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四川達州市的白沙鎮,迎來了一位意外訪客,竟要找劉運達的妻子。
這時劉運達才知道,妻子竟然身家億萬,可當年妻子分明是日本女戰俘,后來嫁給他這個遠征軍連長,選擇在中國山村中度過余生。
來的人到底是誰?當年兩國廝殺時,抗戰老兵為何跟日本人結婚,那時候發生什么,如今面對巨額財富誘惑,這對夫妻該何去何從?
如果您想知道的,歡迎先點個關注。
時光流轉,回到1943年,典型的日本少女大宮靜子,當時年僅十七歲,正在廣島女校攻讀醫護專業。
在這樣充滿青春活力的時期,她本可以無憂無慮完成學業,然而不幸的是,她出生在戰爭紛擾的時代。
當時國際局勢變化,日本遭受極大壓力,在中國戰場的資源愈發欠缺,無法兼顧其他方向。
但日本依然堅持擴張軍備,在國內廣泛傳播軍國主義思想,成功地吸引許多涉世未深的年輕男女,這自然包括大宮靜子。
她首次踏出國門,卻未曾料到這一別,竟然是整整三十五年,這些年到底經歷了什么?
抵達中國后,大宮靜子被派往上海,參與傷員救治工作,隨后跟隨日軍,轉戰至緬甸的拉因公,并在當地戰地醫院服務。
隨著戰況改變,日軍遭受巨大損失,戰地醫院很忙碌,每天都要接待數百上千名傷員。
盡管工作量巨大,大宮靜子感到筋疲力盡,但她更加憂慮國家未來,可沒有想到的是,她很快就要擔心自己了。
1944年的某日,拉因公被中國遠征軍包圍,負責防守的日軍少佐下令,將戰地醫院和傷員撤退到后山洞穴中。
因為護士平時對大家照顧周到,因此日軍少佐命令護士們下山投降,而其他人則選擇在山洞中,用集束手雷結束生命。
過了沒多久,身為醫護兵的大宮靜子,看到了追來的中國遠征軍,并成為俘虜并隨隊前行。
她曾懷揣著為國獻身的決心,如今卻淪為俘虜,內心充滿了抗拒,如今她將要死在這里嗎?
當時中英聯軍皆在場,在對待戰俘問題上出現了分歧,因為都是遠離家鄉作戰,物資供應緊張,安置戰俘非常麻煩。
當時有人提出,將這些日本戰俘全部處死,理由是他們作為侵略者,犯下了無數罪行,許多百姓就是死在日軍手中。
就在不同意見僵持時,大宮靜子也越來越慌,卻看到一個中國戰士走出來,來到了人群面前說服眾人。
這個中國戰士便是劉運達,他如今是中國遠征軍的連長,此時面對著團長喬明固,表達了自己的意見。
劉運達提及了倡導優待俘虜的政策,希望能夠保全大宮靜子等人的生命,在他的倡導下,其他人也認為這是合理的。
中英聯軍領導看到后,經過商討也一致同意,決定將他們留在部隊,并成為部隊醫護兵。
不過大宮靜子對中文一無所知,當時完全不知道,這位只比她大五歲的男人說了什么,只記得是他救了自己的性命。
大宮靜子留下來后,聽從了新的安排,堅定地留在醫療崗位上,悉心照料遠征軍的傷員。
此后在漫長相處里,大宮靜子畢竟花季年華,經常會在部隊里遇到劉運達,看到他的戰斗英姿,也曾醫治過他的傷。
她其實心里很好奇,為什么遠征軍會在這里,而劉運達又經歷什么,才成為一名戰士呢?
那得回到1942年春天,日軍占領了緬甸,為了保障滇緬公路的補給線安全,中國組建了遠征軍前往緬甸,協助英軍抵抗日軍的進攻。
中國累計派出了超過十萬兵力,而劉運達正是其中一員,當然是為了保家衛國而來的。
劉運達原本是四川白沙的普通農民,之前在家鄉的旗山開采條石謀生,后來響應了征召,加入了中國遠征軍。
當時遠征軍被派往緬甸,行動分為兩個階段,大部分的士兵來自云貴川地區,劉運達就是第二階段的遠征軍。
盡管劉運達外表看起來瘦弱,但畢竟長期的艱苦勞動,使他有著出色的體力,再加上他機智的頭腦,在軍隊中服役兩年多后,逐漸晉升為連長。
1944年5月,在緬甸北部和滇西地區,遠征軍展開反擊,消滅超過三萬名日軍,成功奪回被占領的滇西土地,成為中國與盟軍合作的經典戰例。
但是對劉運達來說,這次戰役不僅為他贏得榮譽,更讓他遇見了生命中的至愛,這個人自然就是大宮靜子。
在漫長的相處里,劉運達也看到了大宮靜子的付出,看到她無私地救助自己的戰友,一時也不禁深受感動。
在那個動蕩的年代,男女之間很容易因為相互依賴而萌生愛意,然而大宮靜子身份特殊,他們的感情注定會受到外界的質疑和非議。
身為日本人的大宮靜子與中國軍人結合,這在當時社會中肯定會引起相當大的爭議。
但是劉運達持有不同觀點,他認為日軍犯下眾多罪行,但大宮靜子作為醫護兵,沒有對遠征軍造成損害,而且還幫助救治許多傷員。
最終情深意濃,兩人還是突破了非議,堅定地走在一起,并熱切期盼戰爭盡快結束。
直到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劉運達本可以留在國民黨繼續參戰,但他認為參與內戰并不光榮,再加上已有妻子,因此他決定回到白沙老家。
返回老家后,考慮到大宮靜子的背景,劉運達特意為她起了一個中文名,叫莫元慧。
來到新的陌生環境,起初大宮靜子并不適應,因此她沉默寡言,很少與人交流,而且還會聽到閑言碎語。
最初時候,村民對上官靜子有些抵觸,但隨著日漸接觸,人們發現她不僅性格討人喜歡,學習新事物的速度也很快。
隨著時間的推移,兩人生活逐漸幸福,迎來了自己的孩子,大宮靜子也逐漸與人溝通,鄰里對她的態度也友好起來。
他們都本以為,日子就這么細水長流著,可直到一個人來,徹底打亂原有的平靜生活。
到了1978年,在一個普通的午后,村里書記突然來訪,直接揭開大宮靜子的真實身份。
書記很快解釋來意,透露大宮靜子的父親大宮義雄已經來到中國,并借助中日友好協會的幫助,正在尋找失散的親人。
大宮靜子未曾想到,在三十多年分離之后,她竟然還有機會,能與失散已久的親人重逢。
更令人震驚的是,大宮義雄已是資產高達數百億日元的商業巨頭,可這到底是咋回事呢?
