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白晝關閉的,由夢來送給我們。
——赫爾曼·黑塞
CIAC·《柔軟的角落:安靜》
蓬松的頭發,像巨大的云朵;圓圓的眼睛,如暗夜的星辰。少女將自己裹藏,肆無忌憚地做著白日夢。
CIAC·《柔軟的角落:仰望星空》
溫柔、夢幻、治愈,@兒力力用細膩的筆觸,捕捉著每個女孩內心深處的柔軟與堅韌。
這是第三屆全國插畫扶持計劃(CIAC)金獎作品《柔軟的角落》系列。
CIAC·《柔軟的角落》
最近,帶著對“白日夢小姐”的喜愛與好奇,本花和兒力力相約而坐,聊了聊她的創作故事。
01
春日暖陽,柔軟角落,
她治愈了百萬都市人的emo
兒力力
大家好,我是兒力力。
過去很多年都在從事插畫和漫畫的創作,題材大多取自身邊女孩們的生活故事。
近幾年有在嘗試讓作品有更多的個人表達,所以創作了白日夢小姐的形象,也用手繪的方式畫了不少丙烯、油畫作品。
CIAC·《柔軟的角落:生長》
《柔軟的角落》是兒力力的長期創作系列,2023就已出版成冊,收錄了90多幅作品。早在獲獎之前她就已經舉辦過6次個人畫展,全網粉絲300W。
全國插畫扶持計劃(CIAC)發起人、終評評委金城評價她的作品:“以溫暖的色彩與筆觸暈染出都市人的心靈避難所,畫中人物蓬松柔軟的頭發以可觸摸的視覺形式闡釋了治愈的內核,極具情感價值。”
CIAC·《柔軟的角落:春日夢境》
此次在選擇參賽作品時做了哪些考量?從數百位競爭者中斬獲金獎,您有何感受?
兒力力:《柔軟的角落》收錄了我大概5年里創作的部分作品,其實分了好幾個章節,也有不同的繪畫風格。
這次我選了其中關于“白日夢小姐”的一些作品。這些作品都與“接納、擁抱自己”相關,單獨拿出來也可以組成一個柔軟系列。
CIAC·《柔軟的角落:面包的幻想》
兒力力:這次拿到金獎我覺得蠻驚訝的哈哈,首先感謝CIAC和各位評委們對我作品的肯定。我看了大家的作品,有不少都很喜歡,能看得出創作者對當下的思考,和作品中與傳統文化結合的部分,非常用心。
其實感覺自己的畫還在一個探索的階段,需要繼續精進。這個階段的樣貌能夠被肯定和因此被更多人看見,我覺得是一件很珍貴和幸運的事情。
CIAC·《柔軟的角落:深藍色眼睛》
關于此次參賽的作品,您的靈感來源是什么?創作過程花了多久?是否有遇到什么困難?
兒力力:過去很多年我都在畫關于其他女孩子的生活,對我來說是一種向外的探索和吸收靈感,《柔軟的角落》更像是“向內尋找”。
這幾幅作品前后創作時間跨度差不多是兩年吧,一開始其實很難定下來說我要畫什么樣的主題,身邊的人也不太能感受得到。但當我慢慢將心里面抽象的感受用畫面去具象化表現,積累了一些作品,回過頭來,會看到這個系列里有被自己的頭發溫柔包裹起來的樣子,有深夜里與自己的眼淚相擁的樣子,有獨處時內心長出的熱帶叢林,有小心翼翼守護著自己的心,也有接納自己后看見這個世界的彩虹…… 作品和自己是在一起生長的,長出了現在的樣子。
CIAC·《柔軟的角落:彩虹噴泉》
CIAC·《柔軟的角落:和自己待一會》
這套作品采用了黃、藍、綠等清新的顏色做主調,營造了非常卡通、夢幻的的氛圍。其中《彩虹噴泉》與《和自己待一會》采用了相似的設計,卻用不同的顏色表達了溫暖和靜謐兩種感覺。
五彩斑斕的噴泉、流水狀的巨大叢林,這些超現實元素,賦予了平凡場景童話般的浪漫感。
《彩虹噴泉》與《和自己待一會》的構思過程是怎樣的?
