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商業考察需要理性與深入
上周有個老朋友給我電話,說想來上海考察下商業項目,讓我推薦一下。
我問道::你是想看一下商業趨勢,還是為了什么特定項目尋找參考案例?
她說是后者。
我接著問:你的項目在什么樣的區位?面積多大?容積率多少?盒子還是街區?持有還是銷售?定位出來沒有?初步方向有幾個?想考察的是整體邏輯還是主題空間……………
她在電話那邊沉默了一會兒,估計是穩定了下情緒:讓你推薦兩個項目,你怎么這么多問題?
我告訴她,上海有核心商圈及次商圈快30個,3萬平米以上購物中心接近400個,還不算難以計數的各類商業街區及舊改項目,你不告訴我具體的考察目的,我怎么推薦?
她在電話另一頭一字字的說:“把你覺得比較好的項目給我推薦下就行。”
我很誠懇的說,我這人比較博愛,如果以個人喜歡為標準,你可能要在這里住上十天半個月的。
作為朋友,我覺得自己簡直是太負責任了,當然,她一定忍的很辛苦才沒有罵我。
有一個很少有人意識到的準則:商業考察是一把雙刃劍!
以前有過一個笑話,說在業主要求中,設計師最喜歡的,和商業顧問最討厭都是同一句話:你照著這個項目給我來一個!
設計師喜歡的原因很簡單,樣本都給出來了,只要土地面積容積率差不多,照樣抄一個的難度肯定比重新設計一個小,反正設計費都是那么多。
而商業顧問討厭的原因是,因為發展背景、消費群體、企業資源、以及運營模式等的不同,大部分項目從邏輯上來說都很難照抄。
當然喜歡和討厭也不是絕對的,設計師節操高一點,或顧問團隊節操低一點,前面的立場就可以互換了。
我曾經工作過的一個項目,是國內最早采用BLOCK形式建造的街區型商業設施,因為當時項目既新穎又成功,吸引了很多考察者。
這一類項目的優點是動線比較靈動,內部空間與外部環境有良好的交互,特別是當夜晚來臨,在燈火輝映下,既有城市的現代味道,又有生活的煙火氣息,游逛起來非常有味道。
缺點也十分明顯,受天氣影響較大,特別是雨雪天氣對于行走不是很友好,全街區型的建筑形式下,高區可達性較弱,對于業態也有很強的限制。
項目當然很有特色,但第一對地理與區位有一定要求,第二要有精準的定位與強大的招商運營能力。
看著很好,學起來有點費勁。
在2019年我們做的一次全國性商業研究中,發現國內市場做街區式商業,客戶接受度最高的是深圳、珠海、廈門等珠三角地域,因為這些地區的戶外可消費時間比較長。
但是到了北方,很多街區都是“看上去很美”,實際運營情況一言難盡。
我見過很多業主,在做一個新建或者改造項目時,到處去看各種案例,覺得這個也不錯,那個也滿好,最后眼花繚亂之下,要么立地飛升,要么道心崩潰。
或者心一橫,豪取百家之長,每個都抄上一點,卻由于缺乏系統的定位與認知,最后變成了一個大雜燴。
想象一下,把劉亦菲的眼睛、迪麗熱巴的鼻子、陳都靈的耳朵、舒淇的嘴、林青霞的下巴都安裝到一個人臉上--產地都非常出色,但效果可能很驚悚。
商業考察是個很有效的學習方式,可如果沒有一個合理的模式與方法,最后極有可能起到副作用。
2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可總要明白選哪塊石頭!
在做項目的考察時,一定要知道哪些是可以瞻仰的,哪些是可以借鑒的。
商業項目可以學習的一般有四個大的方面:建筑、空間、主題及業態品牌。
這四個層面不是相對獨立的,而是互為條件與因果。
有的項目在建筑層面上可以作為參考,但主題與業態層面無法復制,可是商業主題與業態布局,和建筑設計是強關聯的,那么單純的抄作業往往東施效顰,一定要做本地化的調整與處理。
前灘太古里剛開業時,很多商業人感嘆規劃與布局都充滿了想象,覺得自己可以學習一下
當時我還寫了篇文章,明確的告訴大家:這個項目的建筑與空間確實很酷,但空間與動線組合過于復雜,不僅要求對分片區主題的精準把控,還要有極高的招商與運營能力。
參見:
簡單來說,太古能做,你做估計有點懸乎!
