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就關稅問題開展談判前夕,面對咄咄逼人的特朗普,日本首相石破茂終于不再隱忍,發出了上臺以后措辭最為強烈的警告,稱美國的對等關稅,將會擾亂全球經濟秩序,日本要及時行動,防止關稅政策對國家經濟造成打擊。
說是措辭強烈,也只是放在美日同盟的角度衡量。從我們的視角來看,這句“破天荒”的警告其實依舊留了不少余地。
【石破茂代表日本對特朗普硬氣了一回】
事實上,石破茂的硬氣只持續了這一句話的時間,隨后又主張,日本需要從“邏輯和情感”兩個層面去理解特朗普。看得出來,石破茂還是很想和美國達成協議的。
隨后,石破茂主動透露了自己上個星期與特朗普通話的不少細節,稱特朗普曾向他抱怨說,日本的公路上見不到一輛美國汽車。
石破茂當時估計沒有直接反駁,直到現在才指出“并非事實”,因為美國汽車雖然在日本銷量低迷,在進口車系中排名相當靠后,可也不是完全為零。
當然石破茂很清楚,自己不能去和特朗普的言論較真,而是要聽懂對方的言外之意,從而判斷美國究竟想要什么——這就是所謂的“從邏輯上”去理解特朗普。
【說是“措辭強烈”,也只是相對于美日同盟而已】
特朗普抱怨日本公路上見不到美國汽車,本質上是希望日本對美國汽車進一步開放市場,至于怎么開放,如何提高美國進口車的市占率,反正是石破政府要發愁的事情,特朗普只需要提要求就行了。
另外,特朗普關心的不止美國車出口日本,還希望美國農產品能打開日本市場,所以他還敲打石破茂說,日本對大米征收了700%的關稅,簡直“不可理喻”。不過農產品這塊,石破茂不一定能做主,還得看日本農協。
而從情感上理解特朗普,也許就是要從美日關系的大局出發,照顧美國總統的“感受”,哪怕特朗普漫天要價,日本也需要謹言慎行,不能駁了美國總統的面子。
歸根結底,在和特朗普談判時,美日同盟的本質和天生的不對等,就注定石破政府先天處于被動地位。也就是美國如今要專注于和中國的關稅戰,暫緩了對其他國家的對等關稅,還允許日韓等國優先上桌談判,石破茂才能稍微把腰桿挺直一些。
日本同樣受益于經濟全球化,也不想莫名其妙地被美國對等關稅來上一刀。只是美日同盟的路徑依賴,并不容易擺脫,石破政府主觀上也不想擺脫,依然想著和美國成為“相互信賴”的盟國。
特朗普一直把“美國受到不公平待遇”掛在嘴邊,這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偽命題,是美國用來制定對等關稅的一大借口。
要是日本當了真,很容易落進坑里。可現在石破茂為了維持美日同盟的體面,也只能硬著頭皮往套里鉆。
之前石破茂訪美,自以為在日企收購美國鋼鐵企業上給足了特朗普面子,又給日本留下斡旋余地,結果美國的反復無常還是超過日方預料。
【石破政府準備通過談判與美國達成一攬子協議】
特朗普最近再次強調,美國鋼鐵應該由美國人控制,不會落入日本手中。石破茂隨即跟著調整表態,明確了一個原則,確保美國鋼鐵仍是美國公司,同時實現“日本利益”。表態很輕巧,具體怎么實現,足夠石破政府頭疼一陣了。
日本現在普遍擔心,如果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如果與《美日貿易協定》沖突該怎么辦?考慮到特朗普能毫不猶豫地推翻自己任期內制定的《美加墨貿易協定》,對美日協定的維系也不會如何上心。
石破茂現在的想法是,爭取通過談判達成一攬子解決措施,降低非關稅壁壘,放寬美國進口限制,鞏固對美投資,深化能源合作,促使特朗普在關稅政策上對日本手下留情。
美國雖然拿中國沒什么辦法,可若是拿捏日本,手里有的是牌。特朗普不需要顧忌美日同盟,日本卻做不到這點。他前幾天還在社交媒體上炮轟《美日安保條約》,稱美國花費數千億美元“保護日本”,但如果美國遭受攻擊,日本卻不需要采取任何行動。
【石破茂不想徹底得罪特朗普】
特朗普還暗示,盡管這是一份防衛協議,本質上和貿易協議并無不同,他把話說到這種份上,石破政府要是再不領會言外之意,就枉費日本對美國察言觀色這么多年了。
雖然幾天后舉行的美日經貿談判,但美方代表有可能趁機加入安保相關議題,要求日本繼續增加防衛費。總之,石破政府上下,都對前景感到很不樂觀,預感會是一場艱難的談判。
日本在野黨倒是建議過,可以把美債作為協商籌碼,不過自民黨那邊很快表示,不會考慮用這一選項報復美國。石破茂要的是與美國達成雙方都可以接受的協議,而不是徹底得罪特朗普,這就導致日本的“強硬”只是曇花一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