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們來深入探討一個有意思的話題:中國明明不尋求重塑世界秩序,為什么反而讓美國更難應對呢?
長期以來,美國的一些政客和輿論一直在叫嚷,說中國想要取代美國,成為全球霸主,重塑世界秩序。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當然不是!中國的目標可不是去篡奪美國的角色,單方面制定國際規則,中國只是希望在規則制定過程中,能提升自己的話語權。那為什么中國這種不尋求重塑世界秩序的立場,卻讓美國感到棘手呢?
咱們先從美國內部來看。特朗普政府上臺以后,美國國內對華態度出現了嚴重分歧。國務卿盧比奧說中國是 “最強大、最危險的近鄰對手”,國家安全顧問邁克?沃爾茨宣稱中美處于 “冷戰” 狀態,還覺得中國想用 “中國夢和中國領導力” 來取代美國??商乩势毡救说膽B度卻不一樣,他的做法更像是在做 “交易”,比較注重和領導層的關系。美國內部這種混亂的認知,使得他們在制定對華政策的時候,根本找不到統一的方向。
布魯金斯學會的研究員梅蘭妮?西森,在《美國、中國和控制競爭》這本書里,有力地反駁了中國尋求全球霸權的觀點。咱們中國外交部長王毅也明確表示,中國 “無意超越或取代任何人”。中國很清楚,歷史上大國爭奪霸權帶來過多么嚴重的后果,所以中國一直專注于在多極世界里,提升自身的財富、權力和影響力。中國追求的 “控制權競爭”,可不是那種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中美之間雖然利益有競爭,但也不是完全不能調和。
美國對中國感到不安,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在中國政府的治理下,中國實現了政治穩定、經濟發展,軍事能力也在不斷提升,這些都讓中國的外部影響力越來越大。尤其是最近幾個月,中國兩款 6 代機成功首飛,076 艦、空警 - 3000 等平臺亮相,DeepSeek 人工智能模型也推出了,這進一步加劇了美國的焦慮。美國擔心中國在國際秩序里發揮更大的領導作用,會敵視自由主義原則,威脅到自身利益,所以就夸大中國的威脅,把大家的注意力從自身競爭力削弱的問題上轉移開,還把遏制中國當成解決問題的靈丹妙藥。
回顧歷史,美國一直把自身實力和對自由主義的擁護,看作是 1945 年以后國際秩序的核心,還要求其他國家認同它的價值觀,這其實和戰后秩序的自由貿易、多邊主義這些創始原則有偏差。中國國民黨政府當年參與建立了戰后秩序,后來中華人民共和國也支持這一秩序,因為它能維護中國的內部穩定,保護國家主權。冷戰結束以后,中國雖然對美國的多邊主義做法有些擔憂,但并沒有去挑戰戰后秩序,而是選擇融入其中,發展綜合國力,在規則范圍內倡導改革,增強自己的談判地位。
中美在維持全球經濟運行規則等方面,其實是有共同目標的。美國正常的做法,應該是利用中國對當前秩序的認同,務實推動中國參與戰后秩序的體制結構,而不是假設中國要摧毀或壟斷秩序。可是特朗普政府上臺以來,美國又開始 “退群”,還強化貿易壁壘,這和中國越來越開放,繼續推進全球自由貿易的做法形成了強烈反差。隨著美國和盟友之間的矛盾不斷激化,中國維持世界秩序的形象反而被進一步強化,這可真是有點諷刺。
總的來說,中國不尋求重塑世界秩序,卻因為自身發展的活力與實力,以及在國際事務中追求合作共贏的態度,打破了美國以往在國際秩序中單方面主導的局面,讓美國在應對的時候,陷入了認知混亂和政策兩難的困境。
要是美國非要實施那些挑戰中國核心安全利益、限制中國國際作用的政策,就很難說服中國按照它的期望去談判、妥協或者合作。而中美對抗或者激烈競爭的局面,反而會激發中國發憤圖強,加速美國霸權的衰落。
美國要是想走出這個困境,就應該摒棄偏見,和中國在平等、尊重的基礎上進行合作,放棄零和思維,這樣中美關系才會有更光明的未來。不過問題來了,美國真的能放下身段,和中國平等合作、友好相處嗎?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