商業主題也是項目考察的重點,然而主題受到市場特征以及消費行為的直接影響,一個適合一線城市中心區的主題,放到三線城市可能就缺乏發展基礎。
上海有很多調性非常雅致的商業,首先是消費足以支撐這種調性,其次是有足夠的品牌來填充項目。
同樣是小資風格的特色商業,在上海可以選擇咖啡、輕餐、甜品、烘焙以及日料等來營造氛圍,要是在一個三四線的小城市,依靠麻辣燙和低端奶茶顯然達不到預想的效果。
不同能級的城市之間的商業,當然可以作為相互的借鑒,但借鑒的的應該是邏輯與理念,而不是單純的表象、業態和品牌。
齊白石有一句很有名的話:學我者生,似我者死-----這句話是不是他說的沒有確切的考據,但里面的原理很值得深思。
日本有個商業叫做GrandTree,曾經在朋友圈紅極一時,是國內社區商業的必學案例。
它的一層完全打破了傳統的商業布局,沒有采用傳統的高租金零售業態,而是采用了一個超市作為主力店,在西區還設置了一個小型餐飲街區,中間的業態也是以時尚雜品及甜品烘焙為主。
這一項看著很容易,考慮到國內的商業環境,如果一層不能提供足夠的租金,就會導致著其他樓層的收益壓力增大,這就意味著必須有足夠的人流與消費為基礎,才能支撐二樓及以上的招商與運營。
同時一樓設置超市和食街,也容易導致平時人氣不足的情況。
而GrandTree所處的武藏小衫有其特殊的背景,周邊大多是年輕的高收入客群,日本特有的家庭主婦文化,使項目即使是在工作日也不缺乏駐留的客群。
另外GrandTree敢于創新,還因為它的發展商是7&i集團,旗下擁有seven-11,伊藤洋華堂、西武百貨、SOGO等多個商業條線,商業資源極為豐富。例如在一層降低了零售比例后,二層的Closet & Mirror引入了集團自有的 SEIBU SOGO百貨是,以及大量的關聯性本土時裝品牌與飾品。
比起設計的美輪美奐的GINZASIX,充滿了未來時尚的 HARAKADO,以及把公園建到樓頂的Miyashita Park等,GRANDTREE似乎在復制上更簡單一些,但實際上它開業已經六年了,國內在各個層面上都能與之對標的項目似乎還沒有一個。
中日的社會環境和消費習慣的差異,決定了項目發展不可能原樣照抄,但從理念上,GrandTree有很多可以借鑒的地方,例如以家庭生活為主線,寧愿犧牲面積也要提供更舒適的氛圍、精細化的小空間處理、無微不至的服務細節等,就是發展模式以人氣為先,而不是以傳統的租金導向。
國內商業缺乏的不是技術,而是更開放的思路。
曾經有一個業主,在去日本考察了一圈回來后,非常激動,然后開設計會時,依然花了一天的時間和設計師討論:
如果減少兩個母嬰室,是不是可租賃面積會更高一點?
只能說這哥們的考察費用,基本上都打水漂了。
3 怎樣選擇考察項目
在選擇學習與借鑒案例時,有一個原則:多看新項目,多學老項目。
新項目能告訴你最新的商業嘗試與創新,對于打開思路有很好的作用。
但新項目,特別是創新型的項目,往往有特殊的發展背景,同時未來的運營情況也難以預測。
這些年有太多紅遍朋友圈的商業,在運營一兩年后迅速的衰落,或者即使依然生存,但營收水平也跌落到了難以忍受的地步。
新項目可以看,也可以學,但一定要有慎重的態度與深刻的解讀。
老項目,是指那些經歷了一段時間還能保持了穩定的運營,甚至歷久彌新,依然充滿了生命力的項目。
這些商業能經歷時間的考驗,一定有符合市場規律的地方。
商業地產中有一種“創新焦慮癥”,似乎一個項目,如果不做點別人沒做過的,心里就沒底。
創新當然是必要的,但所有的創新都是基于市場邏輯與消費發展,并在這個基礎上衍衍生與進化出新的需求,而不是憑空造出來的。
泰國的ONE BANKOK被成為創新商業的典范,這個擁有包括五座高端辦公樓、五家奢華及生活方式酒店、三座高端住宅塔樓、18萬平米的活力零售空間的巨型項目。被稱為城市發展與運營的典范。
在它主頁的介紹中寫道:
One Bangkok 不僅僅是一個生活方式中心,
它還是一個完美融合城市生活、休閑、以及人與人之間有意義的聯系的空間,
One Bangkok 是城市生活的首選目的地,完美滿足每一種生活方式的需求。
單純從它的理念上,沒有什么新的名詞,核心還是針對生活模式的升級以及消費場景的再造。致力于讓藝術與文化成為共享語言,并采用了真正的綠色與可持續發展模式。
回顧近十年來的泰國商業發展可以知道,這些理念從早期的Samyan Mitrtown、the commons、Terminal 21、Central World、DISCOVERY,到近期的ICONSIAM、EMSPHERE、Central Westvills等,一直被持續的研究及踐行。
ONE BANGKOK是在深刻思考了城市與商業的關系后,對于這些主流趨勢進行了系統化的匯總與詮釋。
它的成功傳遞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信息:創新不是虛空造牌,而是來自市場的的發展與積累.