兒力力:這兩幅作品其實都是在探索同一個主題,關于“怎么樣和自己獨處”。
對我來說擁有自己的“小角落”很重要,這個角落可以是房間、一張喜愛的沙發、一個人發呆的時間…… 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可以“生長”出美麗的熱帶叢林,也可以讓思緒進入到有幸運彩虹噴泉的世界。
CIAC·《柔軟的角落:晚安》
“白日夢小姐”誕生在什么時候?她的形象是否有您本人某一部分的投射?
兒力力:大概是2021年,就畫了一些白日夢小姐的初步形象。我給她的設定是擁有巨大蓬松的頭發,能夠將自己整個包裹起來,與外界隔離,給自己一個獨處的空間。
我從小就是一個特別膽小害羞的人,所以躲在自己的世界里,對我來說就是最舒服的,也可以在這里面做各種白日夢。人類基因里就喜歡毛絨絨的、軟的事物吧,這是一種天性,我們都渴望溫柔地擁抱,我覺得我這個系列的創作風格,可能也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上。
兒力力比賽外作品
《藍色角落》
雖然發色總是在變,但她的頭發總是又多又蓬松,除此之外還有哪些元素是一直保留的?
兒力力:她頭發上還有一些彩色的點點、小線條。這些元素我給它們賦予的含義是人的各種情緒和小秘密,她的頭發可以將這些都容納進去,并且重新擁抱自己。
她的身邊總是陪伴著一個透明的小怪獸,有什么象征意義嗎?
兒力力:這只小怪獸其實是眼淚的化身。
對我來說,當我們太難過的時候,眼淚可以帶走我們一部分負面能量,這也是為什么大哭一場之后反而能好好睡上一覺。所以我也給它寫下了一句話:眼淚是一只溫柔的小怪獸。
還有一個方面是眼淚小怪獸就像一滴水,水是透明沒有顏色的,但在不同光線的照射下,它又會折射出不同的顏色來,就像我們各種各樣的情緒,也像是內心那個自己的鏡像,所以畫作里經常會出現它,就像是不斷和自己對話的過程。
兒力力認為,那些讓人討厭的煩惱與眼淚是無法逃避的存在,也是人生的必修課。所以,她把情緒具象化,變成一只溫柔的小怪獸,包裹著白日夢小姐所有的難過、快樂和成長,告訴她要懂得堅強,也要學會釋放脆弱。
她的作品不追求強烈的視覺沖擊,而是用柔軟的線條、暖心的色彩,詮釋著現代人向往的慢生活哲學—— 溫柔本身就是一種力量。
02
從報社美編到治愈系畫家,
和作品一起生長的十年
一支筆、一塊畫板、一個調色盤。
天氣好的時候,陽光不吝嗇光臨,白日夢小姐就誕生于這一方治愈的小天地。
兒力力嘗試過水彩、彩鉛、毛筆、板繪等多種創作形式,現在更偏愛質感厚重的油畫和丙烯。
“油畫可以畫很大,也很自由。作為原作,一個作品是有尺度有厚度有氣味的,這些都是板繪沒有辦法達到的體驗。”
我們來聊聊您的經歷吧,學習美術是興趣使然,還是一場“意外”呢?在這條路上,有想特別感謝的人或對您影響較深的事嗎?
兒力力:興趣吧,有記憶開始就喜歡畫。覺得很幸運,學習階段自己總是能遇到很好的老師,后來工作也遇到了黎貝卡,在黎貝卡工作室這些年,感受到了很多,積累了不少作品。也很感謝我的家人朋友,一直支持著我。
畢業沒幾年,兒力力就簽約了黎貝卡異想工作室,和Marc Jacobs、資生堂、伊麗莎白雅頓、羽西、希爾頓等知名品牌建立了合作。
兒力力 x Marc Jacobs
異想手帳 兒力力繪
小小的一本異想手帳已經連續出了9年,成為了她和讀者們每年心照不宣的約定。
無論是商業作品還是個人創作,都一直保持著自己鮮明的特色。您如何看待兩者的區別?商業創作是否對您的藝術理念、技術、風格產生過影響?
