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紫外輻射和外來污染輸送影響,徐匯區上周(4月4日—4月10日)出現兩天以臭氧為主要污染物的輕度污染天氣。各相關單位強化污染攻堅,根據預測預報及時開展污染源管控,并根據污染監測結果開展溯源排查。自4月10日起,空氣質量恢復優良。本周,自4月18日起,徐匯區可能出現以臭氧為主要污染物的輕度污染天氣,易感人群癥狀有輕度加劇,健康人群出現刺激癥狀。建議兒童、老年人及心臟病、呼吸系統疾病患者減少長時間、高強度的戶外鍛煉。
2025年4月4日—4月10日,徐匯區大氣環境質量報告如下所示:
4月4日至4月10日徐匯區空氣質量等級及主要污染物:
一周平均環境指標
注:受徐家匯公園施工影響,徐家匯站點數據缺失
本周每日各監測點位大氣環境和國控點平均值比較如下所示:
一周AQI指數
一周PM10分指數
一周PM2.5分指數
一周NO2分指數
一周O3分指數
匯寶小科普
如何避免臭氧污染的危害
個人防護措施
1.減少戶外活動
● 臭氧濃度通常在午后(12:00—17:00)達到峰值,盡量避免此時段進行跑步、騎行等劇烈戶外運動。
● 關注空氣質量預報(如AQI指數中的臭氧數據),污染日減少外出。
2.增強自身防護
● 外出佩戴N95口罩(普通醫用口罩對臭氧防護效果有限)。
● 多食用富含維生素C、E的食物(如柑橘、堅果),減輕氧化損傷。
社會治理措施
1.源頭減排
●控制前體物排放:減少機動車尾氣(推廣新能源車)、工業排放(石化、噴涂行業)和溶劑使用(油漆、印刷)。
●推廣清潔能源:加快淘汰燃煤鍋爐,發展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
2.科學管控
●分時段調控:在臭氧高發季節,對加油站、油罐車裝卸等VOCs排放實施錯峰作業(避開高溫時段)。
●生態修復:增加城市綠地面積,種植對臭氧耐受性強的植物(如銀杏、松柏)。
文稿:徐匯生態環境
編輯:韋麗、邱彩紅
校對:耿潔玉
審校:韋麗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徐匯官方賬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