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春潮涌動施工忙,穿山越水架通途。在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地丹江口水庫北岸,澠淅高速淅川至豫鄂省界段建設現場機械轟鳴、焊花飛濺,建設者們正搶抓黃金施工期,建設現場一派繁忙景象。
該項目位于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環保要求高,全線橋隧比例達49%,施工難度大。目前,特大橋纜索吊已取證完成,鋼箱梁安裝工作正在火熱進行中,預計在9月份完成所有鋼箱梁安裝工作,確保2025年底建成通車。
作為豫鄂兩省重點交通工程,在搶抓工期的同時,該項目以“綠色標桿工程”為目標,全面推廣智慧化管理。施工現場安裝環境監測設備30余套,實時監控揚塵、噪聲及水質數據,并通過“AI視頻巡檢”自動識別安全隱患。針對丹江口水庫生態保護,施工方創新采用“橋梁徑流智能收集系統”,確保施工廢水“零流入”水源地。
項目通車后,可節省河南淅川縣到湖北十堰市、丹江口市通行時間1小時左右,大力緩解了沿線丹江口水庫庫區居民的出行困難,開辟了豫鄂兩省產業發展、人流物流新通道,助力推動了鄉村振興和城鄉資源雙向流動,形成了跨省旅游、經濟黃金走廊。
澠淅高速公路淅川至豫鄂省界段項目起點位于淅川縣馬蹬鎮嶺東村北側,順接澠池至淅川高速公路西峽至淅川段,向南跨越丹江,穿越丹江濕地實驗區,至豫鄂省界,順接湖北省十堰至淅川高速公路。項目線路全長24.838公里,概算投資為49.66億元,橋隧比為49%,沿線設置服務區1處,互通式立交2處。項目全線橋梁29座共10955米,其中特大橋1座共919米,大橋25座共9793米,中小橋3座共243米;隧道3座共2600米,其中長隧道1座共1421米,中隧道2座1179米,涵通道55道;填方380萬立方米,挖方824萬立方米。
在特大橋施工平臺遠眺,丹江口水庫碧波萬頃,鋼鐵橋身如長虹臥波。建設者們用汗水澆筑的,不僅是跨越天塹的工程奇跡,更是一幅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相融共生的壯美畫卷。當2025年通車汽笛鳴響時,這“一庫清水兩岸通途”的景象,必將成為新時代中部崛起的生動注腳。
來源:河南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