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成都4月14日電 (王凡)科技是農業農村經濟增長的重要驅動力,也是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載體。近年來,自貢市大安區聚焦農業科技創新,積極探索數字農業發展路徑,依托現代信息技術和數字化手段,助推農業現代化進程,在春耕生產中,育秧從傳統的“田”邁向了現代化的“廠”,盡顯科技范。
牛佛鎮紅旗村正在運行的智能化育秧中心。自貢市大安區農業農村局
在大安區牛佛鎮紅旗村,一座智能化育秧工廠成了春耕生產中的一道亮麗風景線。走進這座工廠,只見全自動育秧生產線正有條不紊地運行著,各個環節緊密銜接、精準高效。從自動供盤開始,秧盤依次經過感應上土、自動鋪土、自動澆水、自動播種、再次自動澆水、自動覆土、自動疊盤,最后完成自動碼垛,整個過程一氣呵成,無需大量人力參與。
據了解,在正常情況下,這座育秧工廠每小時可作業2000個秧盤,能滿足110余畝水稻田的使用需求。與傳統的田間育秧方式相比,智能化、流水線的育秧方式優勢明顯。傳統育秧受天氣、土壤等自然因素影響較大,育秧效率低、質量不穩定,且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和時間。而育秧工廠通過精準控制溫度、濕度、光照等環境因素,為秧苗生長創造了最優條件,保證了育秧質量的穩定和可靠。同時,流水線作業模式極大提高了水稻育秧效率,大大縮短了育秧周期,為春耕生產贏得了寶貴時間。
大安區智能化育秧工廠是該區農業科技創新的一個生動實踐。它不僅提升了農業生產的科技含量和現代化水平,也為保障糧食安全、促進農民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撐。一方面,高質量的秧苗為水稻的高產穩產奠定了堅實基礎,有助于提高糧食產量;另一方面,育秧工廠的建設和運營,帶動了周邊農民就業,增加了農民的收入渠道。
智能化育秧中心。自貢市大安區農業農村局
未來,自貢市大安區將繼續加大農業科技創新投入,不斷拓展數字農業發展的深度和廣度,進一步探索更多農業生產環節的智能化、自動化解決方案,為推動農業現代化、實現鄉村振興注入強大動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