13.04億元,卻在2023年3月意外撤回申請。五個月后,公司迅速轉換賽道轉戰創業板,但截至當前申報已逾十個月仍未獲實質性進展。
銳成芯微兩次IPO受阻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物理IP市場整體規模較小及業務結構導致盈利能力薄弱。從招股說明書了解,銳成芯微的IP授權業務毛利率高達80%以上,但其整體凈利潤受低毛利芯片定制業務拖累,2021年凈利潤4658萬元。
而概倫電子的EDA業務毛利率平均為87.73%,但凈利潤因研發費用和并購整合成本持續承壓。
公司2024年研發投入增速達67.15%,其產品線集中于制造與設計類EDA工具,而銳成芯微在物理IP領域具有全球第三的技術優勢,覆蓋5nm至180nm工藝。雙方技術整合可加速EDA工具與IP的驗證效率,降低客戶開發成本。此外,銳成芯微與30多家晶圓廠合作,客戶包括中芯國際、三星等,可幫助概倫電子滲透汽車電子、物聯網等新興市場。
并購后,雙方可通過整合IP與EDA工具形成一站式解決方案,提升產品附加值,銳成芯微的IP業務可借助概倫電子的客戶資源加速商業化,減少對低毛利定制服務的依賴,進而改善整體盈利結構。
綜上,此次并購通過整合EDA工具與IP資源,有望在收入增長、毛利率提升及國產替代加速的背景下,為概倫電子創造新的增長點,同時為銳成芯微提供穩定的資本與平臺支持,實現雙方財務與戰略的雙向補足。
概倫電子表示,將充分發揮技術協同效應,重點突破先進制程工藝EDA工具開發及高端模擬IP國產化替代,通過打造全棧式技術解決方案,為本土龍頭企業構建自主可控的半導體技術生態體系提供關鍵支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