這就是為什么商業考察不要單純的求新求酷,而要多看看那些歷經時光而風采依然的商業,他們既是歷史,也是未來。
4 上海項目考察
非常不完全指南
上海有太多的商業項目值得看一下,我挑選一些比較有代表性,也比較有特色的項目,可以作為上海商業考察的參考。
鴻壽坊:
定位:精致型社區商業中心
建筑形式:小盒子加街區,商業面積約1.5萬平米
精致型社區商業的典范,對于生活與社交都有了良好的兼顧,特別是高挑空的室內集市,在近期的商業中是一個極富創意的創新點。
可參考復制指數:四顆星,定位親民且有煙火氣,建筑空間簡約實用,在生活與情懷之間達到了完美的平衡,但是在學習時要注意業態與品牌有鮮明的上海特征。
浦東嘉里城
定位:區域時尚型商業中心
建筑形式:圍合式集中商業,商業面積約4.5萬平米
內部空間精致,特別是小空間處理有鮮明的嘉里特征,精細,雅致,利用率高,圍繞中端偏上消費群體打造,業態均衡,品牌合理,人流雖然不大,但定位精準,提袋率與坪效都十分出色。
可參考復制指數:三顆星,圍繞定位精準打造項目的理念值得參考,業態配比也屬于高品質社區商業的典范,但周邊屬于浦東最高端的國際社區,發展背景特殊。
武夷mix320
定位:小型社交型社區商業
建筑形式:小型單體加街區,商業面積約6000平米
第一水泵廠廠房改造的精致型社區商業,老破的菜市場煥發的新生,時尚沙龍、小酒館、特色餐飲等構成了愜意而休閑的氛圍,工業風與現代氣息融合,仿佛穿越了歷史與現在。
可參考復制指數:四顆星,它提供了一個可能,就是社區商業,并不見得全是柴米油鹽,也可以有格調與社交,時尚與煙火氣完全可以完美的融合。
北外灘來福士
定位:時尚型購物中心
建筑形式:MALL,商業面積約12萬平米
教科書式的大盒子設計,動線清晰而不枯燥,地下主題空間創意不錯,業態與品牌均衡,時尚與潮流感都很強,應該算是來福士系列中最值得看看的項目。
可參考復制指數:四顆星,雖然沒有很酷炫的主題,但是內部各個空間都有精巧的設計,品牌配置也十分時尚。
浦東LALAPORT
定位:區域中大型社區商業
建筑形式:MALL,商業面積約12萬平米
圍繞現代生活模式打造,內部空間多變但不復雜,業態配置打破了傳統的業態集聚原則,圍繞消費場景的轉換來進行布局,業態關聯性富有創意,具備很強的日系特征,高區餐飲區無論是空間還是品牌都很有特色。
可參考復制指數:四顆星,教科書式的業態分布,注重生活場景的串聯,沒有太多噱頭,周邊居民消費復購率高。
西岸夢中心
定位:城市文商旅綜合商業中心
建筑形式:盒子加街區,商業面積約16.2萬平米
環境雅致,室內與自然有良好的呼應,江景一側調性十足,藝術氣息濃厚,真正體現了城市中的松弛感。
可參考復制指數:兩顆星,文化、運動與時尚的結合可以借鑒,但最重要的精華部分在黃浦江畔,想COPY的話你得先找一條水岸。
靜安嘉里中心
定位:核心商圈中高端商業中心
建筑形式:MALL,商業面積約9.4萬平米(南區+北區)
內部空間雅致,色調清爽,主題與業態分布協調合理,雖然是分兩個區,但游走起來毫無割裂感,B1的饗食里是國內最具特色的食集之一。
可參考復制指數:三顆星,位置優秀,區域消費潛力旺盛,嘉里的東西都是屬于魔鬼在細節里,看著好像簡單,真要學習會發現難度極大。
新天地廣場
定位:特色主題商業
建筑形式:MALL,商業面積約2.8萬平米
原太平洋百貨改造,國內少有的把女性主題做的既純粹干凈,又充滿浪漫氣息的商業,想看漂亮小姐姐的首選之地之一。
可參考復制性:兩顆星,地處淮海路,業態與品牌都精挑細選,不僅要求對女性需求有深刻的理解,還要有很強的消費群體支撐。