大宮義雄尋找女兒的初衷非常明確,一方面是為了實現父女團聚的愿望,另一方面則是希望大宮靜子能夠繼承并繼續發展他的家族企業。
大宮義雄在年輕時,積累了相當多的財富,并育有兩子一女,但他的長子在戰爭中犧牲,而次子自幼體弱多病。
他的獨生女被日本政府征召,輾轉前往緬甸日軍野戰醫院擔任救護兵,此后便音訊全無。
匆匆數十年,大宮義雄的健康每況愈下,內心思念女兒,終于按捺不住,開始四處尋找。
得知女兒可能在中國,他立刻啟程前往,經過四處打聽,找到了喬明固,并得知了女兒的居住地址。
1978年5月,大宮靜子正在做飯,門外響起汽車聲響,便擦干手上的水漬,好奇地走出門去查看。
當車里的人走下車時,她瞬間呆住了,面對既熟悉又陌生的身影,內心再也抑制不住,淚水激動地流下來。
眼前的人,正是闊別多年的父親,此時父親已經高齡,而她也早為人母,可親情依舊難忘。
大宮靜子緊緊握住父親的手,引領他進入屋內,兩人徹夜長談,傾訴著這些年來彼此的思念之情。
劉運達看到這些,心中也充滿喜悅,盡管妻子從未透露,但他其實也明白,妻子也是想念家鄉的。
面對多年未見的女兒,大宮義雄淚流滿面,看到孫子更是喜出望外,可他還提出了一個額外要求,這卻讓家庭陷入了兩難。
大宮義雄提出,要帶女兒全家去日本,那到底要不要回去呢?這該怎么選呢?
大宮靜子離開家鄉超過三十年,自然是很想回去看看,可是又不舍得丈夫和孩子,不禁陷入了兩難境地。
劉運達五十多歲,自然難以接受這個提議,一方面已習慣鄉村生活;另一方面也不想離開故土,前往一個完全陌生的國家。
經過多次深入討論,劉運達最終同意,讓妻子回去居住一段時間,而他和兒子則繼續留在四川。
此后劉運達獨自在四川,后來經過妻子多次邀請,他也難忍相思之苦,終于前往日本去看妻兒。
抵達日本后,劉運達突然發現,他知道妻子很有錢,沒想到竟是億萬富豪,這咋回事?
原來是岳父家非常有錢,此時妻子繼承了大宮義雄的工廠、酒店和連鎖超市,成為真正的豪門貴婦。
他來到這里后,過著富裕的生活,但這種感覺寄人籬下,讓他感到非常不適,特別是他還發現,在這里幾乎沒有人可以傾訴。
妻子現在是集團的董事長,大部分時間都在各地出差,而兒子長大了,也有自己的追求,所以他看似擁有一切,實際上卻感到孤獨和無所事事。
此時大宮義雄已經垂垂老矣,劉運達強忍著思鄉之苦,跟妻子陪伴岳父度過最后時光。
老丈人去世后,劉運達陪伴著悲慘的妻子,但妻子恢復狀態后,也察覺到了他的異樣,并詢問了原因。
劉運達說出了心里話,盡管這里條件優越,但他更希望,能回到四川過上簡單的生活。
兩人討論了許久,終于做了一個決定,讓懂事的兒子在日本,經營著外公留下的產業。
夫妻則重返四川,再次隱居山林,這可以說是非常圓滿的結局。
一位抗日老戰士和一位日本女戰俘,盡管看似毫無關聯,卻共同編織了非凡愛情故事。
在動蕩的年代,他們的感情珍貴,沒有纏綿悱惻的甜言蜜語,卻有著堅如磐石的韌性。
聽到這兒,您有何感想,歡迎關注留言評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