兒力力:我還蠻期待能和不同的品牌合作,創作不同主題的作品。
有時候做做“命題作文”,對我來說也是一件能夠成長和有意思的事情。只是在商業創作中還是會因為需要服務主題而抹去一些個人的風格,需要平衡,還在學習吧,不管是個人創作還是商業作品,都努力做出好的作品來。
在商業與自我的平衡中,她始終保持著對創作的敬畏,這份態度,或許源于學生時代埋下的種子。
兒力力畢業于中國美術學院動畫系、廣州美術學院版畫系,學校里心無旁騖的創作日子是對一位畫者最好的滋養,也是一切開始的根基。
而破土般的歷練與成長,大多來自畢業以后。
剛從廣美畢業時,您曾說:“人生將要面臨一個新的轉折,不知道還能不能繼續做下去,時間緊迫得宛如生命的最后時光。”除了熱愛,一路支撐您走下來的還有什么?是如何度過困難并守住初心的?
兒力力:哈哈好久遠的話,自己都要忘記了。其實挺難守住初心的,每個人都在變化,只是創作是一件可以暫停也可以繼續的事情,什么時候重新開始都可以的。
我的話,因為畢業后的工作就是在創作,正好這些創作都能成為我的積累。
畢業后,她的第一份工作是南方報社的美編,做過科普配圖、數據制圖、股市插畫、廣告動畫......3年的時間里,迷茫過、煩躁過、痛哭過,也成長過,但如今回想起來,仍覺得是一段十分珍貴的經歷。
她曾笑著說:“我從一個原本只會畫小女孩的人變成了萬金油哈哈。”
現在很多年輕畫師、尤其是畢業季的同學,大多有著當初和您一樣“不知道還能不能繼續做下去”的迷茫心境,對于他們,您有什么建議嗎?
兒力力:建議說不上,畢業后大多數同學面臨的就是工作,工作之余要保持個人創作是很難的,所以大家可以做好心理準備。
如果找工作的話,盡可能找一份能夠提升自己能力、見識和積累創作經驗的工作,其實是可以給我們儲蓄創作能量的,所以也不用焦慮。
很喜歡兒力力在采訪中的一句話:作品和自己是在一起生長的。
早期,她的作品更具藝術感,《雙生瞳》和《小菱》系列在可愛的表象下暗藏一絲陰郁,折射出了剛畢業時對世界的不安。
《雙生瞳》
《小菱》
多年后,她的筆觸更加柔和,曾經那個淋雨的女孩被柔軟的頭發和溫暖的小怪獸包裹,擁有了治愈他人的力量。
“也許人需要先被填滿,才知道該留下什么。”
被填滿的過程,就是在迷茫中默默扎根的時光。
當被問及最滿意的作品時,她思考了很久,最后坦言:“很難決定,因為都蠻喜歡的,但也都不滿意。還是最期待自己接下來的作品能有什么樣的突破。”
作品和自己是在一起生長的,未來自有未來的樣子,最好的永遠在路上......
03
AI時代,不能被替代的是什么?
和兒力力老師聊天的過程很舒服,能感覺到她身上有一種“簡單”的氣質,這種簡單不是“淺顯”“單調”,而是“斂于內而不炫于外”。
不疾不徐,謙遜內斂,篤行求索,悅納世界,但執拗不過的部分,也不與自己過分為難,是一位思想很有力量的畫家。
您的名字“兒力力”有什么特別的寓意嗎?