新天地一期
定位:城市文旅地標
建筑形式:街區+小型單體,商業面積約14.1萬平米
老是老了點,但依然人頭攢動,一個項目的收益都夠獨立上市標準了。完美的融合上海的歷史文化與現代時尚,并且跟隨市場發展一直再更新。
可參考復制性:三顆星,項目區位極其優秀,對于文化的理解也非常深刻,招商運營能力要求很高。從誕生起就被無數“天地”所學習,但學的像的屈指可數。
蟠龍天地
定位:城市文旅項目
建筑形式:街區,商業面積約5萬平米
把一個近郊項目做成了旅游景點,還是上海人的旅游景點,每到周末從小年輕到老阿姨紛沓而至,建筑與自然的互動和諧而交融,空間雅致,業態與定位吻合,品牌質量很高。
可參考復制性:三顆星,看著簡單的動線與自然與地貌的結合非常考究,品牌也十分精致時尚,同時還與地區文化有良好的融合。
EKA天物
定位:城市文旅改造項目
建筑形式:街區,商業面積約6.7萬平米
原上海航海儀器總廠改造,每一棟建筑都找了一個知名的設計師,一開業就被稱為了設計圈的圣地,業態以餐飲為主,藝術性極強,絕對的打卡圣地。
可參考復制性: 兩顆星,設計概念的博覽會,話題性十足,流程管控難度很高,而且,有點費錢!
上生新所
定位:國際化的活力藝術文化改造項目
建筑形式:街區,商業面積約4.7萬平米
內部多個小廣場形成了人群活動空間,海軍俱樂部的翻新是一大亮點,游泳池變成了打卡景點,哥倫比亞俱樂部改造成了蔦屋書店,藝術氣息濃厚,第一期略顯平淡,隨著二期開業氛圍有所提升。
可參考復制指數:三顆星,區域消費能力很強,原始建筑規模較大,有足夠的面積來承載商業概念。
幸福里
定位:城市微型休閑街區
建筑形式:街區,商業面積約1.15萬平米
十分精致的小商業街,既有情調又有煙火氣,內部街區的景觀打造舒適雅致,以餐飲與輕餐飲為主的業態組合,提供了從早到晚的消費場景。
可參考復制指數:四顆星,無論哪個城市都有很強的參考性,特別是對于市中心的小型街區改造,但要注意對于氛圍的打造及品牌的管控。
ZX創趣場
定位:新生代二次元主題商業
建筑形式:小型單體,商業面積約9600平米
國內最成功的二次元商業,潮男潮女的聚集地,年紀超過35歲都不好意思進門。
可參考復制指數:兩顆星,南京路巨大的人流支撐了消費,上海濃厚的二次元市場提供了足夠的品牌支撐,更適合一線和二線上城市,對于商圈也有很高的要求。
ZX造趣場:
定位:中大型城市二次元商業
建筑形式:盒子,商業面積約1.5萬平米
與創趣場一個團隊,二次元氛圍濃厚,內部空間清爽有趣,各種手辦、動漫與吃谷店琳瑯滿目。
可參考復制指數:一顆星,這么大的面積,能做出這么純粹的二次元主題,瞻仰一下就好了,想抄作業基本上很難。
當然值得看的項目還遠遠不止這些,個人認為,上海的商業無論是從概念、檔次還是主題等各個層面的豐富度都是全國首位,沒有之一,但也正是因為項目太多且形式多樣,所以在選擇時要有目的性。
最關鍵的是:學習借鑒,與照樣來一個是兩件事情!
老丹,江湖又稱丹總,一個喜歡說實話的商業老炮,愛好戶外與美食,十五年商業地產一線從業經驗,曾參與國內多個知名商業地產項目的定位、設計、招商與運營,中購聯專家委員會委員,IFFRE常務理事,聯商網特聘講師。
熙領(上海)商業管理有限公司,社區商業與城市更新專業化團隊,核心技術團隊均有多年國內外商業研究、定位、建筑和空間設計、以及招商運營的全過程經驗,近年來成功操盤了多個城市更新與改造項目,獲得了良好的社會影響與經濟效益。
業務聯系電話:13501750783(可加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