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覺醒來,特朗普又“贏”了。
他發文稱將在4月14日,也就是今天公布有關半導體領域關稅的詳細信息。
股神這是又建好倉了?
當然,他突然提半導體,又說“MAGA”這些話是有前提的。
11號晚,美國政府相關網絡平臺悄然發布一條關于對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芯片等電子產品"對等關稅豁免”的信息。
而這么重要的事,卻不是通過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發布的。
反而是通過一個信息發布平臺發出(該平臺后被確認是供美國政府機構使用的平臺)。
為什么?
要知道,在此之前美國海關還曾發布過一個通告說系統故障,所以目前無法執行特朗普政府加征關稅的命令。
怎么這系統早不故障,晚不故障,偏偏特朗普加稅了,它就故障了?
真有這么巧的事嗎?
這不就是美國自己找借口想要體面嗎?
畢竟面對那么一個反復無常、來去之間的總統,別說是三年后了,就是三天后他做什么決定都難以判定。
難怪有研究員喊話說“研究員的命也是命,不是夜觀星象的”。
說白了,不管是系統故障還是政策私發,這一系列騷操作就是給懂王反悔留后路用的。
果不其然,這回僅隔一天川普就否認了吧?
他這一會豁免,一會沒有豁免,一會兒又產品受關稅約束的。
知道的這是美國總統,不知道的這人也老年癡呆了呢。
不過,草臺班子就是這樣的。
一邊說著“美國政策絕對不會改變,永遠不會改變”,一邊又“朝令夕改”。
一邊說著抵制中國貨,“讓制造業回流”,一邊又把特朗普大廈的“中國產品”遮擋標簽。
從特朗普常戴著的小紅帽,到特朗普牌的襪子。
一邊是美國家庭生活成本上升、美國商家生意泡湯,一邊是特朗普家族把政策當ATM機,賺的盆滿缽滿。
嗯,這怎么不算特朗普贏了呢?
美國輸了沒關系,但他自己是贏定了。
所以他才有心情在攪風攪雨后去打高爾夫,又在變卦后去看UFC。
有意思的,馬斯克也帶娃坐旁邊一起看比賽,這是力破“分手”傳言?
還是說此種種只是兩人唱的雙簧呢?
當然,如今特朗普做什么已經不重要了,反正這種種“橫跳”已經代表他慫了。
而看看他這一周做了什么,就知道此刻他到底是游刃有余還是心虛了。
不過恐怕特朗普不會等到這通電話了,畢竟我們之前已經說過不陪他玩了。
而除了我們,有一個國家也在美國加稅的當下反其道而行之,那就是英國。
英國政府表示,英國將暫停對89種產品征收全球關稅,其中涵蓋意大利面、果汁、香料、塑料制品及園藝用品等。
這讓人想起了一位英國人說的話:不要浪費任何一場危機。
而這個人還說過一句話:“你可以指望美國人做出正確的事情,但得等他們把所有錯誤嘗試一遍之后”。
不過美國人可沒有耐心讓他們的總統一一試錯。
特朗普本來想靠著關稅大棒讓各國乖乖聽話,把產業鏈都遷回美國。
結果呢,美國的企業和消費者第一個不答應。
畢竟在特朗普把關稅加到145%以后,現在他們買一個熊貓玩偶需要花80美元。
而面對特沒譜的無厘頭“關稅”,他們現在已經開始積極“自救”了。
更有很多美國人開始飛到中國代購中國制造。
因為他們算了一筆賬,發現在中國離境退稅竟然比在美國本土買還要便宜。
“再也沒中間商賺差價!”
而他們的購物清單主要是華為手機、衣服、包包、科技產品等。
曾幾何時,海淘是潮流,如今卻上演“逆向海淘”。
究其根源,是我們國貨性價比高,質量過硬,打破了國外消費者的固有偏見。
所以,到底是誰還在“死鴨子嘴硬”?
歷史和事實反復證明,美方提高關稅解決不了自身問題,反而會自食惡果。
而有些人越折騰,越利好中國各種經濟。
無論他使出什么昏招來,用上多少緩兵之計,都無濟于事,反而只會將美國推向更深的懸崖。
這場仗雖然不是我們要打,但我們可是準備了好久。
這次,終于逮著機會了。
只不過中國什么都準備了,唯獨沒有想到特朗普這么快就慫了。
當然,特朗普的退縮,是霸權主義的必然結局。
在經濟全球化深度融合的今天,任何形式的貿易保護主義都是飲鴆止渴。
這場關稅戰教會我們:面對霸凌,唯有以斗爭求團結;面對封鎖,唯有以開放破困局。
最后,跟著國家節奏走,相信國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