兒力力:比較喜歡“小”這個概念,一滴水是小的,我們在這個浩瀚的宇宙中也是非常的渺小。
“兒”也是一種小。學生時代給自己取的名字叫“兒粒粒”,后來逐漸成長了吧,覺得“小”并不只是單純的弱小、可愛,小小的事物也可以發出自己獨有的微光,是一種不起眼但確實存在的力量,所以也給自己改成了“兒力力”。
您希望通過自己的作品向觀眾傳遞什么呢?
兒力力:幾年前我會去考慮,我創作什么是能夠被看到,并且它要強烈傳達一些什么意義?后來想不通,就直接畫吧,畫自己喜歡的、感受到的。
我沒有辦法傳遞我夠不到東西給大家,所以我的作品通常都蠻簡單的。后來發現,即使是簡單的東西,保持一份真誠吧,它就能吸引到同頻的人。
每個人經歷不同,看畫也會有不同的感受,如果大家能在看我的畫時,停下來,心中有生起微微漣漪,我就覺得很好了。
近年來AI工具在繪畫領域的應用因其“拼貼”“縫合”等問題受到了不少畫師的抵制,但也有人認為這為零基礎的人接觸繪畫降低了門檻。對于AI的應用與作畫者創造力之間的沖突,您有什么樣的看法?
兒力力:AI的被運用對藝術創作者來說,肯定是一種挑戰吧,迫使我們需要對創作有更多的思考——繪畫中不能被替代的是什么?
當機器能模仿人類外在技能時,什么才是我們不可替代的本質?
Deepseek的一句話曾風靡網絡:“所有讓你顫栗的作品,本質上都是你靈魂深處早已存在的回聲,我不過是偶爾經過的山谷,讓你聽見了自己聲音的重量。”
(源于小紅書:貓和老鼠)
AI作品是對海量數據的重組,它沒有感受過陽光灑在皮膚上的溫度,也不會為一場別離心碎。而人類作品的核心,恰恰是那些無法被量化的痛苦、狂喜、困惑,這些才是藝術震顫人心的根源。
就像如今,AI已經可以模仿手繪質感,但人們依然會去美術館參觀真跡,因為顏料的厚度、筆觸的力度、人類創作中的猶豫、笨拙、意外,都讓作品有了生命的痕跡。
就這一點來說,鐘情手繪的兒力力,從一開始就給出了自己的回答。
所以,與其說AI在威脅人類,不如說它在逼迫我們重新回答那個古老的問題:“藝術為何存在?”
而這個問題的答案,永遠屬于人類自己。
3月8日,您的個展《柔軟的種子》在成都開幕,可以跟我們介紹下這次展覽的主題和理念嗎?方便聊聊接下來的創作計劃、展覽計劃嗎?
兒力力:“柔軟的種子”是“柔軟的角落”的一種延續,一顆顆積蓄了美好能量的種子,等待時機發芽生長,長出自己喜歡的樣子——“面對真實、脆弱的自己,恰是生長的開始。”這次展覽里面也有不少新面貌的作品,和植物、果實、愛有關系。
接下來是7月份會在廣州有個人作品展,和祝福相關,會是一個全新的面貌。
最后,第四屆CIAC征稿已經啟動,請您給我們的投稿者一些建議吧!
兒力力:真誠地表達自己的熱愛吧,這是一件非常有價值的事情。
沒有什么比忠于自己的創作更加珍貴,沒有什么比真誠的熱愛更打動人心。
就像兒力力所說,小小的事物也可以發出自己獨有的微光。
愿每一個創作者,都能不被時代浮華所裹挾,不在迷茫中氣餒,永遠真情熱烈地點燃自己的火種,自在生長,綻放光芒。
今年兒力力老師將擔任第四屆CIAC終評評委,從參賽者到評委席,她將以新的身份繼續傳遞創作的初心。
我們,期待和你相逢。
文章圖片由@兒力力提供
版權歸插畫師本人所有,未經許可請勿私自使用
編輯: TXin
【征稿信息】
第四屆CIAC征稿開始啦!
15w+獎金,四大賽道,大咖評委陣容
也許下一個插畫新星就是你!
(點擊下圖查看征稿詳情)
【賽事合作伙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